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朝軼事:草根逆襲的愛國富豪,從羊倌做到御史大夫

漢朝軼事:草根逆襲的愛國富豪,從羊倌做到御史大夫

歷史上,每逢國家遇難,都是英雄輩出的時候。漢武帝時期,踴躍出了一批愛國人傑,比如大將軍衛青、冠軍侯霍去病,在這一批人中間,有一個不起眼的人物,他叫卜式。

卜式,河南郡人,家庭以畜牧為生。父母去世後,他帶著年幼的弟弟一起生活,弟弟成年後,他將田地、房產都留給了弟弟,自己只帶著一百隻羊住進了山裡。十年後,卜式又購置了房產和田地,而且羊發展到一千多隻。但是弟弟破產了,卜式便將財產多次分給弟弟。(漢書:式入山牧,十餘年,羊致千餘頭,買田宅,而弟盡破其產,式輒復分與弟者數矣。)

那時,漢朝正和匈奴打仗,卜式上書,願意拿出一半的財產支援邊疆。漢武帝從沒見過這樣的人,便派使者問卜式,你想做官嗎?卜式答,我只善於放羊,不會當官,也不願當官。使者又問,那你有什麼冤屈要申訴嗎?卜式答,我與人相處沒有爭執,大家都聽我的話。

使者很納悶,捐錢給國家,卻不想當官,又沒有冤屈,這沒道理啊!卜式很認真的說:皇帝要征討匈奴,有力氣的人就應該出力,有錢糧的人就應該支援朝廷,只有這樣才能消滅匈奴。(漢書:天子誅匈奴,愚以為賢者宜死節,有財者宜輸之,如此匈奴可滅也。)

使者如實稟告朝廷,丞相公孫弘認為這不是人之常情,建議漢武帝不要答應,此事不了了之,卜式又重新放羊。一年之後,匈奴渾邪王投降歸漢,朝廷開支過大,需要依賴地方郡縣提供遷民的給養,卜式又拿錢二十萬給河南太守,以救流民。(漢書:式復持錢二十萬與河南太守,以給徙民。)

漢武帝看捐款名單的時候,覺得卜式這個名字眼熟,這才想起那個要捐一半家財打匈奴的人,看來當時是無解了他。漢武帝便賞賜卜式每年十二萬錢,沒想到又被他退回,漢武帝這才認為卜式是個始終如一的人。卜式一再表示不想做官,上林苑有許多羊,漢武帝便交給他打理。(漢書: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

一年之後,上林苑裡的羊又肥又壯,而且繁殖又快。卜式對漢武帝說,治理百姓和放羊是一個道理,按時作息,不好的就要去除,不要讓它敗了一個群體。漢武帝對這番放羊治國的理論很驚訝,覺得卜式有奇才,放羊可惜了,就任命他為緱氏令,緱氏百姓的生活得到明顯改善。(漢書:非獨羊也,治民猶是矣。以時起居,惡者輒去,毋令敗群。)

之後又讓他去做成皋縣縣令,考核結果良好,漢武帝非常滿意,就讓卜式去給齊王做太傅,之後又封關內侯,官拜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一。雖然最後卜式得罪了漢武帝,被貶為太子太傅,可是得以善終,終其一生,從羊倌做到御史大夫,也足夠傳奇了。

參考文獻:

1.《漢書·卜式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曹操用人唯才是舉,為什麼屢次向知識分子下毒手?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