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特幣區塊鏈技術,從這裡開始

比特幣區塊鏈技術,從這裡開始

2017年,比特幣價格一路飆升到2萬美元,比特幣作為區塊鏈技術最成功的應用之一,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一波狂熱的風潮。

一時間,幣圈和鏈圈風起雲湧,各大巨頭公司、新創企業及各路大佬紛紛入局,加入到這場技術驅動的全球變革中。

區塊鏈技術並不是一個才出來的新技術,最早出現於2008年中本聰發布的加密數字貨幣比特幣白皮書,到目前也經歷近十年的發展。

我第一次聽說並接觸比特幣是在2011年,那時候還在讀研究生,在實驗室做項目時,有同學從網上了解到一種數字貨幣叫比特幣,當時對這個名字挺感興趣的,因為比特(bit)是技術中一個位元組單位,比特幣英文是Bitcoin,濃濃的極客范兒。

在2011年那會兒,弄幾台配置好一點的PC機都可以挖礦,而且當時的比特幣價格跟現在比起來相差百倍有餘,可惜忙於學業,錯過了這個走上巔峰的機會,哈哈。

時間到了2018年,最初用10000個比特幣只能買一個披薩,到現在1個比特幣就價值近十萬人民幣,技術的發展和人性的本質體現得淋漓盡致。

國內BAT巨頭紛紛布局區塊鏈技術,開展對區塊鏈的應用化研究,在金融、物流、供應鏈領域已經有一些初步的應用產生。

各種圍繞區塊鏈的創業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區塊鏈人才的需求也是水漲船高,某求職平台上甚至掛出了月薪100k招募區塊鏈人才。

這種場景讓我不禁想到了2010年那會兒,移動互聯網剛剛興起的時候,移動開發人才也是一將難求。

區塊鏈技術還在不斷發展,相比於傳統互聯網技術,區塊鏈技術帶來的是生產關係的變革,傳統互聯網很好的解決了信息傳遞的問題,而區塊鏈對價值認定和價值傳遞有可能起到顛覆性的作用。

去中心化分散式賬本以及智能合約的出現,讓信任第一次具備了客觀真實,不用通過一個中心化擔保來保證信任。智能合約以程序化的方式執行,杜絕了人為篡改的情況。

工作量證明獎勵讓每一個節點願意參與到共信網路的建設和維護中來,建立了一種新的互信經濟循環體。通過近10年的基礎技術建設、社群發展以及運行驗證,區塊鏈技術證明了互信網路的可行性。

我對新技術和新產品一直抱有好奇心,所以個人不否定也不熱追,保持關注並保持學習,讓自己的認知和能力跟隨這個時代一起進化和迭代。

我的創業夥伴以及目前我所在公司的CTO劉青焱先生將於本周五晚上7點半,開設一場主題為《比特幣區塊鏈技術深度揭秘》的線上直播課程。

青焱之前是雅虎、阿里巴巴大數據團隊主管,愛立信全球大數據部門中國區總監,移動醫療創業公司朱李葉聯合創始人,2011年開始關注並研究比特幣及區塊鏈技術。

青焱是我深度接觸了近8年的合作夥伴,資深互聯網專家,對技術尤其造詣頗深,相信在他的指導下,對比特幣和區塊鏈感興趣或者有志於深入研究的同學一定會收穫頗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韌 的精彩文章:

TAG:唐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