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江蘇一位考生,只因名字起的好,被皇帝直接封為狀元

江蘇一位考生,只因名字起的好,被皇帝直接封為狀元

古人講究忠君忠國,而效忠皇帝與國家的途徑一般也就兩個,一是個上陣殺敵的武將,一個是上朝料理天下事的文臣。古代的那群文人,為了順利的把自己賣到帝王家,逐漸流行開來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種如今早已過氣的觀點。而自從隋煬帝開科舉,到清朝滅亡的1300年來,在這場全中國最聰明的文人衝鋒陷陣的科舉考場,攏共湧現出504位狀元。1300年,只有區區504人,這些狀元的含金量之高,那是遠超當今常春藤聯盟的大學生了。

而古代考生如想成為狀元,除了筆試成績過關之外,其面試成績同樣重要。據說科舉第三名的探花郎,其長相也務必出眾,可見,即使在科舉場中,顏值也是一項極重要的考量標準。畢竟殿試之時,主要看的是皇帝心情,如果碰上皇帝心情大佳,只要你的名字起的好,也是有可能成為狀元的,比如下面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在科舉殿試現場,本來按照筆試成績,胡長齡只是第十名,結果當乾隆看到這個寓意美好的名字之時,忽然龍顏大悅,心裡不自禁的聯想:「胡長齡,胡人乃長齡呀!」原來,滿清來自東北,也算是胡人的一支,而乾隆此時已經79歲了,也到了怕死的年紀,當他看到胡長齡這個名字,居然聯想到了清朝和自己都會壽命綿長,於是大喜之下,直接封胡長齡為新科狀元。

可胡長齡為人正直,終生都在和和珅鬥爭,這就導致他的官宦生涯並不順利,幾年之後,乾隆質問和珅,胡長齡怎麼還只是一名翰林?和珅胡亂的回復:此人才疏學淺。乾隆大為生氣:「他當年是我欽點的狀元,怎麼可能才情不夠?」後來胡長齡做到了國子監祭酒和禮部尚書的職位,可由於和珅的為難,他反而對學問更有興趣,在京期間,胡長齡「每夜燃燭數寸,用以讀書,偏閱經史,工詩賦,史學造詣尤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級動物1900 的精彩文章:

慈禧寫的一首詩,整體狗屁不通,一句話流傳至今
中國三大猛將:有一個被五馬分屍,結果他把五匹馬拉了回來

TAG:高級動物1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