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皇帝在位僅五年,卻被稱為最完美的皇帝,奠定了大宋的根基

這個皇帝在位僅五年,卻被稱為最完美的皇帝,奠定了大宋的根基

這個皇帝在位僅五年,卻被稱為「史上最完美的皇帝」,奠定了大宋王朝300年的根基。

作者:月潤江南

全文3675字,預計閱讀時間7分鐘。

01

【五代改革家】

公元954年正月,已經身染重病自知時日無多的後周太祖郭威任命晉王柴榮為全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即以王判內外兵馬事」),同時火速任命戶部侍郎王溥為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任命鎮寧軍節度使鄭仁誨為國防部長(樞密使),以此二人作為柴榮日後親政的文武首輔。

人事任免安排妥當之後,郭威速詔中央殿前禁軍總司令(殿前都指揮使)——外甥李重進入宮,當面向柴榮行跪拜之禮,確定君臣名分,並囑咐李重進用心輔佐柴榮,共保江山。

當天,郭威於滋德殿駕崩。

柴榮隨即在郭威靈柩前繼位,是為後周世宗,成為了後周王朝新的當家人。

登基之後,柴榮立排眾議,御駕親征,在高平之戰中大敗北漢軍隊,從此站穩了腳跟。

隨後,柴榮又御駕親征淮南,先後三次征伐,終於令當時南方最大的割據政權南唐低頭乞和,割讓江北十四州,為宋太祖趙匡胤後來徹底平定江南奠定了基礎。

在策馬揚鞭,征戰四方的歲月里,柴榮也沒有忘了國內的建設。

其實,道理很簡單:國與國之間的戰爭,說到底,就是綜合國力的較量。

不要以為僅靠兵強馬壯就能贏,畢竟肌肉再發達,沒有饅頭吃,照樣得玩完。

因此,柴榮軍事上的輝煌成功實際上是建立在國力穩步提升的基礎之上的。(就像我們玩三國遊戲總是先從內政開始一樣,科科。)

短短的五年時間,這位工作狂就從六個方面實行了強有力的改革措施。

第一,人事。

五代十國是個憑拳頭大小說話的時代,長期的軍閥割據局面造成了一種「重武輕文」的社會氛圍,作為當時封建社會最重要的國家人才選拔機制——科舉制度則被長時期地抑制,以致於國無良吏,君乏良臣。

作為唐太宗的超級FANS,柴榮當然明白「馬上得天下,焉能馬上治天下」的道理。

還是那句話:軍閥的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啊!

沒有人才,怎麼行!我柴榮再牛,能把活都幹了嗎?!

因此,柴榮即位之初,就四處搜羅人才,並對後周帝國的人才遴選機制進行了深度的改革。

柴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顧群臣的反對,親手提拔非進士出身的魏仁浦為樞密使,執掌軍國大事,以示其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決心。

接著,柴榮下詔重新開科取士,恢復科舉制度,並親自出題,親自考核,量才而取,唯才是用。

也正是柴榮在人事制度方面的銳意改革、大膽創新,才使得王朴、魏仁浦、趙匡胤等人得以脫穎而出,在短短的數年之內躋身朝廷高級官員的行列。

02

第二,民生。

五代混亂的局面一方面嚴重地破壞了社會生產力,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大量百姓流離失所。為躲避戰亂,很多人遁入空門,皈依佛祖,佛教在這一時期形成了一種畸形的快速發展勢頭。(中國人得意的時候是儒家,失意的時候是道家,絕意的時候就成了佛家。)

其實,面對戰火紛飛的亂世,面對繁重苛雜的賦稅徭役,老百姓也是無可奈何,反正不管是看破紅塵還是留戀紅塵,出家都似乎成了最好的選擇。

然而,這種狀況勢必導致躲進寺廟中只吃飯不幹活的和尚尼姑越來越多,造成社會勞動力匱乏,國家財政收入減少,帝國已經不堪重負。

「唯物主義者」柴榮同志,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決定拿佛教開刀,於是一場史稱「世宗滅佛」的運動展開了。

首先,嚴把審核關。

以後無論當和尚還是尼姑,都實行嚴格的市場准入制。

想當和尚是吧?好的,先填個表。

姓名、年齡、性別……

性別?!我當然是男的啦!女的我就當尼姑去了!

少廢話,讓你填你就填,上頭有規定!

表填完了是吧,OK,找你爺爺、奶奶簽個字先。

簽完了是吧,OK,找你姥爺、姥姥簽個字先。

簽完了是吧,OK,找你爹地、媽咪簽個字先。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閏土趣評 的精彩文章:

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人彘,真的是無辜受害嗎?你怎麼看?

TAG:閏土趣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