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故事 裴度還帶

故事 裴度還帶

「裴度還帶」的故事最早出現在唐末王定保撰寫的《唐摭言》中。

據《唐摭言》記載:唐朝中書令晉國公裴度,未發跡時又瘦又小,相貌也不夠貴重,多次在功名場上受挫。連他自己都感到很疑惑。正好洛中有個相面先生,很被達官貴人推崇。裴度便特意造訪問命於他,相面先生說:「郎君的相貌神采,稍異於常人,相書沒有描述。郎君若不能發達致貴,就會餓死。然而,如今還看不出你有什麼特殊能發達致貴之處,可另日來訪,別鄙視粗蔬糲食。等十來天后,我給你仔細看看。」裴度答應後,幾次前往,都因有朝客在相面先生處,只好先去遊覽香山寺。當裴度徘徊在走廊和側房之間時,忽然看見一個穿素色衣服的婦女,把由丹黃色貼身單衣系成的包袱放在寺廟的欄杆上,祈禱了很長時間,又擲茭問凶吉,叩頭瞻拜後離去。過了一會兒,裴度看見那件包袱還放在原處,知道是那個婦女遺忘了,想追去送給她已經來不及了,裴度料那婦女一定會再來,於是就把包袱收起來。可等來等去,等到太陽落山了,還不見婦女來,裴度只好把包袱帶回到住處。第二天早晨,又帶著包袱去了老地方。寺門剛開,就看到昨天那個婦女急急忙忙跑來,茫然失措,又惋惜長嘆的樣子,好象有什麼意外的災禍。裴度就跟上去問她出了什麼事。那婦女說:「我的父親沒有罪被拘押起來,昨天求得貴人給我二條玉帶,一條犀牛帶,放在用貼身衣服裹成的包袱里,價值一千多串錢,打算用來賄賂管事的,不幸在此丟失,我老父親就要大禍臨頭了。」裴度很憐惜她,又仔細地追問那東西的顏色,都說對了,就還給了她,婦女哭著拜謝,請裴度留下一條,裴度卻頭都不回地走了。不久,他到相面先生那裡,相面先生仔細審看後,臉色陡變,驚嘆道:「這種面相一定是你有陰德上身,前途不可限量,這不是我所能知道的。」經過再三詰問,裴度才把前幾天的事告訴了他。先生感慨萬分,說這是陰功積善所至。裴度後來果然作了宰相,位極人臣。

宋代的《太平廣記》等書,也記載了《裴度還帶》的故事。到了元代,戲劇家關漢卿又把這個故事改編成了元雜劇《山神廟裴度還帶》,故事更有了戲劇性。到了明代,馮夢龍所著《喻世明言》與《醒世恆言》亦記載此事。

特錄《喻世明言》「裴晉公義還原配」如下:唐朝有個裴度,少年時貧落未遇。有人相他縱理人口,法當餓死。後游香山寺中,於井亭欄幹上拾得一條寶帶。裴度自思:「此乃他人遺失之物,我豈可損人利己,壞了心術?」乃坐而守之。少頃司,只見有個婦人啼哭而來說道:「老父陷獄,借得一條寶帶,要去贖罪。偶到寺中盥手燒香遺失在此。如有人拾取,可憐見還,全了老父之命。」裴度將一條寶帶即時交付與婦人,婦人拜謝而去。

他日,又遇了那相士。相士大驚道:「足下骨法全改,非復向曰餓革之相,得非有陰德乎?」裴度辭以沒有。相士云:「足下試自思之,必有拯溺救焚之事。」裴度乃言還帶一節。相士云:「此乃大陰功,他日富貴兩全,可預賀也。」

後來,裴度果然進士及第,位至宰相,壽登耄耋。

正是:面相不如心相准,為人須是缺陰功。假饒方寸難移相,餓莩焉能享萬鍾?

清潔工撿20萬銀行

去交卡路上又撿30萬

據澎湃新聞3月8日報道,在自動取款機取錢時發現有人將一張內有20多萬元的銀行卡遺忘在機器內,在去派出所交卡的路上又撿到30多萬元現金,當場還給失主——接連面對兩筆「橫財」,溫州樂清市的河道清潔工王成友都選擇了拾金不昧。

記者3月8日從溫州市公安邊防支隊蒲岐邊防派出所獲悉,警方正在尋找銀行卡失主。

「這都是應該做的,如果撿到別人的錢佔為己有,太不道德了。」3月8日,王成友告訴記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弘化社 的精彩文章:

提筆之妙:張即之寫經的禪釋風骨
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

TAG:弘化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