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何寧肯讓孫權劉備慢慢做大,也要花幾年時間先平定烏桓呢?
官渡之戰以後,袁紹敗於曹操,建安七年,袁紹在平定冀州叛亂之後病逝。曹操成了北方最大的勢力,審配等人奉袁紹遺命,立袁尚為嗣。 袁譚、袁尚為了爭權相互廝殺,被曹操各個擊破。建安十年,袁譚被殺,袁尚與二兄袁熙逃亡遼西烏桓。
這個時候放在曹操面前的選擇,一是選擇北征烏桓,一舉剿滅袁尚和烏桓少數民族勢力,亦或是南下攻打劉表的荊州。曹操最後決定北征烏桓。為什麼曹操寧肯坐視劉備、孫權慢慢強大,也要花幾年時間遠征烏桓呢?
要知道,曹操遠征烏桓,需要穿越幾百里地荒無人區,長途跋涉。對於行軍打仗來說,是一件非常忌諱的事情。東漢末年,袁氏一族,在北方經營多年,勢力根深蒂固,烏桓眾多少數民族勢力加上袁尚帶去的人,也是一支不可小覷的戰鬥力。
所以當時有兩種聲音,一個是反對遠征烏桓,反對的人主要有兩個理由,根據《三國志.武帝紀》第一個,他們認為袁尚不過是狼狽竄逃的「亡虜」,烏桓是「夷狄」,只會貪得無厭,怎麼會幫助袁尚,因此用不著打。第二個原因,烏桓地處偏遠,我軍一旦遠征,劉備肯定會鼓動劉表趁機偷襲許縣,因此不打。
唯獨郭嘉認為可以打,還可以打贏,根據《三國志.郭嘉傳》。郭嘉認為,第一烏桓很遠,正因為離得遠,他們必定認為我們不會打,所以不會設防,如果我們出其不意,突然襲擊,一定能夠打個措手不及。第二,袁紹在北方經營多年,勢力不可小覷,烏桓的實力也不可低估。如果一旦讓袁尚和他們聯合起來,只怕我們控制青州和冀州,就非常困難了。
至於劉表這一點,他不過是一個夸夸其談的傢伙(坐談客耳)。劉表很清楚,自己的才能比不過劉備,所以會處處防備劉備。
《漢晉春秋》記載,公元207年,曹操遠征烏桓,劉備就勸劉表偷襲許縣。劉表沒有答應,等到曹操從烏桓班師回朝時。劉表才後悔,說失去了一個大好機會。
結果正如郭嘉所說的一樣,烏桓王踏頓毫無準備,等到曹操的大軍,距離柳城只有200多里,對方才知道曹軍來了。倉促應戰,結果兵敗被殺,袁尚袁熙也只好遠走遼東,投奔公孫康。
參考文獻:《三國演義》《三國志》本文編寫,以史實為主,資料基本來自正史,兼別史,稗史記載
※民國跨省大土匪,流竄搶劫28年,後成日軍司令,又是國民黨師長
※諸葛亮死後接班人,因扶持錯人選,不到10年就把劉備的家底敗光
TAG:老馮趣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