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越民鑄寶劍,出匣吐寒芒-壽縣博物館館藏古代兵器中的鎮館之寶!

越民鑄寶劍,出匣吐寒芒-壽縣博物館館藏古代兵器中的鎮館之寶!

資訊?美食?健康?旅遊?推廣?互動

古城壽縣的初春,乍暖還寒。城牆上,幾名孩童跟著大人在玩耍,不遠處的城門前,幾名遊客變換著角度拍照留影,似乎要把古城的歷史都給拍進去。在壽縣博物館展廳內,副館長許建強來到鎮館之寶「越王者旨於賜」青銅劍前,俯下身子透過放大鏡端詳著劍格上的銘文,他至今都忘不掉二十多年前,這把劍剛出土時,第一眼看到其中一個「王」字時的激動心情。

動土修路發現古墓

1995 年12 月,壽縣南城門外修建外環路。當時的縣委、縣政府機關工作人員經常利用星期六時間參加義務勞動,進行人工挖路基。

壽縣古城外地下文物多,1983 年就曾在城外西南方位發現一個墓葬密集區。根據以往考古調查掌握的情況,這裡是一處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重要的蔡國貴族墓地。

「這次在這附近動土修路,也隨時可能挖到古墓。」當年,許建強還在壽縣文物管理所工作,他就經常留心去看。

「不同時代的墓葬填土是不一樣的,原生土和墓土也是不一樣的,從挖出來的土分析,能夠知道地下有沒有古墓。」許建強記得那天是星期六的下午,他沿著工地由東向西踏查,走到西圈路段時,結果看到有剛挖出來的墓葬「五化土」。

第二天,許建強帶著洛陽鏟又來到現場,重點對西圈沿路基兩側動土區鑽探,發現地下有幾座古墓葬,他立即向縣裡進行了彙報,請求進行搶救性發掘,否則可能會有人借修路機會進行盜墓。

也正如許建強所料,就在他向上報告的當晚,有人對古墓實施了爆破盜墓,好在盜賊未能得手。縣政府批了五千元經費給文管所,對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我們當時是邊勘探邊發掘,共清理出四座古墓。

搶救發掘出青銅劍

刺骨的寒風在空曠的原野上,如同脫韁的野馬,不停地呼嘯著。這樣的惡劣天氣已經持續好多天了,考驗著在西圈路段進行墓葬搶救清理的每一位同志。

古墓清理工作持續到1996 年元旦,這一天對許建強來說是一個極其難忘的日子。當天,發掘工作持續到傍晚,三號墓已接近墓底,部分陪葬品也隨之初露端倪,即將被揭開神秘的面紗。

「為確保墓內隨葬品的安全,我們準備挑燈夜戰,加班清理。」許建強說,就在這時,隨著發掘清理工作的不斷深入,位於墓主人左側的邊廂處發現了一柄鑲嵌有綠松石的青銅劍。緊接著,透雕螭龍飾件、龍形構件以及龍首蓋弓帽等一批製作精良的青銅車馬器等陪葬品,相繼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這一發現,使在場的工作人員無不為之精神振奮,喜悅心情自然不言而喻。大家清理泥土、測量、繪圖、拍照、填寫標籤、提取包裝,一時間忙乎個不停。

此時,所有的考古人員都想不到,發掘出的這把青銅劍,到底有多大價值。

銘文證明是「王劍」

「青銅劍出土時就已斷成了三段,外面還包裹著泥,我們連泥一起裝箱,連夜送到了文管所。」許建強回憶說,野外發掘工作結束後,他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來到辦公室,將嵌有綠松石的青銅劍上的墓土小心翼翼地清理掉,邊清理邊仔細觀察。

「呀!」許建強發出的驚訝聲驚動了在外間辦公室工作的同事。

「怎麼回事?」同事進到裡間辦公室問許建強。

「我現在只能說這把是『王劍』。」許建強無比興奮,他在劍格上已看到了一個「王」字。

劍格上的泥土全部清理乾淨,上面現出八字鳥篆銘文。許建強通過研究比對,發現此劍竟然與1995 年11 月由原上海博物館館長、我國著名青銅器專家馬承源先生擔保,最終以136 萬港元成交,從香港國際拍賣中心購回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戰國時期的「越王者旨於賜」劍,如出一轍。

根據《燕京學報》二十三期著錄,壽縣在上個世紀的三、四十年代曾出土過兩柄形制與之相同的「越王者旨於賜」劍,其實物今不知藏於何處。新發掘出土的「越王者旨於賜」劍,是繼1959 年淮南市蔡家崗趙家孤堆(古屬州來)戰國蔡聲侯產墓出土的兩件「越王者旨於賜」戈之後,又一次越國兵器考古的重要發現。

「越王者旨於賜」劍通長54.5 厘米,寬3.5~4.6 厘米,由劍身、劍格、劍柄和劍首四部分構成。在磨礪精細的劍格雙面用綠松石鑲嵌出極富美感的白色雙勾空心鳥篆八字銘文:「王戉(越)王戉(越),者旨於賜」,劍柄上雙箍也用綠松石嵌出精美的紋飾。

壽縣出土的這把劍,除因墓室棺木腐朽塌陷受自然力的作用斷呈三段稍有遜色外,依然是寒光湛湛,柔潤犀利,透著殺氣,彷彿把人們帶到當年持劍主人叱吒風雲,馳騁衝殺在戰國疆場的歷史長河之中。

古劍佐證越蔡歷史

許建強介紹,「者旨於賜」,一般觀點認為是越王勾踐之子鼫與名,古越語的緩讀音為者旨於賜,急讀之則為鼫與,公元前464年至前459 年在位六年。劍的銘文稱「越王」,應該是鼫與在位六年時所鑄之劍,距今約二千四百餘年。

「春秋戰國之交時期的壽縣,轄屬州來國。在公元前529年,當『吳滅州來』後,這裡便成為吳國季札的封邑。」許建強研究歷史發現,這一時期,吳、越兩國相爭,戰事頻繁。

吳王為報復越王勾踐殺父之仇,攻入越境,越王勾踐以余部五千人求和,棲於會稽山,並率其眾以朝貢吳國。在吳敗越國的第二年,與楚國反目的蔡國,為依就吳國保護,遷都城到州來,吳國成了蔡國可依附的靠山。

然而,時刻勿忘亡國之恨的越王勾踐,忍辱負重,卧薪嘗膽,反戈一擊,終於在公元前473 年滅了蔡國的靠山吳國,一時間,「越兵橫行於江淮東」。失去靠山的蔡國生存步履維艱,只能投靠越國。

「越國滅掉吳國後的第三年,蔡國的聲侯產即位,他積極加強與越國合好的關係,尤其是越王鼫與即位後,兩國關係得到了更進一步的加深。」許建強說,這件「越王者旨於賜」劍和蔡聲侯產墓中隨葬的「越王者旨於賜」戈以及壽縣地區歷史上出土的「越王者旨於賜」劍等越國兵器,即是越、蔡兩國關係在聲侯產和越王鼫與一代密切交往的真實反映;同時也佐證了文獻中「越兵橫行於江淮東」這段歷史的可信。

修復後成鎮館之寶

春秋戰國,是我國歷史上戰爭頻繁發生的時期。由於戰爭的需要,促使青銅兵器得到長足發展。尤其是吳、越兵器,以其鋒利無比,又精美絕倫而盛譽天下。

在吳、越一時湧現了許多像傳說中的歐冶子、幹將、莫邪等鑄劍高手,使吳、越兵器成為搶手貨,被世人視為非常珍貴的寶物。

《莊子·刻意》中把吳越劍描述得神乎其神,「夫干(吳)越之劍者,押而藏之,不敢用也,寶之至也」,說得到吳、越劍的珍貴程度,「不敢用也」,只是「押而藏之」。誰知這一「押而藏之」,卻藏到兩千四百多年後的今天才重見天日。

「目前國內已知所刊發有銘文可考的越王劍存世者,不過二三十柄,可謂鳳毛麟角,因此更顯其彌足珍貴。」許建強說,壽縣出土的這柄「越王者旨於賜」劍,滄桑二千餘年,絲毫不減當年之銳,正如三國曹丕在詩中所讚美的:「越民鑄寶劍,出匣吐寒芒」,足見越王劍以其精湛而又獨到的鑄造工藝,在我國古代的兵器中獨佔鰲頭。

目前。這柄斷呈三段的「越王者旨於賜」劍經過修復後,藏於壽縣博物館,為館藏古代兵器中的鎮館之寶,在陳列文物的展覽中彰顯了壽縣歷史上這一特有的地域文化。

來源:新安晚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壽縣人 的精彩文章:

小年到了,在外的壽縣老鄉,你返鄉了嗎?是不是很想大聲說一句:下一站,回阿們大壽縣!
三街六巷七十二拐頭子,壽縣的小巷子竟如此趣味多多!

TAG:壽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