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憤不啟 不悱不發的教育法

不憤不啟 不悱不發的教育法

相傳清代名將年羹堯,是漢軍鑲黃旗子弟,幼時非常頑劣,他父親前後為他請了好幾個老師,都被他打跑了。後來沒有人敢去應聘教他,最後有一個老師是隱士——有說是顧亭林的兄弟,顧亭林雖然一生不做清朝的官,從事反清的地下活動,但為了同胞的福祉,還是叫別人出來做些事——自願任教。年羹堯的父親說明自己兒子的頑劣,老先生說沒關係,唯一的條件是一個較大的花園,不要設門,而且圍牆要加高。就這樣開始教了,年羹堯最初想將這位老師打跑,不料老先生武功很高,打又打他不著,卻什麼也不教他,到了晚上,老先生運用他高強的輕功,一躍出了圍牆,在外逍遙半天,又飄然跳了回來,年羹堯對這位老師一點辦法都沒有。老先生有時候吹笛子,吹笛是可以養氣的,年羹堯聽了要求學吹,於是利用吹笛來使他養氣,這才開始慢慢教他。後來老先生因為有自己的私事,一定要離開,臨走時說,很可惜,這孩子的品質還沒有完全變過來。雖然如此,年羹堯已經夠得上是文武雙全了,所以後來成了平藏的名將。而他以後對自己孩子的老師,非常尊敬,同時選擇老師也很嚴格,有一副對聯:「不敬師尊,天誅地滅;誤人子弟,男盜女娼。」就是他寫了貼在家裡的。這個故事,可說明孔子所說教學的原則,必先刺激他的思想,使他發憤,非要有堅強的求知心,才能啟發出他本有的智慧來。

第二就是引起他的懷疑,「悱」就是內心有懷疑、不同意。譬如說古人這樣講,就告訴他這值得考慮。孔子所謂「當仁不讓於師」,韓昌黎所謂:「師不必賢於弟子」。老師不一定完全是對的,不是光靠服從接受便行,如果呆板的接受,學問會越來越差的。多懷疑就自然會去研究,「發」就是研究。

佛法不一定在口頭上,而是在行為上,他在行為上折磨你。禪宗祖師的喜笑怒罵,那是他的教育法,有時整得讓你真受不了。道理是什麼呢?他告訴你,道在你自己那一邊,不在佛那裡,也不在善知識這裡。善知識只是想辦法把你所有的妄念都打斷了,都憋住了,憋到你開悟為止。

你看孔子的教育法也是這樣,孔子對每一個學生的答案都不一樣,問仁,對這個說是這樣,對那個說是那樣,用現代的觀念來說,沒有一個標準。孔子說他的教育法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逼著你發憤,你說我不會,我偏要弄會給你看,先刺激他發憤,然後再進一步啟發他。不悱不發就是故意引起他的懷疑,讓他自己去找答案。現代的教育則是鼓勵鼓勵,結果許多都鼓勵壞了,成不了大器。

啟發式的,等於說把你悶在裡頭,看你怎麼出來,要啟發你的智慧出來。古代一個禪師講小偷的故事,也是啟發式的,大家都聽過的。小偷的本事,就是要自己動腦筋,曉得怎麼逃出來就畢業了。禪宗也是這樣學的,禪宗的教育法就是孔子講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都是自己教育自己,每人腦子都是一樣聰明的,只要肯用心,智慧透出來才行;不肯用心的,學死了都沒有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眾生作福田 的精彩文章:

供養上師就是供養自己的法身

TAG:眾生作福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