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我國古代的書院大都依山而建?「萬般皆下品」是最好的解釋

為什麼我國古代的書院大都依山而建?「萬般皆下品」是最好的解釋

先給科普一下,我國的四大書院分別是:嶽麓書院、嵩陽書院、應天府書院、白鹿洞書院。

一、嶽麓書院

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湘江西岸的嶽麓山風景區,嶽麓山東面山下。北宋年間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上,由官府捐資興建,正式創立嶽麓書院。歷經千年弦歌不絕,故而被稱為「千年學府」。知名的院友有:彭龜年、魏源、曾國潘、左宗棠、曾國荃、熊希林、楊昌濟、程潛等。

二、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本是道教、佛教場所,後於五代後周時改為「太乙書院」,一直到宋景佑二年才名為「嵩陽書院」。此後一直是歷代名人講授經典的教育場所。知名的院友有:范仲淹、司馬光、程顥、程頤、楊時、朱熹、范純仁等很多名儒。

三、應天府書院

應天府書院又叫做睢陽書院、南京書院、南都書院、南京國子監等。五代後晉時期,宋州虞城通儒楊愨創辦。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國家4A級風景區商丘古城南湖畔,是古書院中唯一一個被升為「國子監書院」的書院之首。知名的院友有:范仲淹、晏殊、孫復、石介等學者。

四、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書院位於江西廬山五老峰南麓,唐貞元年洛陽人李渤在此地養一頭白鹿,又因此地地勢低洼,俯視之下頗有洞的感覺,所以稱之為「白鹿洞」,後為白鹿洞書院。

從我國古代的四大書院的位置可以看出什麼來呢?沒錯,除了應天府書院,其他三個都是依山而建的。而且,應天府書院雖然不是依山而建,也是秀水相伴的。總之,書院的位置都有一個特點:環境非常好。

古人對讀書這件事情是非常重視的,讀書之前要沐浴潔手之類,可以想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嘛。那麼,古人對於讀書的環境的要求自然也是非常高的。所以,那些喜愛讀書的儒子們都像是約定好了一般,找那些環境清幽安靜、適合讀書的地方設立書院。不僅可以愉悅身心,還能更好的接受知識,豈不妙哉?

如今雖然不是「唯有讀書高」的世界,但是讀書卻仍舊是一件陶冶情操的美事。對於這樣的美事,我們是不是要更加認真地對待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古人也曬娃?看宋代人如何高水平曬娃
在宋朝造反的難度簡直是地獄級呀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