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探訪儀征古迹之塔影王家祠堂

探訪儀征古迹之塔影王家祠堂

朴席塔影村的王家祠堂

2017年10月27日,我為了尋找新城鎮三茅村王家祠堂的史跡,走訪龍河王家後人,得知白羊山出土了一方墓志銘,墓主人可能是他們祖先,就追蹤到儀征博物館,得到了墓志銘釋讀文字,墓主人叫王元朗,經核查墓志銘和縣誌等資料,知王元朗是太學生;兒子叫王復衡,恩貢;孫子叫王誥,進士,朴樹灣人。然而墓主人生活的年代、祖籍、遷儀的時間、子孫世系等都與三茅王家無關,探訪記發布後,網友徐春陽給我留言說,王元朗應該是朴席鎮塔影村王家祠堂的祖先。

我後來與徐春陽陸續聯繫,知道了塔影村王家祠堂的大致方位,他還給我發來了其叔叔徐長安寫的王家祠堂的文字。這次為了撰寫揚州建委的「揚州歷史文化名城叢書」《揚州長江古鎮》之朴席篇,我於2018年2月24日用一整天的時間,跑了朴席集鎮周邊十個點,其中就有塔影村王家祠堂。

探訪記錄

我從朴席鎮區一直往東,大路走完後走上了通村水泥路,路窄會車困難,我有些膽怯,就將車停在大王莊和小王莊交界處不遠的一戶人家門口,徒步下車打聽。

我來到大王莊,向一位正在雞舍勞作的老者打聽,他叫裴文龍,今年74歲,問我是幹啥的?我說是寫書的,寫朴席的歷史。他告訴我,大王莊屬於塔影村塔影組,西邊的小王莊屬於塔影村王莊組。朴席的隆覺寺最有名,1958年為了建席廠(二廠)和糧站而拆除的,糧站的西邊是小學,東邊是隆覺寺,寺最東邊的僧房作了鄉政府。王家祠堂在大王莊的東邊,烏塔溝邊上,還有一里多路,你到那裡再打聽,王家有個後人叫王壽宏,原在朴席小學做教師,已經退休了,住在儀征,你可以找他了解。

我謝過裴文龍,出庄向東走去,來到烏塔溝邊的莊子,向一群打牌的老年人打聽,81歲的何學才老人告訴我,此地是塔影村何庄組,王家祠堂就在前面那口井位置,他帶著我參觀已經不存在的王家祠堂。

【王家祠堂位置】

王家祠堂很威風的,文官下轎、武官下馬。

王家祠堂前面有一條小河,船可以從儀揚河進烏塔溝再進這條小河,直接停到王家祠堂門口,門口有座青石橋。後來為了方便大家,也考慮風水因素,在青石橋東靠近烏塔溝的地方,建了座糙石橋,在烏塔溝上建了座木橋,這兩座橋離得很近,被稱為三步兩橋,橋建好以後,王家後人果然考取了進士。

王家祠堂共有四進,第一進是門廳,門前有石獅,有旗杆,正對著青石橋;二進是大堂,掛了好多匾,好像是聲什麼堂;三進是一座二層樓,裡面有牌位;四進記不清,但後面是竹園。祠堂的東邊還有座小樓,供的是送子菩薩。

他還帶我看了王家祠堂唯一遺留物:旗杆青石基座。

【旗杆基座】

以上是我現場詢問的內容。下面將網友徐春陽給我發來他叔叔徐長安寫的王家祠堂的文字分享給讀者。徐長安是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他和王家後人王寶華是儀征中學同學,還是親戚。王寶華是網友徐春陽的姑父,國防大學政治學院上海分院教授,今年七十九歲。

徐長安撰文

從儀揚河往北約一里,有一座木橋橫跨在烏塔溝上。橋的西側,有一條小河,河上建有精緻的石拱橋。橋的北面,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家祠堂。

說起烏塔溝的王家,可是儀徵人心目中一份不可多得的榮耀。相傳在宋代,王家就有人在中央政府做官,當過太子的老師,留有宋朝太傅王文正公祠。由於年代久遠,已無法考證。到了近代,王家的輝煌則有史可尋。

據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重修儀征縣誌》(道光年間修)記載,「康熙二十三年,聖駕南巡儀征,御制《由儀征乘巨艦至京口》詩:『長江萬里開鴻濛,高檣巨楫乘艨艟。儀征京口路百里,掛帆瞬息凌長風。』」「康熙三十八年,聖駕南巡儀征。御制《渡揚子江》詩。」看來,康熙對儀征還挺重視。

同書又記載,「康熙四十四年,聖駕南巡過江至常州,御制《常州雜詠》四首」,「御書『聲遠堂』三大字額,御書『岸廣山魚到,汀閑海鷺過』一聯,賜候補主事王復衡。」同書還在「封贈欄」記載,康熙五十一年,內閣中書王復衡「貴封奉直大夫」。同書三十八卷「人物誌」部分「義行」欄對王復衡有更詳細的介紹:王復衡,「字山公,以恩貢入太學,為熊賜履、龔鼎孳所器重。居家孝友,敦睦宗黨,中待以舉火者常數十人。孀姊二俱養於家,待諸甥如己子。儀邑正賦,外有五股差徭為民累。復衡力請上官勒石永禁。通邑德之後,官中書需次主事以子貴,累封朝議大夫,卒年八十六。長子誥,康熙三十六年進士,歷官洗馬。第十一子文充,雍正十一年選庶吉士,官處州知府。諸子及孫多登賢書,列民經,以文學世其家。」

上面縣誌所記載的王復衡,就是王家祠堂的主人。他是通過科舉考試,進入國子監(古代的大學,明代以前叫太學)的。入縣學讀書的稱為秀才,秀才經三年一次的鄉試,考中的叫舉人。舉人經過「歲貢」選拔,成為國子監的生員。明清兩代,凡是遇到皇帝登基或其他慶典頒布為「恩詔」之年,除歲貢之外,加選一次,稱為「恩貢」。王復衡是通過「恩貢」進入太學,受到高層重視的。他當過多年的朝議大夫(相當於現在的部長級幹部),名聲又好,受到康熙皇帝御筆親書相贈的待遇,當是鄉里的極大驕傲。於是,重修王家祠堂,掛上皇帝親書的「聲遠堂」匾額,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王家祠堂是前後三進的二層樓房,在周邊十餘里範圍內當屬最豪華的建築。祠堂前面有一條東西向的人工河,叫青龍河,直通烏塔溝。河的南邊有條大路,東通徐家集,西通朴樹灣。大路與烏塔溝的交接處,有兩座橋,一座東西向的木橋,橫跨烏塔溝;一座南北向的石橋,橫跨在青龍河與烏塔溝的交點上,叫淑貞橋。因為兩座橋距離很近,人稱「三步兩橋」。祠堂前的青龍河上建有一座拱形石橋,直通祠堂大門。人工河的西邊有兩口水塘,被稱做龍的雙眼。王家從宋代直到清末興盛數百年而不衰,相傳就是因為風水好,有龍運。祠堂有好幾進,大門口有戶對,紅漆牌子,保護大門框子。

一進是門樓。大廳東南有一小樓,裡面供奉著漢壽亭侯關公神像,兩邊分別是手捧大印的義子關興和拿著青龍偃月刀的周倉。據說,供奉關公像可以鎮壓邪氣。

二進是照廳,廳正中有大幅鄭板橋竹子畫,畫的兩邊掛著對聯:「柔日讀經剛日讀詩無酒學佛有酒學仙」。廳里有自鳴鐘,堂屋中間有插牌。廳外有香爐,水池。大廳兩邊的對聯寫著:「筆老詩新疑有物水清石瘦亦有奇」。

三進是大廳。後樓供奉祖先的靈牌,中間是王家老祖的木刻雕像。

王家祠堂正南約一公里處,有一方形土台,就像一方官印,名叫桃花墩。相傳任何官員要進王家祠堂,必先經過這裡。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以表示對皇帝題字的尊敬。周圍還有四方硯、筆架山、紗帽堂等地名,含有尊重知識、讀書做官的意思。

王家祠堂是王家的中心所在。王復衡的父親原來住在祠堂以北,後來皇帝把祠堂西面兩個村莊及周邊土地贈送給王家兩個當官的兒子。從此,祠堂南面的村莊就叫南王莊,祠堂西面的兩個村莊就叫大王莊、小王莊。南王莊東面是烏塔溝,南面是儀揚河,村民們的房屋就分布在兩條河流的河岸下面。村莊的北邊有一條狹長小河,叫東溝,東起烏塔溝岸邊的涵閘口,西面直通西王莊前面的大水塘。南王莊的地就在王家祠堂以南的東溝兩邊。據說,王家的祖墳就埋在南王莊的地里。這裡原來有一個一壙五穴位的老祖墓,有童男童女陪葬,後來被泛濫的河水沖壞了。1960年建電灌站修水渠時,又在王家祠堂的西邊挖出一個大墓。大棺材中套著個小棺材,小棺材由兩根鐵索懸掛於半空中,已經弄不清是哪一輩的先人了。大王莊在王家祠堂以西約一里地,庄前有一個大水塘,寬約60米,長約200米,深約3米。最旱的年頭,塘里也不脫水,四周的村民都到這裡取水飲用。當然,這是很少見的。村莊前面是塘,東、西、北有深溝環繞。庄前有一條石頭路穿過大塘中間的「龍埂」,直通儀揚河邊。北京的官船可以一直開到河邊,然後人員上岸,由石頭路進庄。小王莊在大王莊正西,與大王莊相似,四面有河溝圍繞。

王家祠堂前面,從烏塔溝橋到朴樹灣,有條大路,從大王莊前面的水塘南經過。烏塔溝上游丘陵地區的菜農,常常三五成群地挑著菜擔子,帶著狗,沿著烏塔溝東岸南下,從烏塔溝橋過河,順王家祠堂前的大路,沿著大王莊、小王莊,直奔朴樹灣。大王莊和小王莊,也都曾經輝煌過。王復衡的後人因雙雙中舉、當官而轟動全縣。兩人因政績突出,獲贈大宅。退休後回鄉,打造花園,建設書院,潛心育人,一時傳為佳話。

關於王家的衰敗,有一個傳說。有一年,王家疏浚祠堂門前的青龍河,特地請來一位風水先生。管家把掉落在茅坑裡的一隻死雞燒熟了招待風水先生。等到風水先生吃過了,管家神秘兮兮地問他:「今天做的醬雞好吃不好吃?」「好吃,味道不錯。」管家又壞壞地問:「有沒有吃出來一種特別的道?」風水先生猜到是吃了不潔之雞,便懷恨在心。晚上收工時,他關照工人把挖泥的大鍬插在河底。第二天早晨,大家來到河邊一看,只見河底一片鮮紅。蛟龍受傷而逃,王家從此就衰敗下來了。這個傳說只是人們編纂的談資,是沒有根據的。比較靠譜的說法是:王家後代一個當道台的官員處死了一個青幫的罪犯,激怒了青幫同夥。他們糾集了上百人,在一個風高月黑的夜晚,偷襲了大王莊、小王莊,見人便殺,並把財寶劫掠一空。大、小王莊遭青幫劫殺後,這兩個村莊的王氏族人幾乎被殺光,以後陸續有聶家、劉家、徐家、裴家、秦家等遷入。這些遷入者都是些貧苦人家,家境不好,識字的人也不多。小王莊則留下幾戶王家子孫,雖然遭到浩劫,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些人家畢竟有些家底,生活比較優裕,讀書人也比較多。以後遷入的也大都與王家沾親帶故,條件相對較好。於是,原本勢均力敵、往來頻繁的大、小王莊,由於沒有了親戚關係,再加上貧富不等,兩庄之間的來往也就不多了。王家祠堂的其他傳人,也由此受到驚嚇,陸續遷居到揚州、上海等地。從此,王家便一蹶不振了。

王家衰敗了,但王家祠堂作為當地的標誌性建築,繼續頑強地挺立了100多年,一直堅持到20世紀50年代中葉。王門積德行善、愛學苦讀的家風一直流傳下來,甚至對後來遷入的他姓子孫也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王家祠堂的青龍飛了,但王門讀書、創業的精神則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王氏宗門歷代子孫都牢記祖訓,把上學讀書、明理做人作為第一要務。雖然經歷了多年的戰爭動亂,解放後的多種運動,王家還是保持了教師世家的傳統。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王家祠堂一直保留著私塾,成為當地讀書人嚮往的地方。王家子弟中,不少人走上了革命道路。抗日戰爭時期,儀征丘陵山區的月塘、謝集是新四軍的根據地。謝集鄉三里庄人魏然在南京淪陷以後,中斷了揚州中學高中預備班的學習,組建了儀征最早的抗日武裝——「蘇皖邊區抗日義勇軍」,後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新四軍淮南軍分區東南支隊支隊長,在當地堅持武裝抗日,打擊漢奸。為了解決藥品匱乏問題,支隊派人去鎮江、常州一帶採購,與江南新四軍、上海地下黨聯繫,建立了謝集——烏塔溝——江南的交通線。從蘇南採購的藥品、設備、器材等等,用船運到烏塔溝,沿著烏塔溝繼續北上,或用手推車、人工運到抗日根據地。王家及大、小王莊的後代,由於知書識禮,有許多奮鬥在知識戰線,當教師、醫生(尤其是中醫)、工程師的比例很高,許多人成了本單位的骨幹人才。19世紀60-70年代,在升學率很低的儀征縣,莊上的王寶華、稽文明、徐長安分別考上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當上教授、博導。徐萬敏成為上海小有名氣的企業家。

以上為徐長安撰寫的王家祠堂文字,與我在王家祠堂舊址訪問的何學才老人所述基本相同,細節上更詳實。我喜歡用史料說話,回家後我再次研究了王元朗墓志銘、縣誌和其他史料,還去儀征博物館簽協議獲得了王元朗墓志銘照片,也在這裡跟各位看官分享一下。

有關史料

在白羊山被發現墓志銘的墓主人叫王業濬(浚),字元朗,其祖先是明初從太原來的,人稱金吾將軍福二公,因軍功被封在真州。十幾代後傳到了王輪(字思溪),生了三個兒子,中子就是王元朗。王元朗生於萬曆甲辰(三十二年,1604)九月十九日,卒於康熙庚戌(九年,1670)九月初一,得壽67歲。元配謝氏先卒,葬徐集祖塋,白羊山墓乃是王元朗與繼配金太君的合葬墓,位於「郡城西原馬鞍山之麓」。王元朗有一個兒子(王復衡)、三個女兒,十一個孫子(文字輩)、十五個曾孫(之字輩)。墓主的頭銜是「贈徵仕郎內閣中書」,有個「贈」字,這就是說,王元朗是因為兒子有「徵仕郎內閣中書」職務的緣故,獲得這個榮譽職銜的。

【儀征博物館藏王元朗墓志銘】

縣誌人物誌列女部記載,金氏,監生王業浚妻。居朴樹灣村舍,為群盜所執,拷掠瀕死,不言浚所在。浚賴以全,金遂卒。子復衡,孫誥,登仕籍。贈孺人。

這一段說的是,王元朗的妻子金氏(繼配),曾經遭強盜綁架,被拷打得死去活來,但始終沒有說出夫君藏在哪裡,使得王元朗得以保全,而金氏卻失去了生命。從墓志銘可知,金氏於順治乙亥(十六年,1659)辭世。她的兒子叫王復衡,孫子叫王誥,都讀書當了官,金氏被追贈孺人。

趙執信(博山人,康熙十七年1678進士,詩人)《飴山文集》卷八有《江都王岸圃先生墓誌並銘》,這是王復衡的兒子王文范、王文奎請趙執信撰寫的墓志銘,其中說到:王復衡字山公,別號岸圃,順治末年貢入太學,康熙中授內閣中書。生於崇禎庚辰(十三年,1640)正月十八日,卒於雍正乙巳(三年,1725)十二月十七日,得壽86歲。王復衡有十一個兒子,三十四個孫子,二十九個曾孫,二個五世孫。王復衡的次子王誥以進士入翰林,官至司經局洗馬,王復衡也沾兒子的光,被封奉直大夫。

在縣誌的選舉志表上,查到王復衡為康熙十四年(1675)恩貢,選舉志表的「封贈」表上,王復衡為康熙五十一年(1712)內閣中書,以子誥貴,封奉直大夫。

縣誌上有王復衡的傳:王復衡,字山公。以恩貢入太學,為熊賜履、龔鼎孳所器重。居家,孝友惇睦。宗黨中,待以舉火者,常數十人。孀姊二,俱養於家,待諸甥如己子。儀邑正賦外,有五股差徭,為民累。復衡力請上官,勒石永禁,通邑德之。後,官中書,需次主事。以子貴,累封朝議大夫。卒年八十六。長子誥,康熙三十六年(1697)進士,歷官洗馬。第十一子文充,雍正十一年(1733)選庶吉士,官處州知府。諸子及孫,多登賢書,列明經,以文學世其家。

這一段說的是,王復衡是以恩貢身份進入太學的,熊賜履(順治十五年1658進士,官至吏部尚書,時任任國子監司業)、龔鼎孳(明崇禎七年1634進士,官至清禮部尚書)都很器重他。在家時時常接濟數十位家族中的貧困者,兩位姐姐孀居都在娘家住,王復衡待外甥如同兒子。儀征除了有國家規定的稅賦外,還有地方擅自開徵的差徭,增加了百姓負擔,王復衡上書提意見,終於廢除了地方差徭,官方還發布了告示,樹立了永遠禁止的石碑,全儀征都誇讚他的德行。後來他當了官,內閣中書,候補主事。因為兒子王誥的緣故,獲得朝議大夫頭銜。王復衡享年86歲,長子(墓志銘說是次子)王誥是康熙三十六年(1697)進士,官至洗(xiǎn)馬。第十一子王文充,雍正十一年(1733)進士,選庶吉士,後來任處州知府。王復衡的子孫們,都能攻讀聖賢書,熟知經典,善作文章。

《乾隆江都縣誌》上也有王復衡的傳,記載與墓志銘基本相同,補充的是,十一子中知名者為六人:王文謨,副貢生,任當塗縣學教諭;王誥,康熙三十六年(1697)進士,官至司經局洗馬兼翰林院修撰;王文范,廩貢生;王文奎,請趙執信寫父親墓志銘者;王文師,康熙四十一年(1702)舉人;王文充,雍正十一年(1733)進士,官至處州知府;由於王文充考取進士時,父親王復衡已經去世,所以乾隆年間,已去世的王復衡又以第十一子王文充的職銜,被贈中憲大夫、處州府知府。

縣誌上還有王誥的傳:王誥,字楚士,家世朴樹灣里人。祖業濬(浚),按,《續修胡志》有業浚《傳》。以友於稱。父復衡,按,《府志》有復衡《傳》。官主事。邑有五股飛差累,賴其力辨得免。誥少聰穎,由郡庠登賢書。丁丑,成進士,選庶吉士,官編修。差視蜀學,歸,遷司經局洗馬,卒。為人爽朗敏練,中年而歿,朝士惜之。

這一段說的是,王誥,字楚士,世代居住在朴樹灣。祖父叫王業濬(王元朗),父親叫王復衡,官至主事。從前儀征有國家規定以外的差徭,是王復衡提意見得以免除的。王誥少年時就很聰穎,在揚州府學讀書,康熙丁丑(三十六年,1697)考取進士,選庶吉士,任職編修。曾經督學四川(經查聖祖實錄,王誥康熙五十一年1712任四川學政),後來任司經局洗馬,在任上去世。王誥為人爽朗,敏捷幹練,中年去世,大家都為之可惜。

縣誌卷首的「御制宸翰」,記錄了康熙、乾隆、道光三帝給儀征和儀徵人題詩賜字的信息,其中有關王復衡和王誥各一條,分別是:

康熙四十四年(1705),聖駕南巡過江。

御書「聲遠堂」三大字額,御書「岸廣山魚到,汀閑海鷺過」一聯,賜候補主事王復衡;(這是唐代無可的《官池上》詩句)

御書五言詩一首:「垂緌飲清露,結響臨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借秋風。」賜翰林院庶吉士王誥。(這是唐代虞世南的《蟬》詩)

父子同獲皇帝賜字,確實是殊榮,將康熙所賜額、聯、詩,懸刻在家祠大堂,文官下轎武官下馬,那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縣誌中與王復衡有關的信息還有:

康熙二十八年,知縣馬章玉、教諭縱閎中同蠲俸,合鄉紳鄭為旭、許松齡、許恆齡、王復衡、吳允森、馬承烈、鄭士炳、汪有培、王者堭、王者垣、蕭長祚等,共銀一千五百五十兩,徽商共銀一千六百兩,重建學宮聖殿五間;

康熙五十六年,邑人王復衡重修朴樹灣隆覺寺;

康熙五十七年,知縣陸師與王復衡等重建朴樹灣周孝婦祠。

可見王復衡還是一位熱心公益之人。

我在《阮元儀征事》一書中,曾經談及阮元為朴樹灣文人王家干撰寫墓志銘,《文學峙亭王君墓表》一文收錄在《揅經室集》再續集卷二中,縣誌中有「王孝子宅」的記載,在朴樹灣周孝婦祠旁便是孝子王家的住宅。王家干屢試不舉,家境貧寒,七十歲時做了一件大事:傾其所有修繕千戶始祖以下列祖列宗墳墓,率族人進行祭奠。縣令王檢心對王家乾的孝行進行了表彰,為王宅題匾「能竭其力」。

這位王家干在縣誌的人物誌文學裡有傳,結合阮元寫的墓志銘,可知他的祖上系出太原,元末,他祖上有位叫福二的,跟著在淮右起兵的明太祖征戰,有戰功,官至金吾衛正千戶,葬在儀征縣東鄉的烏塔溝。這似乎表明,王家乾的祖先和王復衡的祖先是同一個人。

然而王家乾的世系與王復衡不重合,他的十四世祖叫王復旦,是順治辛丑(十八年,1661)進士,十六世是他的曾祖叫王夢麟,祖父叫王洪恩,父親叫王元彪,都是儀征縣庠生。他的長子王僧保、次子王翼鳳、三子王慶保,截止到阮元寫墓志銘,他有孫子五人,長孫王建和,縣學生員,其餘的都還在讀書。

從王元朗的墓志銘可知,他只有一個兒子,即王復衡。但他有一兄一弟,推測王復旦與王復衡最多是堂弟兄關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儀征事 的精彩文章:

臘月臘祭話臘山

TAG:儀征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