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霍金:這些「預言」我沒說過!

霍金:這些「預言」我沒說過!

人民網北京3月14日電(孝金波 王亞靜 楊思萱)著名英國物理學家霍金的家人14日宣布,霍金當天去世,終年76歲。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他被認為是當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霍金先生喜歡將複雜的科學研究結果用通俗語言向世人科普,受到許多人愛戴。但同時網路上也出現了一些謠言,對霍金先生的觀點斷章取義,借其名義大肆傳播。

【傳聞1】霍金髮布新理論:人類掉進黑洞可逃至另一宇宙。

【真相】這條謠言的產生是源於國內某些媒體在新聞標題上對霍金原話本意的扭曲。2015年8月霍金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的演講中講到「If you feel you are in a black hole, don"t give up. There"s a way out」。霍金所述的「人類掉進黑洞可逃至另一宇宙」是一種修辭性說法,試圖將複雜問題描述的簡單一點,但他本意並非人能完整的從黑洞出來,而是人的部分信息有可能從黑洞離開,到達另一個宇宙的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人。對此《Business insider》報道時的解釋是「這不意味著你可以指望活著進入黑洞再活著出來。真正得以保留的是人體包含的信息,而不是你的肉身。而且人體信息也不一定能被完整不變的保存,可能只是一些根本無法完整還原的無用信息。」

【傳聞2】霍金稱2045年人類將永生不死,已被證實

【真相】霍金2013年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的採訪時,提及了自己對生命的看法。「人的大腦和一台電腦的工作原理本質上差不多。所以單純從理論上來說:有一天,人的意識是可能脫離肉體,保存到一種設備里的,這樣就會形成一種新型的死後生命形態。」但霍金沒認為人類技發展到2045年,就能實現意識的複製和保存了。相反,他認為「實現這個目標所需的技術遠超我們現在的掌控」。現在就斷言2045年能實現意識的複製和保存,霍金本人形容這是一個「童話故事」。

【傳聞3】美國科學家霍金稱:外星人早已不是肉體凡胎,或為能量體!

【真相】這個說法起源於2010年,被某些媒體翻出來進行了錯誤的報道,這些媒體聲稱霍金認為外星人可能已經進化成「能量體」了。霍金的確經常提起外星人,甚至還親身參與了尋找外星人的項目。他在介紹2016年啟動的「突破聆聽」項目時候說:「年紀越大,我就越相信外星生命存在,在好奇了一輩子後,我開始著手幫助一個全球性項目去尋找證據。」 「突破聆聽」團隊希望通過無線電和光學技術,在整個銀河系及其附近一百個星系的範圍內大規模搜索外星智慧生命的行動,旨在發現任何地外生命的跡象。

純「能量體」這種科幻小說內的情節並不符合霍金對生命的看法,在霍金官網內有一篇寫於1996年題為《Life in the Universe》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霍金明確提出了他對生命的理解:「必須有一種從外界汲取能量並轉為自己可用能量的機制」。

但霍金並沒有說過,外星人可能已經進化為「能量體」的言論,「霍金稱外星人早已不是肉體凡胎」說法源自部分國內媒體對霍金本人本意的誤解或扭曲。

【傳聞4】霍金預言2030年「太陽休眠」、地球毀滅,類似的還有《瑪雅人所說的世界末日其實並不是2012年,霍金是這樣解釋的!》《霍金: 太陽將在30年內毀滅地球已被證實!》。

【真相】該謠言起源於英國《每日郵報》題為「科學家們警告太陽將在2030年進入冬眠」的文章,該文章報道了某研究團隊通過對太陽活動的分析建立了數學模型,推導出一個可能性「太陽將在2030年進入冬眠」。

霍金並沒有參與該研究,也從未為該研究背書過,關於霍金與此事的關係完全是國內媒體的編造,首次出現在2016年2月17日《科技訊》題為「霍金預言:2030年太陽休眠 地球毀滅末日來臨」的文章,將上述研究團隊換成了霍金,國外的正規報道從沒將霍金與此事聯繫在一起。

【傳聞5】霍金稱外星人一直在監視地球

【真相】這句話的出處來自2015年7月,霍金在倫敦一個為期10年的外星人尋找計劃的揭幕儀式上的發言,霍金原話的意思是「地外文明有可能存在,如果存在的話,也許他們能看見我們發出的信號,並理解其意義。當然也有可能這些信號只是在毫無生息的宇宙間遊盪,沒有其他文明了,沒人能看見這些告訴全宇宙地球有生命和文明的信號。無論何種情況,我們自己去尋找都是找到答案最好的方法。我們是智慧生物,我們必須知道答案。」

他的意思並非是「霍金稱外星人一直在監視地球」。

【傳聞6】霍金警告人類不要嘗試登月,「BBC:6月15日消息,霍金再發警告不要登月,科學家證實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真相】霍金並沒有說過「人類不要登月」,更沒提過「月球背面有外星人」之類的言論。就在2017年11月24日,霍金在微博上回復TFBOYS(加油男孩)組合隊長王俊凱探索宇宙的問題時,提到「未來人類對地球的破壞正在威脅著我們,我們應該考慮探索其他有潛力的星球以延續人類的發展」。

本文綜合了北京科技報、全民較真等此前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 的精彩文章:

不知明暗對比為何物?西方畫家對中國畫的誤讀
軍隊人大代表繆中正:「紅色堡壘」領航強軍征程

TAG: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