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川茶:春遊蒲江,雀舌飄香

川茶:春遊蒲江,雀舌飄香

喝茶,是中國人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習慣,春天天氣漸漸暖和,人們往往喜歡食用一些生冷的食物。這個時候,就需要喝茶來調節一下了。喝茶能起到舒緩身心的作用,因為茶中的氨叢酸、水溶果膠質、茶多酚、芳香物質等都能夠刺激口腔薄膜,促進唾液分泌,茶湯能夠暖人脾胃,讓人愉悅。

要說起來,成都的飲茶文化那可是歷史久遠了。成都人喜歡喝茶,喜歡感受喝茶那股燙在嘴裡暖在心裡的感覺。這不,聽說蒲江縣成佳鎮的雀舌已經上市,一些喜歡飲茶的成都人可坐不住了。


蒲江雀舌

春遊蒲江,雀舌飄香。蒲江10萬畝春茶嫩芽,已青翠欲滴,靜待採摘。茶樹參差錯落,勾勒出宛如少女般的優美曲線,修剪過的茶樹露出了嫩綠的苞芽。

蒲江雀舌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以早春鮮嫩茶芽為原料,經過獨特工藝精製而成。此茶外形短小而肥嫩,形似雀舌,香氣為嫩香、甜香、嫩栗香,滋味鮮爽、清洌,有濃強之感,有一定的收斂性但不是非常強烈,略有回甘。

「芽頭飽滿勻整,外形扁平挺直,形似鳥雀之舌,色澤翠綠光潤;其內質,香氣馥郁高長」。蒲江雀舌具有「色翠、香高、味醇、形美」的獨特品質,湯色嫩湯清澈,滋味醇和、嫩綠明亮,為茶中珍品。好茶來之不易,蒲江雀舌不僅對新鮮茶葉的採摘有著嚴格的時間要求,其加工工藝也是十分的嚴謹。


成佳鎮與茶文化名山蒙頂山臨接,茶園海拔在800到1000米,茶區森林覆蓋率超過75%。春雨過後,在茶園裡靜心聆聽,彷彿可以依稀聽到嫩芽生長的音韻。

在蒲江雀舌的核心產區同心村茶園,這裡有坡有水有樹,野草莓、桂花樹、山茶果等野生的花果在茶園邊隨處可見,茶園裡還有一處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景觀——喜光的天然馬尾松和喜陰的茶樹共生一處,共同生長,相得益彰。

無論是一畝地僅取半兩茶的「318雀舌」(每年3月18日前後三天採摘),還是傳承千年古法手工精製,16道工序,不惜損耗,每次汰取三分之一的春分雀舌,無不以細節體現著茶道的某種境界。

蒲江雀舌原料有嚴格要求,採摘時間必須是每年2月至4月份的春季茶芽;茶樹品種必須是中小葉茶樹;採摘標準必須是單芽,且要求「九不採」,即:雨天不採,偏瘦不採,單芽不採,風傷不採,蟲傷不採,開口芽不採,空心芽不採,病芽不採,過長過短芽不採;茶芽必須當天交到茶廠,貯運過程通風透氣,不能發熱。

蒲江雀舌傳統製法為手工製作,工藝複雜,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和工藝優化,逐步探索開展了部分工序的機械化加工,實現了機械加工和關鍵工序人工作業相結合的獨特加工工藝,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質量更加穩定,同時,傳承手工提香技法、手工精製技法,確保其獨特的品質特徵不變。

蒲江常年氣候溫和(年均氣溫16.4℃,10℃以上年積溫5119℃,無霜期302天),日照少(≤1122小時),雨量充沛(年降水1280毫米),淺丘山(海拔550—630米),早春有效積溫高。這種獨特的自然環境成就了蒲江為全國聞名的商品性「早市名茶」最適產區,同時也奠定了「蒲江雀舌」的品質特色及商品優勢。

蒲江雀舌的產地在蒲江縣成佳鎮,這成佳鎮,那可是來頭不小啊。這裡有綿延千里的一大片茶園,而且是川藏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重要的落腳點!

這裡有風光旖旎的長灘湖,有底蘊厚重的茶馬古道,鬱鬱蔥蔥的馬尾松林間是碧波萬頃的生態茶園,濃郁茶鄉風情的小鎮上,物埠人豐,商賈雲集。來這裡旅遊放鬆的朋友們,更可以自己親自動手採茶、炒茶,最後將自己親手製作的茶葉帶回家飲用。想必,喝上由自己親手炒制茶葉泡的茶,味道想必格外地芬芳。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喝茶,喝的是一種心境,感覺身心被凈化,濾去浮躁,沉澱下的是深思。茶是一種情調,一種欲語還休的沉默;一種熱鬧後的落寞。茶是對春天記憶的收藏,在任何一季里飲茶,都可以感受到春日那慵懶的陽光。

來源:綜合網路、成都農業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北京晨曦陽光—白茶不是小燕子,也要穿花衣
換季易上火?大麥茶來幫你壓一壓!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