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軍:創新驅動為實體經濟轉型注入新動力
——訪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科技廳廳長王瑞軍
資料圖片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劉慧 張李源清
中央對廣東的創新驅動發展寄予希望,多次提及「創新是第一動力」,而廣東在創新驅動發展方面也作出許多嘗試,為實體經濟注入了新動力。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科技廳廳長王瑞軍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廣東產業發展的需求非常大,不僅從政策層面促進成果轉化,還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使得產業升級形成了良性循環。
實體經濟轉型有巨大需求
中國經濟時報:廣東的經濟體量已達近9萬億元的規模,發展依賴創新驅動,高技術製造業的增長率近13%。當前創新驅動發展面臨著哪些挑戰?
王瑞軍:科技和經濟「兩張皮」是需要解決的老問題。廣東產業發展的需求非常大,製造業、實體經濟都有轉型升級的需要。但是成果轉化面臨著困難,存在政策制約和體制機制的障礙,比如,過去高校考核評價指標設置不科學,科研院所等單位缺乏活力。真正到企業有需求的時候,中間有一個巨大的空隙,沒有人來填。這方面,近幾年國家政策有了較大突破,但要完全落地還需要努力。
廣東依然存在創新能力不強、諸多核心關鍵技術未完全掌握等問題,須站在更大範圍、更寬視野,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重點是創新驅動發展進一步向高端化和國際化邁進。
建設產學研結合的新型研發機構
中國經濟時報:科技可以更好地支撐產業和經濟發展,廣東省從戰略層面,提出要建設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近來採取了哪些措施助推創新驅動發展?
王瑞軍:廣東的創新鏈條完整,從政策層面,出台了《廣東省自主創新條例》《廣東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廣東省經營性企業技術入股有關規定》等。無論是政策出台,還是落實,都是有突破的,比如授予科研單位成果處置的自主權,也明確了技術成果作價入股的規定和操作辦法,還有一些免責條款,最後促進了成果轉化。這方面,廣東走在了全國前列。
廣東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因為需求來自於企業,需要技術的也是企業,那企業是要付費的,所以要把企業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廣東在大、中、小層面的企業市場主體比較發達和完善,比如設立「企業特派員」制度,專門針對廣東省中小企業研發需求。全國各地科研人員只要有技術,能跟哪個企業對接上,我們就支持。
我們還推動建設專業鎮,近年由廣東省科技廳支持的專業鎮建設已有400多家,像中山、東莞一個專業鎮圍繞一個主打產品,不斷應用和實現產業升級,專業鎮的產值都很高,這樣就形成了技術成果不斷得到應用、不斷產業升級這樣的一個良性循環。
廣東歷史上缺乏大院、大所、大校的布局,現在要建設產學研結合的新型研發機構,引入各省的智力資源,專業能力強的國內高校只要願意過來,就支持設立新型研發機構。
高新區將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中國經濟時報:對新型研發機構投入如此巨大,那麼資金主要的來源有哪些?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果?
王瑞軍:資金來自各個方面,有來自於政府的經費補貼、財政資助,也有申報課題,競爭獲得的科研項目經費,把新型研發機構作為廣東省平等的創新主體對待,當然,新型研發機構的資金更多還是來自於市場,來自於企業的委託、聯合研發等方面,還有新型研發機構看準方向也在孵化企業,吸引了不少社會化、市場化的資本和基金投入。
截至2017年年底,廣東擁有了777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其中國家級的110家;建設了735家眾創空間,其中國家級的234家。過去的孵化器一般是硬體建設、載體和物理空間建設,現在更注重軟體建設、專業化服務,比如有創新創業導師、金融資本對接、股權投資服務等。廣東孵化器的在孵企業達到2.6萬家,僅2017年當年畢業的企業就有2500多家,當年實現產值超過千萬元的就佔到30%以上。
同時我們注重提質增效,促進在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中設立孵化器,孵化小企業,實現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目前,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已達到3.3萬家,佔全國的比例超過了20%。而且高新技術企業的總數、產值、利潤、研發投入、進出口額等指標,都在國內位列第一。
廣東還推動高新區建設,提出實現在地市層面國家級高新區全覆蓋,現在有14家國家級高新區,會形成好的集聚效應。因此,大力加強國家級高新區建設和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是未來發展的著力點和方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蔣帥
※高質量發展:布局著力點 探尋新動能
※張長令:智能汽車引領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TAG:中國經濟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