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我們聊「在線語培產品」的終極理想形態時,我們到底在聊什麼?

當我們聊「在線語培產品」的終極理想形態時,我們到底在聊什麼?

我是36氪教育記者孟小白,在時代前沿看到做「少兒英語在線口語培訓」的人越來越多,玩家們為了搶佔用戶心智,樹立起了各種品牌定位:有的只做一對一、有的主打小班課、有的組課靈活、有的老師固定、有的只做北美外教、有的主打菲律賓老師。但是,選擇這麼多,到底什麼是最好的?教育產品反饋周期長的情況下,該怎麼做判斷?

這篇文章將深入探究在線語培的產品邏輯,闡述最理想狀態的產品長什麼樣,以及為了實現它,教育者們正在怎麼做。還有,除了篤定的方向之外,我們也看到些許困惑和不安,這裡把它們都寫下來和你們分享。

文章大部分內容基於我們對 51talk 產品副總裁戴雲的專訪,但36氪不為 51talk 的產品做背書或打廣告。在探尋「在線語培」產品的終極理想形態時,戴雲作為一名教育老兵,開放、詳實地分享了他的觀點,我們在此再次向他表達深深的感謝。

本文章節如下:

個性化:互聯網教育的基礎和精髓

用戶友好:如何長期保持對用戶友好

效率:教育和商業效率的平衡點

學習效果:不,這不是情懷,這很重要

總結:由少兒口語培訓向互聯網教育說開去

正文:

個性化、用戶友好和有效率,是戴雲評價在線語培的三桿標尺。

但本質上,這並不是一種新的追求。更形象而籠統的表述是,與接受全世界最優秀的口語老師一對一面授相比,用戶體驗的差距越小,在線產品做得就越好。

想像一下,最優秀的老師對你全神貫注,同時你也會全神貫注;他對你喜歡的、不喜歡的都非常了解,根據你的特點調整教學方法;最優秀的老師就像個有無數種教學工具的機器貓,可以用千變萬化的方法激起你學習的熱情;課前課中課後全流程的服務都為你量身定做,沒有比這更高效的學習方式了。

最棒的學習經歷——而不僅僅是在線語培經歷——都是如此,戴雲的三管齊下正是為了無限接近這個願景。

所謂在線語培的終極理想狀態,就是在這三個方向上把產品做到極致。


用戶會在學習的不同階段和方面展現出與其他人的不同,例如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學習速度等,每個不同點的展現都要求我們採取不同的服務措施。按照時間順序,我們可以把需要關注的個性化特點拆解為:分級分班測試 —— 圍繞單節課堂的學習表現 —— 習題及閱讀 —— 長期的學習軌跡。

分級分班測試是用戶學習的起點,合理的起點奠定了正反饋的學習路徑:如果起點過高,用戶會在教育中感受到挫敗感,容易喪失對學習的興趣;如果起點過低,用戶也可能因為沒有挑戰性、感受不到成就積累的樂趣,而喪失興趣。因此,自適應的分級測試是個性化互聯網教育的第一步;沒有自適應的測評,不了解用戶的初始位置,個性化教育就無從談起。

圍繞單節課堂的學習表現具體體現在課前、課中和課後的關聯性上。用戶在課前是否已經掌握了他被期望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課堂上他是否能夠在老師的幫助下掌握他所需要掌握的,以及課後的習題和助教輔導是否足夠具有針對性以確保他真正掌握那些知識和技能。微觀上說,每節課都是一個新的起點,在每一個起點都需要能夠精確指出用戶的具體狀況,從而制定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合理的學習速度也是確保正反饋的重要前提。

習題及閱讀同樣是為合理的學習速度服務的。課後的練習和延展閱讀都基於課中老師的反饋,老師會在課堂行進中,對學生知識點掌握的情況打勾記錄;掌握不好的知識點,會以習題的形式出現;這些習題又會記錄新的學習數據,反饋到下節課的預習和老師的教學計劃中。

長期的學習軌跡指的是,基於大數據,對用戶學習行為的指引。在完成分級測試後,系統可以基於用戶畫像的數據,給用戶一個預期:按照什麼樣的節奏學習,你可以在多少時間內達到什麼樣的結果。而且,如果用戶學習的速度有別於預測軌跡,我們就可以去仔細研究,是用戶學習能力超群而我們的教學計划過於簡單,還是用戶出現了學習障礙但是我們的常規反饋機制並沒有發現。

其實,每一項個性化的舉措單拿出來說都並不新鮮,讓個性化數據和評估模型儘可能精準才是挑戰。這是優秀在線語培產品的第一個特質。


在線教育的問題是,小孩子如果覺得屏幕裡面的東西沒有意思,他就可可能走掉或者顯得漫不經心,這對學習效果的傷害是巨大的。但是,沒有足夠吸引力,並非在線產品的問題;在線遊戲、短視頻可都是能讓用戶上癮的產品。

教學材料需要足夠吸引用戶才可以,用戶要為上課而感到開心和充滿渴望;這強調的更多是怎麼學,而不是學什麼。儘管各家語培公司都會說自己有國際標準或者使用範圍最廣的學習內容,但是內容並不是壁壘,單單靠內容並不能讓用戶感到開心和充滿渴望。戴雲針對引進國外英語教材的話題表示:

國外的教材通常同於線下課堂、本國學生、公立學校和一對多課堂環境,所以並不適用於線上語培。

線下課堂中,老師可以使用多種物理教具教學,或者使用小物品獎勵孩子;但是在線上,基於屏幕的虛擬課堂需要為多樣的教學活動提供功能支持,也要創造出讓用戶感到開心的視覺聽覺獎賞

國外教材中不少與中國社會和文化環境不相符的地方,面向中國用戶的產品除了要刪除不相符的內容之外,51talk還對保留下來的內容做了圖片重繪,讓用戶對學習內容感到熟悉。

還有,公立學校可能每天都要上英語課,但是在線語培的上課頻率沒有那麼高,單次時間也沒有那麼多,因此知識點需要重新拆分重組。

最後,國外教材中的教學活動通產針對大班級,在線語培產品需要設計針對一個或幾個中國孩子的教學活動。

51talk自己開發了300多本故事讀物,而且擁有針對不同類型的知識點有超過30多種教學活動,但是戴雲表示,這些都構成不了競爭壁壘。互聯網的公開性導致,任何類似的產品之間都可以互相借鑒和採納彼此的教學活動,唯一保持產品競爭力的方式就是不斷進步。

不斷保持進步的方式是,每周都要有實際上課情況的分析。同樣的教學方法由同樣的老師教,不同用戶的喜歡程度都不一樣;更何況,不同的教學方法由不同老師教時用戶的體驗了。老師需要記錄用戶對不同教學活動的反應,以幫助其他老師選擇更加適合孩子的教學方法。

還有,為了鼓勵教學方法的創新,51talk 的外教可以主動提交教學活動評比。戴雲表達,優秀的老師可以脫離講義,開創有自己獨特風格的教學方法。自下而上的創新也是產品保持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方式。

小結一下,"用戶友好"方面的工作並不容易。不同於習題,系統在現階段很難直接產生用戶的行為數據,所以暫時還需要大量的人工介入來判斷、評估、篩選和迭代。但是可以預見的是,隨著計算機視覺技術下沉,未來系統可以判斷出在課堂的哪個時間段、老師使用哪種教學方法的時候,用戶的注意力最集中;並從長期的行為數據中總結出對用戶最友好的教學方法組合,賦能老師。

當然這只是技術和系統支持運營效率提升的一個例子,更多關於「效率」的討論在下一部分。


效率,在少兒語培行業的語境里,有兩方面的含義:第一,對於用戶來說,學習要高效率、有效果;第二,對於商業機構來說,商業模式是高效的,單位投入成本的回報要儘可能高。

51talk 在尋求兩種效率的平衡中,逐漸確定了「菲律賓老師+中國助教」的組合。與課酬佔比約50%的北美外教相比,菲律賓外教的課酬佔比只有約25%,優化出來的成本空間可以用來僱傭中國助教。中國助教的成本並不低,由於需要全職僱傭,所以人力成本實際高於外教成本。因此,只有在外教成本優化的前提下,51talk才可以僱傭更多助教;而且,助教實際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回到學習的本質,用戶獲得一個良好的學習體驗是其次,更重要的是產生行為的改變。外教老師可以提供良好的英語環境,但是課後答疑、家長溝通等工作,都需要由中國助教來協助完成。他們確保外教不在線時,即時回應用戶的需求;還有,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進步、並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戴雲說,他始終強調老師無論有多棒,都不能取代父母的作用;助教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幫助父母發揮他們作用。

還有,課酬佔比下降之後,更多的資源可以被投入到老師的培訓當中。目前,51talk 有1000人的團隊在菲律賓負責老師的招聘、培訓、教學指導和評測工作。我們上面說過,「用戶友好」非常依賴老師選擇、使用和迭代適合的教學方法。那麼,花更多資源在提高老師的教學能力上,是與產品力打造強相關的做法。

總的來說,服務效率的提升和降低課酬成本是分不開的。後者不下降的情況下,繼續對前者的投入只會讓財務模型變得更加不健康;若不保持對老師的培養和助教服務,學習效果就有限。所以,合理的成本結構在在線語培領域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可能比我們想像得都要大。

只是有一點,我提及「教學效果」的次數越多,我就越開始質疑,它到底是什麼?似乎越來越說不清楚了。


當我們在聊「學習效果」的時候,我們在討論什麼?這是我在寫上一部分時的疑問,同時也是戴雲表達不安的點。

戴雲對產品有自己的一套評判標準,但是他也無法確定的問題是:到底學習多少知識對人的成長是最重要的?標準化和個性化的邊界是什麼?優秀的語培產品最終要讓孩子變成什麼樣的人?

戴雲希望產品能在知識、技能和人格三個方面,影響用戶。一定量的知識是鍛煉技能的基礎,在認知和實踐的過程中可以養成優秀的品格。但是,商業機構面臨的實際問題是,知識類之外的教育成果如何被家長消費者理解和有意願買單。

目前的解決方案需要依靠中文助教的人為溝通。技能類成果無法被量化和簡單理解的情況下,他們幫助父母關注到和理解孩子在技能方面的成長。例如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基於事實建立觀點的能力等等,這些都需要通過溝通來促進理解。

另一方面,教育大環境也在悄然發生變化,這一批正在接受少兒語培的用戶長大後面臨的高考和就業環境一定不同今日。高校自主招生是大勢所趨,依靠裸分靠上名牌大學的幾率越來越小;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

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各類競賽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

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設立任何名義的重點班、快慢班;

嚴禁初高中學校對學生進行中高考成績排名、宣傳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教育行政部門也不得對學校中高考情況進行排名,以及向學校提供非本校的中高考成績數據

這是與中小學階段直接相關的趨勢。此外,在報道教育創業前沿資訊的時候,我也發現越來越多的職業培訓產品開始以項目制教學為主要教育方式;用人單位說,我需要能做這種項目的人才,那麼培訓機構就用同種類型的任務不斷訓練學員,從而讓他們具有做特定項目的能力。

那麼,從中小學到職業培訓,在對能力而非知識越來越看重的情況下,消費者應該從在線語培產品中期待什麼?

改變這種期待,也許是教育產品、中文助教和我們媒體都能做一點的事情。


總結一下,個性化、用戶友好和有效率這三個點,雖然在本文中被用來分析在線語培產品,但是放大到互聯網教育產品,這個原則都適用;因為這三點就是互聯網教育產品對傳統教育的全面升級。

其實,個性化是後兩者的基礎。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孔子講的「因材施教」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可能被大規模實現。用戶友好用更簡單的辭彙理解就是Fun(樂趣),所有這方面的努力都是在解決用戶學習動力的問題。高效率,對用來說強調的是教育的結果,對公司來說強調地是商業模型合理。

不過,最後要明確的一點是,我們雖然認同戴雲提出的評估方式,但是這並不代表 51talk 目前的方法是實現那三個目標的唯一或最好路徑。不同的在線語培公司有各自的實現策略,不同的消費者和用戶也會有不同的偏好。我們在判斷和選擇互聯網教育產品的時候,要記得個性化、用戶友好和有效率這三個點。

用戴雲的話說就是,要讓用戶喜歡學、學得會、用得上。

延伸閱讀:我在《一份「清單」和一個「坐標軸」:這是2018年我看教育的方法論》文中詳細分析了打造有效率教育產品的「7點清單」(系統教材、同伴環境、課堂講解、教學答疑、作業批改、測試考核和教學實踐),供讀者參考。51talk基於國外教材自己開發了針對在線語培的本土化「教材」,課堂系統支持了「環境」和「實踐」,外教負責「講解」和「答疑」,助教負責「作業」這6個方面都有動作,屬於互聯網教育產品中,產品形態豐富的一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區塊鏈「焦慮治癒所」開張了
科普:?流感是如何一步步置人於死地的?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