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熵」說起,建立激發主動性的利益共同體或者事業共同體機制

從「熵」說起,建立激發主動性的利益共同體或者事業共同體機制

導語

在大一下學期的「熱學」課堂,我們學習了「熵」。物理學系統高速我們,孤立的熵值,永遠是增加的。換言之,凡是讓萬物超出了平衡極限的做功,就是無效做功,會帶來熵值增加。而熵增加到一定程度,必然走向事物的反面。

建立激發主動性的利益共同體或者事業共同體機制

二戰結束後,來自美國戰時陸軍航空隊的十位精英,在福特汽車公司掀起了一場以規範和控制為特徵的管理變革,以以擺脫原來的經驗主義管理模式,一度再現了福特當年的輝煌,這十位精英也因此獲得了「藍血十傑」的稱號。但成也蕭何敗蕭何,這種絕對的理性主義,最終扼殺了企業的創新和活力,將福特重新帶向了衰敗。

當絕對的邏輯和數字控制了一切的時候,人,事實上已經淪為了邏輯和數字的奴隸,企業再難以喚起讓產品融合人性之美的企圖心和想像力。在大數據時代正在到來的今天,尤其值得我們警醒——在我們享受大數據帶來的精準、實時迭代的便捷同時,也要謹記,大數據不可能取代人的動機、創意、想像,數據分析並非變幻的人腦。在現下動態多變的經營環境下,每天都有新情況和新問題湧現,組織內的環境必須是與時俱進的,「舊地圖上發現不了新大陸」,工作中千萬不能時刻淪陷於舊版的條條框框中無法自拔。

「水到渠成」,「渠成」的標誌是「水到」,是結果而不是過程,做好目標管理,管理過程可以允許靈活機動的存在

崗位說明書堆積如山,很多來源於坐在電腦前的想當然編程,其中不乏胡編亂造和趕進度、推責任的踢皮球成分。

崗位說明書不是護身符,崗位說明書描寫的再清晰,在實際操作時也存在很多的盲區和灰色地帶。崗位說明書不代表一切,也不該用以助長某些人的本位主義思想。

與時俱進,允許適度的補位和跨界,企業文化中才能加入主動當澤和不推諉的工作文化。

「市場機制」為什麼比「計劃經濟」有效,原因在於「計劃」偏於按部就班的管控,但設定的虛擬條件是否真實有效,是否變化和更迭?這些都有待市場檢驗,「市場」就為了實踐者提供的依據市場變化的實時調整和變化機制,保留了多樣性存在的可能,增加了成功的機率。

信息互通,利他即是利己

(一)管理下級,也要方便上級

確實,在工作中,大家經常覺得,上級是給我們安排任務的,我們把布置下來的事情做好了,就ok了。管理學著作與課程中,通常也只是對管理下屬有所教授,鮮有提及管理上級的事項。

作為一個企業或者一個部門/板塊的管理者,他們所牽涉覆蓋的範圍很廣,時間有限,精力也有限,也就不能面面俱到,一些無法顧到細節的部分,就需要其他的小夥伴前來補位,畢竟,讓整個團體獲得最大效益是大家的共同目標,不是?

比如今天看到的一個案例「假定上司強於營銷而在財務數據與分析方面較弱,對上司的管理就是讓上司制定營銷決策,但是要提前為他準備好深入詳細的財務分析報告。」

(二)信息互通,利他即是利己

小妮子近兩年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各種信息從初始到終端的缺失,讓我在看到許久才匯總一次的財務報表時,各種無所適從。一次次提醒仍然無果,只能從原始票據中一點點去翻找和整理來縷清頭緒,也就一直延遲了報表的傳送和日常政策的修訂和調整。

每個人都是常人,世界上沒有兩個人的工作方式或者行為方式是一模一樣的,每個人的長處和短處也各有不同。而信息通道的順暢,除了有助於決策分析,更重要的是能給對方帶來一定的安全感。

個人職業生涯的最強爆發力曾在2012年時候出現過,彼時剛剛開始學習了「管理上級」。除了會把事情做完,還要保持信息的對稱性和及時的預告和回顧,方便他人的同時,成就自己,整個團隊一起,對於工作「結果」的目標才更能有清晰的畫像和更有時間軸的前進軌跡。

昨天,一個微信群里在討論「HR的核心能力」,意即,身為HR,自身的定位和價值在何方?是admin center,

cost center, 還是involve business, influence business?最近大熱的「組織發展」、「企業文化」,其實大有可玩。

組織和人是支持業務核心能力實現的必備要素;而深入骨髓宣貫的企業文化,有助於整個團隊成員的共同價值觀形成,從而帶動團隊的協同和共同成長。就如同前面說的「熵」理論,凡事都有度,不論是誰也要與時俱進,不斷調整自己的內涵。打鐵還需自身硬,在組織績效最大化的前進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所必需的能力,以終為始,跳出經驗,在專業和本位之外系統思考,探尋業務、效率和價值,面對未來,世界才會更美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下清螢 的精彩文章:

偷得浮生半日閑,逛一逛江西省博物館

TAG:月下清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