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源自傳承:Summilux-M 50mm鏡頭的老前輩們
攝影人必經之地
天諾影像
50mm是一個很具意義經典焦段。
對於鏡頭廠商來講—50mm定焦鏡頭使用者眾多,是各個廠商的兵家必爭之地,50mm鏡頭往往也代表著廠商精湛的光學鏡片技術和至臻的機械製造工藝。
對於相機使用者來說—50mm 視角透視接近人眼,呈現出來的效果平靜真實。
而對於徠卡來講—50mm是含在嘴裡的金鑰匙...接下來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徠卡Summilux-M50 1.4鏡頭的前世今生。
由奧斯卡·巴納克先生手工打造的
最初的徠卡Ur原型機有兩款,其中一款便是採用的50mm f3.5鏡頭
徠卡II型與經典的50 f3.5伸縮鏡頭
後來量產的徠卡II型III機採用的是Elmar 50mm 1:3.5伸縮鏡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輕便小巧的徠卡II型與徠卡III型加50mm伸縮頭的組合自然成了戰地記者的標配,納粹軍隊高級軍官也喜愛徠卡相機。
「沙漠之狐」隆美爾和徠卡相機
因拍攝照片而失去了年輕生命的戰地記者
徠卡相機便貫穿整個二戰,50mm鏡頭成就了徠卡,同樣徠卡也成就了50mm鏡頭!徠卡用50mm這把 「金鑰匙」打開了自己的市場,並為世人所知。
戰後,各家打響了50mm大光圈標頭的爭奪戰,徠卡在戰前的Xenon 50mm f1.5的基礎上改良生產,就有了後來的Summarit 5cm f1.5,值得一提的是這隻鏡頭原型是施耐德所設計。
鏡頭採用5組7片結構
這隻鏡頭全開光圈畫面非常柔和,較低的反差使得陰影處的細節保留更多。
柔和的膚色表現
在拍攝黑白照片時,低反差帶來順滑的灰階過渡。
但是由於二戰在戰爭中,大量軍工廠被炸毀,徠卡的工廠也未能幸免於難,這導致了大量的設計和製造材料的丟失,徠卡不得不終止其L39螺口系統的相機生產,只有少數的徠卡III型G小批量生產。
被炸毀的德國重水工廠
丟失的資料、被毀的生產線、落後的L39旁軸系統…Summarit 50mm f1.5未能拯救的L39系統,徠卡不得不推出新的M系統用來取代L39螺口系統,也就有了後來經典的徠卡M3。
徠卡M3轉接summrit 50 1.5
新系統意味著鏡頭群的稀缺,大光圈50mm定焦的缺席,轉接老的50 1.5成了其選擇,但轉接始終不是辦法,存在著轉接精度、鏡身標識不合理等問題。徠卡迫切需要一隻全新設計的M系統大光圈鏡頭。
Summilux 50 1.4 E43
徠卡設計了一隻全新的M系統大光圈標頭,於1959年生產了第一隻Summilux 50 1.4,結構是5組7片,最近對焦距為1米,但這個版本的50 1.4僅僅生產了約2年,此後便因結構不夠合理,光學素質不夠理想停產了。
Flickr攝影師:Summiluxer
Summilux 50 1.4 E43v2紫膜版
此後的V2版本在一代的基礎光學結構上做了些小改動,V2有過兩個版本,第一個是1961-1968年,第二個是1969-1991年,區別只是一些材質外觀,另外還有鍍膜的顏色,但都大同小異,可以看作是同一代。
全開光圈柔美的焦外,收到F4.0或者F5.6後能帶來優秀的反差和銳度,是當時的日系鏡頭無法比擬的!
徠卡Summilux 50 1.4 E46 Pre(1995年改款)
這個版本的50 1.4改進了鍍膜工藝,增加了內置抽拉式遮光罩,但這一代的50mm鏡頭比較尷尬,位於現行版和E43第二代之間,限量版本多,但市場保有量不算大。
這一代的50 1.4從方方面面的鏡頭素質都已經堪稱優秀了,直到我們熟知的50 1.4現行版的出現...
TAG:天諾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