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像霍金那樣「身殘志堅」的古人:身體和精神是不能同時殘障的

像霍金那樣「身殘志堅」的古人:身體和精神是不能同時殘障的

趙小昭 時拾史事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搬運

歡迎轉發朋友圈

像霍金那樣「身殘志堅」的古人:身體和精神是不能同時殘障的

▲《霍金刺激》(The Hawking Excitation)美劇《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

看似無關的編者按:講真,作為一個不熱愛科學的人,霍金除了讓我認識到疾病對人體機能的重大影響---身體殘疾,以及「人類要警惕人工智慧」外,就是《生活大爆炸》里幾次出鏡與謝耳朵的相愛相殺了……俗話說得好:盆友圈裡出孝子。霍金去世的消息一傳開,我就見識到了課本上/百度里沒有的霍金。「盆友圈,從來沒有如此充滿正派學術研討氣息和哀思追悼過……」( 自YangFanJame)

對於我這樣不懂科學的普通人,假如真的能從霍金身上學到點什麼,可能就是他對於自己身體殘障,以及如何面對「殘疾人」這個身份的態度了吧---因為實在是太有智慧,太有幽默感了!在這一點上,霍金卻不是「前無古人」。下面就來扒一扒中國古代那些像霍金一樣「身殘志堅」的名人事迹,謹以此紀念那些逝去的偉人。

曾經有媒體問霍金,當有人拿他的身體殘疾開涮時,他為什麼不生氣?

霍金回答說,如果你是殘疾人,這當然不是你的錯,不過也不要因此抱怨世界或者要求人們同情你。一個人必須保持樂觀,必須從既定環境中尋找自己的最佳位置。他還說,對自己的處境感到憤怒是浪費時間。

這一點鄭國的相爺子產(姓公孫)深有體會,當然,他並不是從自身的經歷得到的,而是因為「被打臉」。

話說鄭國的申徒嘉是殘疾人(年輕時犯過法,受刖刑斬一腳)。他追隨老師伯昏瞀人已經十九年了,行學生禮,甚是恭謹。

像霍金那樣「身殘志堅」的古人:身體和精神是不能同時殘障的

▲子產像(古人的圖像長得都差不多阿)

有一次,鄭國的相爺子產(姓公孫)來聽課,伯昏瞀人不認他的相爺官階,不給他特設 VIP 雅座,叫他去與申徒嘉同席鄰坐。子產心裡相當不爽。

下課後,子產離席,申徒嘉也同時離席。子產出門,申徒嘉與他並肩出門。子產走,申徒嘉碰巧跟著走。子產登車,回頭說:" 我先出門,你就留步;你先出門,我就留步。這樣好嗎?"

第二天下課後子產又提醒申徒嘉," 你衝撞了執政官,你知不知道後果很嚴重 ..."

申徒嘉說:" 老師門下執政官也不少,可我沒見過象你這樣的。執了政,當了官,你要炫耀就炫耀吧,為何要踐踏別人。皎皎明鏡不染塵,斑斑塵染鏡失明。你真是萬丈紅塵過,染了一身臟"。

子產很不服氣:" 犯法斬腳,夠可憐了,你還想與聖人爭長短,你連反省過失的能力也缺嗎?"

申徒嘉:" 反省過失?到處都有冤假錯案,多少不該斬腳斬頭的還是被斬了。這樣的冤假錯,天下豈少?"

子產無言以對。

申徒嘉又說:" 世間有許多無可奈何之事。嘲笑我的人們都很幸運,沒有被砍過腳。以前我聽到人家嘲笑我,總是怒火中燒;後來,在先生的美德影響和教育下,我能夠坦然面對。這十九年來,先生從來沒有覺得我是一個殘疾人,我也漸漸忘掉這一點。你我同修無形之道,你卻來計較有形的體貌,你不覺得自己錯了?不覺得自己才是有殘疾?"

子產還是無言以對,一頭的黑線很像兩個字:腦殘。

在古代像申徒嘉這樣的能夠接受教育的殘疾人並非罕見。在古代的歐洲,人們把各類殘疾人看成是「魔鬼纏身」、「上帝的懲罰」,相比而言,古代中國對殘疾人的態度比較文明。在周朝就有了減免殘疾人稅收的具體政策,「以保息六養萬民,一曰慈幼,二曰養老,三曰振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福」。(《周禮·地官·大司徒》)這並不只是一句口號,當時政府還指指派小司徒、鄉師等地方官「九比之數,以辨其貴賤老幼廢疾」具體執行鑒別殘疾人,減免殘疾人稅收和安排殘疾人生活的相關事宜。

春秋戰國時期有「養疾」,就是將殘疾人「收而養之,官之衣食」;秦漢、三國、南北時期,對「六疾不能自存者,人賜谷五斗」並「設立別坊,遣醫救護」(《北史·魏本紀·高祖孝文皇帝》)特別是秦國時,政府還專門設立了一個機構「隱官」---可謂是最早的「殘聯」了,專門收容各種殘疾人,讓他們在裡面做工。趙高的爸爸,就是隱官機構的管理人員;隋唐時期,政府不同規模地設立了「悲田制」和「福田制」從田產中得到固定經濟支持來優恤殘疾人。隋朝的「普救病坊」,元代的「惠民藥局」和清代的「養濟院」等等都是具體給殘疾人提供救濟的機構。

在古代中國,殘疾人不僅能得到同情和施捨,有時還能接受一定的教育---請注意,是有時。而且「教育」也不是說你能夠想學什麼學什麼。

據記載,周朝時人們已經認識到「生兒學,非學不入」,殘疾人只有通過一定教育和訓練才能獲得一技之長和謀生的手段。當時政府教育部門「樂」里有了「瞽矇教育」,一支300人組成的盲人樂隊分成上瞽(40人)、中瞽(100人)、下瞽(160人),由2名大夫和4名上士分別擔任大師和小師,這些大師和小師本身也是從優秀的盲人樂師中提拔出來的。除了瞽矇教育之外,還有對啞人(聾聵、喑啞)、肢殘人(跛、斷)等其他類型(侏儒)殘疾人的教育措施。如:「古者以廢棄之人,主卜巫祝之事」。(《荀子·王制》)當時上到國家出兵打仗,下到平民百姓的婚喪大師都離不開巫祝主卜。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此時,人們已朦朧地意識到殘疾人的教育比正常人都教育更為重要。

然鵝,接受教育只能讓人學會知識,知識和人的素質並不能成為正比。所以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像相爺子產這樣歧視殘障人士的受過高等教育「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在生活中也並非罕見,然而為此付出過慘烈代價的,當屬春秋時齊國國君齊頃公了。

公元前前592年,春。晉景公(吃不上新麥掉糞坑翹辮子那位)派遣郤克(?—前587年,其祖為晉國公族,春秋中期晉國正卿)出使齊國參加盟會。

據《史記·晉世家》載:郤克與魯國的季孫行父、衛國的孫良夫一起到了齊國。他們三個人身體都有缺陷,郤克駝背,季孫行父瘸腿,孫良夫是獨眼。

齊頃公為了討他媽蕭同叔子高興,故意安排三個有類似毛病的人,分別引導他們進入朝堂。他媽看了,大笑不止。

郤克受此大辱,向天起誓:「河伯作證,不報復齊國,我絕不渡過黃河。」從此,郤克不再關心糧食和蔬菜,忘了人生還有詩和遠方,劈柴喂戰馬,哪裡也不去,一心一意要復仇。

公元前589年,齊頃公率軍討伐晉國的盟友魯國及衛國,郤克接到二國的求援信,當即率晉國的一半兵力,兵車八百乘,討伐齊國。雙方在鞍地決戰。郤剋期待已久的時刻終於來臨了,雖然他上了戰場沒多久就挨了一箭。他彷彿感覺不到痛,一直堅持擊鼓,激勵部下奮勇衝殺...郤克始終是血肉之軀,他血越流越多。御手解張見郤克實在無力擊鼓了,就把韁繩並在左手,右手接過鼓槌來擊鼓。大約是他這樣一心二用,無法專心控制拉車的戰馬。結果戰馬發足狂奔,戰車停不下來,長驅沖向齊軍。後面的兵士跟隨主帥的戰車一路狂沖,越戰越勇。

最後齊軍大敗,連齊頃公本人都差一點做了俘虜。他故事警告後人,不要嘲笑殘疾人。

在我看來,像霍金這樣的天才,他的「志堅」跟「身殘」沒有一毛錢的關係!他去世後在盆友圈哀悼的人,總會提到的他的《時間簡史》,當然其中不乏真正的讀者,但是很多人正如霍金本人說的:「......大家購買我的書是因為讀了它的評論或者它上了暢銷書榜,但他們並不讀它;他們只是將其放在書架或咖啡桌上,因此不須費力讀通而僅是擁有它就值得炫耀...

為什麼這麼多人購買《時間簡史》呢》?霍金的分析讓那些渴望從他身上找到「身殘志堅」精神來煮一碗心靈雞湯的人大失所望:「們對於我克服殘廢而成為理論物理學家的人性好奇心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那些基於人性好奇而購書的會大失所望,因為書中有關我的身體狀況的只有兩處。這本書試圖成為一部宇宙史,而不是我的自傳。」( 《霍金講演錄》)

像霍金那樣「身殘志堅」的古人:身體和精神是不能同時殘障的

史蒂芬·霍金《霍金講演錄》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在中國歷史上,像霍金一樣有才華卻因為身體殘疾而激起人們包括皇帝在內「人性好奇心」的人,最出名的當屬「跛腳狀元」和「獨眼探花」兩位了,當然,他們最後不僅是讓這些人「大失所望」...

王世則,桂林永福(今廣西永福)人,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癸未科文狀元,他是中國科舉史上的首位殘疾人狀元。

王世則幼時上山砍柴,從山上滾下,一條腿致殘。他出身貧寒,常在放牛時溜進學館偷聽。一次,教書先生出對子考童鞋們,上聯 " 獨角獸 "(對「皮卡丘」呀--機智如我),整個學館誰都對不來,此刻教室外傳來一聲 " 比目魚 "。先生驚詫,是誰對得這麼好?出去一看,原來是個衣衫襤褸的跛腳孩子 -- 王世則。先生見其聰明過人,便免費教他讀書。王世則不負厚望,20 歲不到,考秀才,考舉人,so easy!

公元 983 年,22 歲的王世則拖著跛腳,一路乞討,來到京城汴梁參加會試,輕鬆考取了一甲進士。

王世則考狀元的經過(傳說版):

到了殿試,宋太宗(趙光義 939 年-997 年)嫌王世則跛腳 , 想把狀元賜給江南才子謝文魁。於是,宋太宗親自主考,讓王、謝二人在金鑾殿上一較高下。

Round One:二人同時跑步上金鑾殿用筆擊大鼓,先敲響鼓者勝。(觀眾席一片噓聲)ready go!謝文魁搶先跑向金鑾殿,舉筆就欲擊鼓;王世則從後面擲筆擊鼓,咚的一聲 ,KO!

王世則,win!

Round Two: 二人各將一堆亂草整理整齊,先者勝。ready go!謝手腳靈活,動作利索,但理得一半便大汗淋漓;王不慌不忙,先把草抖直捆好,然後轉身從殿堂衛士腰間抽出寶劍,將草的兩頭斬斷。KO!

皇帝問:" 為何斬草?" 王跪答:" 亂草不斬不齊!"

Round three:二人各將偏殿水池旁的兩桶水提上正殿,先提完者勝。ready go!謝比王快,先將一桶水提上正殿,又轉身去提第二桶;王一跛一跛地將一桶水提上正殿後,KO!

皇帝又問:" 為何只提一桶?" 王答:" 天下江山只一桶(統)!"

王世則,win!宋太宗終於心服口服的恩賜他為新科狀元。

王世則考狀元的經過(正史版):

北宋太平興國八年,恩科考試。宋太宗趙匡義親自出了《六合為家》的賦題和《鶯囀上林》的詩題(明顯的歌功頌德款)。王世則第一個交了卷,他把 " 六合 " 形象地說成了宋家天下所有:

勾畫乾坤,作我之龍樓鳳閣;

開窮日月,為君之玉戶金關。

此詩讓閱卷的宋太宗十分酸爽,當即欽點王世則為狀元(從頭到尾就沒提過他的殘疾)。

清代的殘疾人首先要面對的不僅是「冷眼與嘲笑」,還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和公開「以貌取人」的授官制度。清朝政府在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頒布的《欽定小學章程》:凡(1)資興太低,難期進益者;(2)困於疾病者都應退出學堂。第二年發布的《奏定初等小學章程》:「學齡兒童,如有瘋癲痼疾,或五官不具不能就學者,本鄉村紳董可奏明地方官,經其察實,准免其就學。」就算你好不容易上了學,或者自學成才,想通過讀書求取功名,作為殘疾人來講也是相當的困難,「舉人三科會試不中進士,可於榜後應答挑,授以官職。不考文字,專取狀貌」。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清代卻出了一個皇帝親封的「獨眼探花」---劉鳳誥(公元 1760 — 1830 年),字丞牧,號金門是萍鄉的市上栗縣赤 山鄉石觀泉村人,乾隆五十四年(公元 1789 年)中一甲第三名進士 。乾隆皇帝稱他為 " 江西大器 "。

像霍金那樣「身殘志堅」的古人:身體和精神是不能同時殘障的

圖自江西省蘆溪縣劉氏宗祠

這一年,劉鳳浩在國子監參加進士科目國考,其文章啟承轉合,邏輯條理,推理縝密,層次分明,深得考官賞識。考官不顧劉鳳浩眇一目(眇 mi ǎ o:瞎了一隻眼,後亦指兩眼俱瞎),力薦他參加殿試。

轉天,劉鳳浩上殿,乾隆抬頭一看,一個獨眼的人跪於殿前,心下不悅,說:朕出一聯你可對來。遂吟聯:

獨眼不登龍虎榜

劉鳳浩面不改色,隨口對曰:

半月依舊照乾坤

乾隆沉吟半晌,又出一聯:

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斗,朕是摘星漢

劉鳳浩拱手:

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乾隆聽罷,拍案叫絕,「乃奇才也。」遂御筆欽點:朕准,認你這個 " 獨眼探花 "。

參考資料:

史蒂芬·霍金《霍金講演錄》,《時間簡史》序

《南通特殊教育中心網站》課程講義《中國古代特殊教育》

《晉書·卷一百十三·載記第十二》作者房玄齡等(唐)

《魏書·卷九十五·列傳第八十三》作者魏收(北齊)

《十六國春秋別本·卷四·前秦錄》作者崔鴻(北魏)

《莊子·內篇·德充符》作者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

《南史》作者李延壽(唐朝)

想看輕鬆有趣的歷史? 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

想知道歷史中的各種稀奇古怪?

搜索微信號:historytalking 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拾史事 的精彩文章:

沉香非玩物,啟智不喪志
怪談:一隻會說話的鸚鵡

TAG:時拾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