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語·顏回第十八
編號:KZJY18-1-1
魯定公問於顏回曰:「子亦聞東野畢之善御乎?」
對曰:「善則善矣,雖然,其馬將必佚。」
定公色不悅,謂左右曰:「君子固有誣人也。」
顏回退後三日,牧來訴之曰:「東野畢之馬佚,兩驂曳兩服入於廄。」公聞之,越席而起,促駕召顏回。
回至,公曰:「前日寡人問吾子以東野畢之御,而子曰善則善矣,其馬將佚,不識吾子奚以知之?」
顏回對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於使民,造父巧於使馬,舜不窮其民力,造父不窮其馬力,是以舜無佚民,造父無佚馬。今東野畢之御也,升馬執轡,御體正矣,步驟馳騁,朝禮畢矣,歷險致遠,馬力盡矣,然而猶乃求馬不已,臣以此知之。」
公曰:「善!誠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義大矣,願少進乎。」
顏回曰:「臣聞之鳥窮則啄,獸窮則攫,人窮則詐,馬窮則佚,自古及今,未有窮其下而能無危者也。」
公悅,遂以告孔子。
孔子對曰:「夫其所以為顏回者,此之類也,豈足多哉。」
【譯文】
魯定公問顏回:「你也聽說過東野畢善於駕車的事嗎?」
顏回回答說:「他確實善於駕車,儘管如此,他的馬必定會散失。」
魯定公聽了很不高興,對身邊的人說:「君子中竟然也有騙人的人。」
顏回退下。過了三天,養馬的人來告訴說:「東野畢的馬散失了,兩匹驂馬跑了,兩匹服馬進了馬棚。」魯定公聽了,越過席站起來,立刻讓人駕車去接顏回。
顏回來了,魯定公說:「前天我問你東野畢駕車的事,而你說:『他確實善於駕車,但他的馬一定會走失。』我不明白您是怎樣知道的?」
顏回說:「我是根據政治情況知道的。從前舜帝善於役使百姓,造父善於駕御馬。舜帝不用盡民力,造父不用盡馬力,因此舜帝時代沒有流民,造父沒有走失的馬。現在東野畢駕車,讓馬駕上車拉緊韁繩,上好馬嚼子;時而慢跑時而快跑,步法已經調理完成;經歷險峻之地和長途奔跑,馬的力氣已經耗盡,然而還讓馬不停地奔跑。我因此知道馬會走失。」
魯定公說:「說得好!的確如你說的那樣。你的這些話,意義很大啊!希望能進一步地講一講。」
顏回說:「我聽說,鳥急了會啄人,獸急了會抓人,人走投無路則會詐騙,馬筋疲力盡則會逃走。從古至今,沒有使手下人陷入困窮而他自己沒有危險的。」
魯哀公聽了很高興,於是把此事告訴了孔子。孔子對他說:「他所以是顏回,就因為常有這一類的表現,不足以過分地稱讚啊!」
【學習小記】
這篇講了顏回借車駕勸誡魯定公節省民力之事。
魯定公和顏回討論東野畢的事情,顏回就預測他的馬一定會散失,定公自然不信,一個善於駕車的人怎麼會馬匹走失呢,甚至認為顏回在撒謊。幾天後,東野畢的馬果然散失了。四馬駕車,中間兩匹叫做服馬,兩邊兩匹叫驂馬,所以有驂乘之說。
那麼顏回為什麼斷定東野畢的馬會散失呢?因為他馭馬窮盡了馬力。顏回舉了古時造父的例子對比,造父從不用盡馬力,所以從未有馬走失的情況。引發到治民上,舜從不用盡民力,所以他的時代也沒有流民。之後再講「鳥窮則啄,獸窮則攫,人窮則詐,馬窮則佚」,也就是俗話說的狗急跳牆、兔子急了會咬人,如果為政者讓手下人陷入窮困之境,一定沒有好的結果。
孔子聽說了,說這就是顏回的品質,不值得稱讚,將他人所難及的事當作他日常小事,其實這才是大的稱讚。
編號:KZJY18-2-1
孔子在衛,昧旦晨興,顏回侍側,聞哭者之聲甚哀。子曰:「回,汝知此何所哭乎?」
對曰:「回以此哭聲非但為死者而已,又有生離別者也。」
子曰:「何以知之?」
對曰:「回聞桓山之鳥,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將分於四海,其母悲鳴而送之,哀聲有似於此,謂其徃而不返也,回竊以音類知之。」
孔子使人問哭者,果曰:「父死家貧,賣子以葬,與之長決。」
子曰:「回也,善於識音矣。」
【譯文】
孔子在衛國,天還沒有全亮,一大早便起來了。顏回陪從在旁,此時,聽到有人哭得很悲哀,孔子便問:「顏回,你知道這是為何而哭嗎?」
顏回回答說:「學生以為,這哭聲,不止是為死者,還有生離的悲痛啊!」
孔子說:「何以知道有生離的悲痛呢?」
顏回答道:「學生曾聽聞,桓山有一隻鳥生了四隻雛鳥,等到幼鳥羽毛豐滿將要分散到四方,母鳥悲鳴地送自己的孩子,那哀聲與此很相似,因為一去不復返啊!學生私下從這類似的聲音中推測出來的。」
孔子打發人去問那悲泣的人,果然說:「父親死了,家裡很窮,賣了兒子去安葬父親,與孩子作長久的訣別。」
孔子感嘆說:「顏回,可謂是善於識別音聲的了。」
【學習小記】
這段是講「顏回識音」,是顏回從哭聲中聽出生離死別的故事。
孔子和顏回在衛地時,大清早就聽到了十分悲哀的哭聲。孔子就問顏回,能不能聽出哭泣的原因。顏回說,這個哭泣的聲音,不只有死別,還有生離。為什麼呢?因為顏回聽過桓山中,小鳥母子分飛之際的悲鳴,與他們所聽到的哭聲相近。派人去打探,該人家庭貧困,父親過世無法下葬,賣掉了孩子,給父親湊出了安葬費,也給孩子一份能活下去的機會,生離死別俱在,所以哭的十分悲傷。
那麼顏回為什麼能從哭聲中分析出事情的走向呢?《禮記·樂記》中有記載,「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聲音是發於內心的,難以掩蓋的,聽懂了聲音,也就明白了對方內心真實的想法。
編號:KZJY18-3-1
顏回問於孔子曰:「成人之行,若何?」
子曰:「達於情性之理,通於物類之變,知幽明之故,睹游氣之原,若此可謂成人矣。既能成人,而又加之以仁義禮樂,成人之行也,若乃窮神知禮,德之盛也。」
【譯文】
顏回問孔子說:「完美的人的德行,是怎麼樣的?」
孔子說:「通達人類本性的原理,通曉各類事物的變化,了解各種物象產生的緣故,洞察風雲變化的根源。像這樣就可以稱為完美的人了。已經能夠成為完美的人,再施以仁義禮樂來教化,這就是完美的人的德行。至於做到能窮盡事物陰陽變化的本質,則是達到了德行的極點。」
【學習小記】
這一篇顏迴向孔子請教完美的人的德行。孔子說,要想做到完美的人,就要「達於情性之理,通於物類之變,知幽明之故,睹游氣之原」,也就是對世界有了準確而清晰的認識,之後再用仁義禮樂來教化,就是完美的人的德行。如果能夠通曉事物變化的本質,那麼就是極點了。《莊子·逍遙遊》中有言,「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說的也是這種極致吧!
編號:KZJY18-4-1
顏回問於孔子曰:「臧文仲武仲孰賢?」
孔子曰:「武仲賢哉。」
顏回曰:「武仲世稱聖人而身不免於罪,是智不足稱也;好言兵討,而挫銳於邾,是智不足名也。夫文仲其身雖歿,而言不杇,惡有未賢?」
孔子曰:「身歿言立,所以為文仲也。然猶有不仁者三,不智者三,是則不及武仲也。」
回曰:「可得聞乎?」
孔子曰:「下展禽,置六關,妾織蒲,三不仁;設虛器,縱逆祀,祠海鳥,三不智。武仲在齊,齊將有禍,不受其田,以避其難,是智之難也。夫臧文仲之智而不容於魯,抑有由焉,作而不順,施而不恕也夫。夏書曰:『念茲在茲,順事恕施。」』
【譯文】
顏回問孔子說:「臧文仲、臧武仲二人誰更賢明?」
孔子說:「臧武仲更賢明些。」
顏回說:「臧武仲被世人稱為聖人,自身卻不能免於獲罪,這說明他的智慧不值得表揚;他喜歡談論兵法征戰,卻被邾國打得慘敗,挫傷了銳氣,這說明他的智慧不值得稱讚。臧文仲呢,他人雖然死了,言論卻永遠不朽,哪有不賢明的地方?」
孔子說:「身死而言論還得以流傳,這正是臧文仲能夠成為臧文仲的原因。但他還做過三件不仁愛的事情,三件不明智的事情,這樣就比不上臧武仲了。」
顏回問:「能具體說說,讓我聽聽怎麼回事嗎?」
孔子說:「使展禽居於下位,設置六關徵稅,讓家裡的妾編織草席販賣,這是三件不仁愛的事情;為卜龜設置豪華的居所,縱容逆序的祭祀,讓國人祭祀海鳥,這是三件不明智的事情。而臧武仲在齊國時,預感到齊國將發生禍亂,所以沒接受齊國賞賜的土地,從而避免了一場災難,這是明智中尤其不易做到的。臧武仲如此明智,還不能被魯國容納,也是有原因的,他所做沒有順從事理,施行起來不合仁愛之道。《夏書》里說:『想著這裡,就一心撲在這裡,一切要順從事理,合乎仁愛之道。』」
【學習小記】
這章是討論臧文仲和臧武仲誰更賢德的。臧文仲是魯國大夫,於魯國庄公、閔公、僖公、文公四代為官,以立言著稱於世。《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寫到,「數稱臧文仲、柳下惠、銅鞮伯華、介山子然,孔子皆後之,不並世。」臧武仲是臧文仲的孫子,以見識廣博聞名於世,孔子稱讚他「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LY14-12-1)
顏回問孔子,這二人誰更賢明一些,孔子說是臧武仲。顏回就反駁了,說臧武仲雖然被當世稱為聖人,但自身沒有免於獲罪;他喜歡談論兵法,卻被邾國打敗,這兩者說明他的智慧並不值得被表揚。而臧文仲身死後言論還在流傳,足以證明他的賢名。臧武仲獲罪,是他幫助季孫氏廢嫡立庶,被孟孫氏誣陷,只能出逃。
臧武仲在齊國的時候,預感到齊國會有動亂,沒有接受分封的土地就離去了,足見他的智謀。之所以在魯國獲罪,是因為他幫季孫氏廢嫡立庶,有失仁愛之道,得罪了季孫公鉏,被他聯合孟孫氏陷害趕出。
最後引的《書》中的內容,應為逸書,已無處可考。
編號:KZJY18-5-1
顏回問於君子。孔子曰:「愛近仁,度近智,為己不重,為人不輕,君子也夫。」
回曰:「敢問其次。」
子曰:「弗學而行,弗思而得,小子勉之。」
【譯文】
顏回請教什麼樣的人是君子。孔子說:「有愛心就近於仁德,善謀劃就近於明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把別人不要看得太輕,這就是君子。」
顏回說:「請問比君子略次一等的人應該是什麼樣。」
孔子說:「還沒學習就能行動,還沒思考就有所得。你好好努力吧!」
【學習小記】
顏迴向孔子請教什麼是君子,孔子說,君子要做到四點。愛近仁,就是有愛心,近於仁德;度近智,就是善於謀劃,度事而行,近於智;為己不重,就是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為人不輕,就是不要把別人看的太輕,也就是要尊重他人。
顏回又問,稍差一些的人什麼樣呢?孔子說,還沒學習就能行動,還沒思考就有所得。這是什麼樣的人呢?是先知後學的人,先去做事,然後從其中學到知識、總結道理。這樣的人也一定會有自己堅持的原則,來保證自己不會走偏。
編號:KZJY18-6-1
仲孫何忌問於顏回曰:「仁者一言而必有益於仁智,可得聞乎?」
回曰:「一言而有益於智,莫如預;一言而有益於仁,莫如恕。夫知其所不可由,斯知所由矣。」
【譯文】
仲孫何忌問顏回說:「道德高尚的人說—個字必定有益於仁德的提高和智慧的成長,你能不能說給我聽聽?」
顏回回答說:「說—個字對智慧有益,沒有什麼比「預」字更好的了;說—個字對仁德有益,沒有什麼比「恕」這個字更好。知道那些方面不可用這種方法做,這樣也就知道該用什麼方法做了。」
【學習小記】
仲孫何忌就是孟懿子,孟僖子臨終前讓他和他哥哥南宮敬叔拜孔子為老師(KZJY11-1-1),這裡他向顏回請教,哪兩個字可以代表智與仁。
對於智慧,顏回說最恰當的就是「預」字。孔子說過,「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KZJY17-1-6),事先做好準備,就是智慧的最好體現。正如在軍事上,孫子所提倡的也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對於仁德,顏回認為最恰當的就是「恕」字。在子貢問「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時,孔子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LY15-24-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恕的最好解釋,如果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不將自己所不喜歡的強加給別人。正如《大學》中所說,「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所毋於右,毋以交於左。此之謂絜矩之道。」
最後一句是說,知道了不能怎樣做,才知道該怎麼去做,也就是知道了界限在哪裡,不會超越,才能更好地去做事,「從心所欲不逾矩」。
編號:KZJY18-7-1
顏回問小人。孔子曰:「毀人之善以為辯,狡訐懷詐以為智,幸人之有過,恥學而羞不能,小人也。」
【譯文】
顏回請教什麼樣的人是小人,孔子說:「把詆毀別人的優點當做善辯,把誣陷別人、滿心欺詐當成聰明,對別人犯的過錯幸災樂禍,把學習看做不光彩的事、卻又嘲弄沒有能力的人,這就是小人。」
【學習小記】
顏迴向孔子請教什麼是小人,孔子說了小人的四個特點。把詆毀別人的優點當做善辯;把誣陷別人、滿心欺詐當成聰明;對別人犯的過錯幸災樂禍;把學習看做不光彩的事、卻又嘲弄沒有能力。之前講過君子,說君子要做到「愛近仁,度近智,為己不重,為人不輕」四點。而本篇的四點,做到一點,就是小人了。想要稱為君子要在方方面面表現出色,而只要在一個不好的方面放縱自己,就會成為小人。
編號:KZJY18-8-1
顏回問子路曰:「力猛於德而得其死者,鮮矣,盍慎諸焉。」
孔子謂顏回曰:「人莫不知此道之美,而莫之御也,莫之為也,何居為聞者,盍日思也夫。」
【譯文】
顏回問子路說:「力氣比德行猛健而死得其所的人很少,為什麼不在這點上慎重些?」
孔子對顏回說:「人人都知道這個道理的正確,卻沒有人去應用,沒有人照著去做,這是為什麼呢?聽到這個道理的人為什麼不天天認真思考一下呢?」
【學習小記】
顏回對子路說他對力量的重視超過了德行,這樣很難死得其所。孔子也說過,「若由也,不得其死然。」(LY11-13-1)子路在魯國內亂時,說「食其食者不避其難」,明知會死仍執意入城,死前說「君子死而冠不免」,結纓而死。
如果說子路是孔門弟子中勇的代表,顏回就可以說是仁德的代表。孔子重德行,推行王道,也就是施仁義。子路在跟老師學習後,也認識到德行的重要性,但是他的道就在於「勇」,在他看來,知國有難而不往是不義,知必死而不往是非勇,所以他毅然決然地殺了進去。對於他死前「君子死而冠不免」,也就是說要把帽子扶正了再從容赴死,有些人批評是迂腐的表現,而我覺得這正是他的勇與德結合的體現。如果沒有孔子的教導,他可能只會賣弄一身蠻力,而他死前的做法,說明他真的把從老師那裡學到的東西吸納到了自身,是已經做好了死的準備。
由於後儒的誤導,現在很多人談到儒家,就會想到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但是其實孔子教授弟子,要學會六藝,包括射、御兩門,很多人武藝過人。儒家也提倡勇,但是勇要在德之後,先施以仁德,再配合勇力。當然,到了危難關頭,也會有子路這樣的人挺身而出,明知必死而往的人。正如孟子所說,雖千萬人吾往矣。
孔子肯定了顏回的說法,我覺得他的話也有啟發顏回的意思。子路為什麼不能改變自己呢?我覺得是因為他在勇力上已經突破了一個臨界點,已經稱為了他內心所堅持的道。在孔子的教導下,他也將所學融入到自己當中,但畢竟道已定型,所以只能增加調整,而不可能推到重建。所以,即使他認真思考了,也不會將德放於勇之前。
編號:KZJY18-9-1
顏回問於孔子曰:「小人之言有同乎?君子者不可不察也。」
孔子曰:「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故君子為義之上相疾也,退而相愛;小人於為亂之上相愛也,退而相惡。」
【譯文】
顏回問孔子說:「小人說的話也有與君子相同的地方,不能不詳細地審察。」
孔子說:「君子用行動來說話,小人用舌頭來說話。所以君子在實行道義方面互相批評,在別的方面互相友愛;小人在製造禍亂方面互相友愛,在別的方面則互相中傷。」
【學習小記】
這段說的是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君子用行動來說話,先行而後言;小人用口舌說話,光說不做。君子之間也有相爭,但是是在堅持仁義的基礎上相互比爭,出發點都是好的,是實現目的的方式不同而產生的道心之爭,而在其他方面是互相有愛的,不會因為理念的差異而全盤否定別人。小人的出發點就是作亂的,他們也會為了共同利益表面關係十分和睦,但目的本身就是不正義的,並且即使有共同利益,也不會影響到小人在別的方面的互相攻訐。也正因為如此,才會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LY4-16-1)。
編號:KZJY18-10-1
顏回問朋友之際,如何。孔子曰:「君子之於朋友也,心必有非焉而弗能謂,吾不知其仁人也,不忘久德,不思久怨,仁矣夫。」
【譯文】
顏回請教朋友之間如何相處,孔子說:「君子對於朋友,心裡認定他有錯誤的地方,不能說『不知道』,這才是仁德的人。他們不忘記以往的恩德,也不計較原先的仇怨,多麼仁義啊!」
【學習小記】
顏迴向孔子請教朋友間該如何相處。孔子說,朋友之間要指出對方的錯誤,不去計較以為的仇怨,不會忘記以往的恩情。
編號:KZJY18-11-1
叔孫武叔見未仕於顏回,回曰:「賓之。」武叔多稱人之過,而己評論之。
顏回曰:「固子之來辱也,宜有得於回焉。吾聞知諸孔子曰:『言人之惡,非所以美己;言人之枉,非所以正己。』故君子攻其惡,無攻人惡。」
【譯文】
叔孫武叔去拜訪顏回,顏回吩咐家人:「請用賓客的禮儀招待他。」武叔常常數說別人的過失,而自己妄加評論。
因此顏回說:「本來您是屈駕來此,應該是想從我這裡得到些什麼吧。我從先生那裡聽說『說別人的缺點,並不能以之讚美自己;說別人的過失,並不能以證明自己正確。』所以君子應該批評自己的過失,不要批評別人的過失。」
【學習小記】
這篇是顏回勸諫叔孫武叔不要在背後說別壞話,這不是君子的行為,君子應該批評自己,發現自己的不足,吸取他人的長處。
孔子也說過,「浸潤之譖,膚受之愬(sù),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LY12-6-1)
編號:KZJY18-12-1
顏回謂子貢曰:「吾聞諸夫子身不用禮,而望禮於人,身不用德,而望德於人,亂也。夫子之言,不可不思也。」
【譯文】
顏回對子貢說:「我聽老師說,自己不躬行禮儀而希望別人講究禮儀,自己不實踐仁德而希望別人實踐仁德,這樣就亂套了。老師的話,我們不能不思考啊!」
【學習小記】
這篇是顏回勸勸誡子貢要自身重於德、禮。子貢巧言善辯、多才多藝、靈活變通,所以顏回勸他,只有自身重禮,才能讓別人重視,自身修德才能讓別人追求仁德。這可能是顏回在子貢擔任魯或衛的丞相時對他說的。正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雖令不從。」(LY13-6-1)
聲明:文章為原創,圖片感謝著名書法家萬國悅老師提供,轉載請聲明。
了解更多經典信息,請關注「經典隨筆」公眾號。
TAG:經典隨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