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共享書店,下一步怎麼走?

共享書店,下一步怎麼走?

讓讀者切實從共享模式中受益

去年7月16日,全球首家共享書店在合肥誕生,彼時,共享書店還是一個新鮮事物,如今,共享書店已經開進了合肥的政務機關、高鐵站、地鐵站、大學校園、商業綜合體、社區等。這種顛覆傳統書店行業的創新模式發展如何?能否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今後又將如何進行可持續發展?記者就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共享書店是圖書館的有益補充

因為書店的書籍可以借閱,所以曾有業內人士質疑共享書店的理念與圖書館的界限模糊不清。對此,皖新傳媒閱+事業部經理朱飛表示,共享書店不會代替圖書館、閱讀點等政府公共文化設施的功能,只是有益的補充,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針對讀者的個性化、差異化需求推出的全新服務形式。

「如果讀者覺得借閱的圖書有收藏價值,可以方便地通過『智慧書房』APP的『借轉購』進行購買。這種功能是一次新零售的創新,既有線上電商的屬性,又具有線下的體驗式消費的場景。」朱飛補充道,這一功能推出後受到了用戶的好評,以安徽新華髮行集團、皖新傳媒在北京大學開的共享書店為例,該書店借轉購訂單達到了50%,也就是說,每借出去100本書,就有50本被借書的顧客購買。

在朱飛看來,共享書店模式在產生良好社會效益的同時,也帶來了經濟效益。他說,在大數據的支持下,共享模式的選書將更加精準,流轉更加快速,進而節約貨架成本、物流成本、資金成本。此外,過去的零售顧客轉化為線上的用戶,通過APP的持續運營,平台的價值也將逐步體現,「我們也會聚合皖新及合作夥伴的業務資源,為平台用戶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和服務選擇。」

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共享模式開啟後,書店圖書銷售量是否會大幅下降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慮。全球首家共享書店——合肥新華書店三孝口店店長趙世萍坦言,從數據來看僅僅是下降了2.27%。從記者掌握的數據來看,截至去年12月31日,該書店書籍的借閱量高達267928冊,如此龐大的數字緣何沒有對銷售額產生巨大衝擊呢?

趙世萍告訴記者,共享模式大幅降低了讀者進入書店的門檻,促進了進店客流及重複到店的客流。數據顯示,去年7月16日至12月31日,該店日均客流6646人,累計客流1116589人,比上年同期增長3.15倍。以書店14917名老會員為例,這部分用戶人均到店6.83次,比共享模式開啟前增加5.39次,總消費次數增長18.28%。「也就是說,這一模式帶來的成倍增長的客流量彌補了借閱產生的損失。」

更重要的是,客流量和到店率的增加顯著提升了書店的商業價值、品牌價值和異業合作價值。客流量和到店率價值最大化在三孝口店這個以書為媒的多業態綜合體體現得尤為突出。三孝口店除了有自營的多元項目,還有23家多業態商戶,其中有16家租賃用戶、7家聯營用戶。「書店自營多元收入上漲了29.79%,聯營銷售收入上漲了31.40%,租賃銷售收入上漲了68.69%,總收入上漲了25.55%。」趙世萍告訴記者。

將持續改進共享書店的經營模式

共享書店由於借閱產生的書籍折舊也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由於讀者對書籍比較愛惜,借閱書籍的折舊率遠遠低於預設的折舊率,不少借轉一兩次的書籍由於保持得很新,仍會被讀者買走。」趙世萍為讀者的素質點贊。

對於借轉次數較多的暢銷書籍,書店也有保護舉措。記者在書店看到,暢銷書柜上的書籍都「穿」上了透明的塑料書皮。而對於那些無法再繼續流轉借閱的破損書籍,書店會聯合社區、社團等組織公益性的拍賣活動,拍得的錢用於對孤寡老人、殘障人士等群體的幫助,帶動讀者積极參与到公益事業中。

朱飛告訴記者,未來將持續改進共享書店的經營模式,把「共享、簡單、直擊人心」的互聯網精神和共享書店的具體運營結合好,持續擴大共享模式的覆蓋面,讓廣大讀者切實從共享模式中受益,真正促進閱讀人群的增長和活躍,「我省新華書店商圈店都將轉型為共享書店,並在半年內實現省內全覆蓋,讓共享書店成為各地的共享閱讀中心。」

本報記者 方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合肥日報 的精彩文章:

2049個崗位送到家門口

TAG:合肥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