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時代:為什麼崇禎臨終前,叫人厚葬魏忠賢

明朝時代:為什麼崇禎臨終前,叫人厚葬魏忠賢

原標題:明朝時代:為什麼崇禎臨終前,叫人厚葬魏忠賢


明光宗去世後,東林黨搞出「移宮案」扶朱由校上台,並藉此掌控政權,排斥非東林黨人,他們自稱君子,把東林黨以外的人稱作小人。遼東經略熊廷弼不會迎合他們,被搞下台,扶上袁應泰,才一年不到,就丟了瀋陽、遼陽等大城,天啟皇帝很憤怒,扶魏忠賢上台,在文官系統之外搞了一套宦官監軍系統,魏忠賢逐漸的把這套系統伸向財政系統,開始在江南設卡收稅。


東林黨大多出身江南大地主或大商人家庭,過了兩百年不用交稅或少交稅的舒服日子,魏忠賢這麼搞他們自然不願意,開始彈劾魏。魏雖然有皇帝的支持,但是感覺力量還是太小,想要找幫手,而被東林黨排斥的那幫人日子也很難過,想要找靠山,但是文官畢竟矜持,不願意沒底線的投靠魏忠賢。

東林黨很快把事情做絕,天啟四年,東林黨利用京察的機會彈劾處理跟東林黨作對的「姦邪小人」,人數達330多人,創造有明以來的吉尼斯紀錄。非東林黨忍無可忍,毅然決然的投靠了魏。


在天啟的指示下,魏開始反擊,以汪文言為突破口整肅東林黨。汪是混混出身,機緣巧合之下成為朝廷命官,做了官之後,不改混混習性,很會鑽營,混到內閣中書舍人。中書舍人負責文書上傳下達,手眼通天,和東林黨大佬的關係很深。東林黨也利用他做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這次的事情是熊廷弼被逮捕(熊廷弼的事情有機會再寫)以後,他家人拿出4萬輛銀子送給汪文言,要求救熊廷弼一條命,魏調查這個案子以後,汪文言只供出2萬兩,魏認為另外的2萬兩被東林黨人放進腰包了。


魏根據這條線索逮捕了東林黨左光斗,顧大章等人,東林党進行激烈反擊,彈劾魏忠賢二十四大罪。天啟皇帝不為所動,魏忠賢進一步逮捕大量的東林黨人,東林黨被趕出朝廷。在魏的主持下,天啟一朝度過了平靜的四年。

但是東林黨掌握輿論大權,魏忠賢在民間的形象早就黑得像墨水一樣。


這種形象自然影響信王朱由檢的看法,他並不理解天啟皇帝臨終前叫他重用魏忠賢的意圖,反而認為皇兄很昏庸,居然被魏忠賢這死太監給蒙蔽了。


朱由檢登基以後,幹掉閹黨,300閹黨成員離開朝廷,東林黨捲土重來,推翻魏忠賢的政策,江南運轉正常的稅收系統被撤除,美其名不與民爭利。遼東要打仗,國庫沒有錢怎麼辦,東林黨用了一個辦法,撤掉驛站,省出錢財,充作軍費。其中西北一個驛站的工作人員失業了,後來帶著廣大農民兄弟挖了大明的牆角,沒錯這人就是李自成。


東林黨這次又作死,他們推薦的薊遼督師袁崇煥搞出大事件。


崇禎二年,皇太極帥兵打到北京城下,崇禎問怎麼辦,滿朝的文武官員沒有一個出得靠譜的主意,這裡可憐崇禎一下,呵呵。

這時候崇禎發現東林黨人都是草包,想把這批人換下去,正好被下獄的薊遼督師袁崇煥招認說他與皇太極議和是和東林黨大佬錢龍錫商量過,真是打瞌睡就有人送來枕頭,崇禎再次把東林黨人趕走。


上台的非東林黨人也不幹正事,整天鬥來鬥去,以至於內閣首輔換來換去,除了溫體仁做了五年,其他人做的時間都很短,這些人在崇禎看來要麼結黨營私,要麼肚子里沒有墨水,他想從翰林院提拔年輕有才幹的人,卻發現他們只會夸夸其談。


苦尋人才而不得,崇禎把主意打到新科進士上面,在崇禎七年的殿試中提了八個問題,這些問題都是針對當時的大明難題,如:天津登、萊巡等處都有重兵把守,導致軍費激增,有什麼辦法消滅後金,回復疆土;漕糧和馬匹是軍隊緊缺物資,為何總是被拖欠,有什麼辦法杜絕此類問題。


沒有錢,沒有人,崇禎自己一個人再努力又有什麼用,一切不過徒勞而已,崇禎到這時候才開始理解皇兄臨終囑託的用意。但是魏忠賢的下場嚇壞了所有的太監,沒有誰在願意出面幫崇禎了,他們做的也只是監軍一類的工作。


李自成進逼北京,朝廷拿不出軍餉,崇禎號召達官貴人捐贈,沒有一個出銀子,崇禎叫他老丈人帶頭捐款,他老丈人也很逗,捐了幾百兩。崇禎很傷心,他身邊的宦官說了一句:「忠賢若在,何至於此。」崇禎叫人偷偷給魏忠賢做了一個衣冠冢。

1644年三月十八日,崇禎最後一次敲鐘召集官員議事,沒有一個前來應卯。這時候,他最後悔的應該是殺了魏忠賢。


十九日,崇禎到後宮安排後事,叫人找來平民的衣服,親自給幾個兒子穿上,對著他們說:「孩子們你們都記住,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小民了。將來在外,遇上有身份的人,年長者稱『老爺』,年輕的呼人家一聲『相公』,對普通百姓,年紀大的要叫『老爹』,與你們年齡相仿的要叫『兄長』,對讀書人以『先生』相稱,對軍人就尊一聲『長官』。」


李自成軍隊,來到皇宮,尋找不到崇禎,最後在煤山一顆歪脖子上找到崇禎的屍體,崇禎早已上吊自縊。


做個總結,晚明黨爭激烈,天啟皇帝靠魏忠賢穩了一段時間,天啟去世後,十七歲的朱由檢以藩王的身份登基,做事急躁,先是打掉閹黨,再趕走東林黨,短短兩年時間,朝廷裡面處理政事經驗豐富的官員一掃而空,提拔的新人要麼不頂用,要麼參與黨爭。兜兜轉轉,崇禎走回他哥哥的老路,大量的啟用太監,但是已經找不到向魏忠賢一樣可以擔綱的人了。

崇禎發現,隨著時間推移,文官們的私心越來越大,太監才是帝國的良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濤觀點 的精彩文章:

明朝皇帝:燕王一開始不想造反,只想保住王爵

TAG:國濤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