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回歸第一篇:兩年前覺得羞恥的事情,我現在接受了

回歸第一篇:兩年前覺得羞恥的事情,我現在接受了

很久不見了,本來想說新年怎麼著怎麼著的,一轉念 2018 年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一。想立 flag 的心又被澆了個稀里嘩啦的。不過好在之前做過一些規劃,今年想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有固定輸出,Flare 當然是其中非常智重要的一個渠道。之後的內容會跟最近學習的東西相關,也會跟近期關注的東西相關。

包含但是不限於,一些需要學習課程的 review ,有計劃的探索北京的博物館藝術館,電影節觀影計劃和根據導演看的電影,以及你們今年應該會看到大量的詩歌集謄寫。

另外喜歡 Moon 就是小黑黑喵的可以關注他的 ins:moon.zhangmo ,趁關注人還不多成為他的種子愛好者吧。

今天主要是談談學完梁寧 · 產品思維 30 講的體驗和想法。

從知識本身而言,凡是知識基本都是成體系的,我們說的「知識點」是從整個龐大的脈絡網裡面進行擇取而成的。

我一直將「知識付費」理解成傳統 K12 教育學習無法觸及到的範疇,或者是說作為一個外行人不需要深耕但值得學習的知識品類。能夠進行授課的內容和主講人都需要擁有一套非常完整能夠自洽的邏輯框架,然後經過相對嚴格甚至是嚴苛的溝通打磨才能基本成型,難度應該不亞於大學一門新課的教案打磨。

但很多人的誤區在於,在分享經濟大潮的宏觀作用下,知識也可以共享,而且是任何人都能說一通(鬼知道你專不專業)的付費共享,沒有行業標準,也沒有深度挖掘的這麼一個情況。也造成了很多人對所謂知識付費的誤解。後來我想,如果說 2017 年我們輸了,那可能就輸在我們一直想著「付費付費」,而不是研究「知識知識」。

實話講做知識付費這些時間,這一套課是第一次讓我有一種真正作為用戶來體驗的知識付費的感覺。2017 年我用於知識付費內容上面的花費超過 1.5k,還除過我們管理員賬號可以聽所有知乎付費內容。要說的話,也算是貴領域的深度用戶了。

但之前不管在任何平台聽的所謂「知識付費」產品,我的處理方式基本都是過耳雲煙,在打掃衛生、做菜或者洗澡的時候公放出來聽,體驗就是一方面緩解我對於「浪費時間」的焦慮感,另一方面其實回過頭能記下來的內容並沒有多少,能用到的就更別提了。

但是梁寧的這套課程,一共 30 講,99 元,基本一節課大概 15 分鐘左右,我是從兩周前每天早晨都會學 2-3 節,大概會用 1 小時來進行。我邊聽她講課,邊看著逐字稿,然後記下重點內容。

兩周後,不敢說從內容上得到什麼或者有什麼質的飛躍,單從體驗而言,我會有一種「完成了一項知識學習」的感受。然後看到做了小半本的筆記,和規劃中必須要輸出的文章計劃。

我有一種:靠,這 99 花的真值啊!這樣的體驗。

這次的學習體驗而言,可能應該思考兩點:一點作為製作方而言,是你的內容(倘若是學習範疇的),值不值得你的用戶花時間專門學習;第二點是,作為用戶而言,你是對待所謂「知識付費」的處理方式是怎麼樣的。

從這個角度出發,更可以直著腰板說從用戶立場出發,其實就是需要製作方說抱著線上教育 K12 的心去製作內容(專業);降低用戶對於認真獲取知識的預期(大眾化轉碼);並主動地站在給用戶價值、督促用戶的角度去打造產品(將「激發學習性」產品化)。

得到在這個課程上的做法其實涉及到了用戶體驗的角色框架層、資源結構層、能力圈範圍層

角色框架層就是這個課程展現在用戶面前的樣式,什麼按鈕能相應作出什麼反應,什麼內容應該加以重點什麼內容是金句,直接保存就可以發朋友圈等等。

資源結構層就是,目前這個課程所處的背景,錨定的用戶都有哪些,這些用戶在社會上有沒有一種非常強烈的身份認同感。

能力圈範圍層,也就是要做哪些事情,具體需要提供哪些確定性以及堅決不做哪些事情。這裡的確定性,就是得到知識付費產品製作流程化、標準化的一個體現。

能給用戶的體驗這麼完整,這當然要歸功於得到做的好。

說到我現在對於得到的態度,撇開利益相關不談。坦白講,很久之前也是傲氣的全盤不接受得到的授課方式,覺得商人嘛,大張旗鼓實在無法令人信服,偏不被你收智商稅。

但是從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得到的一部分內容開始打動我了。尤其是黃昱寧工作室解讀的世界名著們,對於那些曾經看過的內容聽了他們的解讀又擁有不同理解,連《傲慢與偏見》這本我心中的霸道總裁瑪麗蘇的鼻祖名著,都被黃昱寧老師他們從時代背景和人物個性解讀出了厚重感(當然也可以說我膚淺,但是早期一段時間我為了簡化名著巨頭們的大部頭印象,幾乎給每部名著都賦了一個通俗含義,有時間可以寫寫)。

再加上對得到在知識付費領域的一些工業化流程的標準做法,我之前狹隘的想法開始有改變。逐漸由狹隘短淺向謙虛有野心發展(笑)。

原來對於自己的不認可的內容都是全盤否定的,打著「啊不想讓腌臢內容污染我的心靈(笑)」的旗號到處抵觸對抗。現在呢,會從一堆不喜歡的東西中挑挑揀揀,找出自己欣賞並對自己有用的,我想這也應該是自我成長和自信的一部分。

話又說回來,專業化、標準版、具體化才是一個行業健康成長的標誌,等行業慢慢走向正規,還愁更多的人不改觀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lareflare 的精彩文章:

TAG:Flarefl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