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希臘雕塑都是白的?錯!文物修復師現場還原女神「本色」

希臘雕塑都是白的?錯!文物修復師現場還原女神「本色」

希臘雕塑都是純白素雅的嗎?在3月15日上海博物館舉辦的「典雅與狂歡:來自衛城博物館的珍寶」工作坊上,兩位來自希臘雅典衛城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現場展示了古希臘大理石雕刻工藝和雕塑上色、複製技術,向上海觀眾解開了希臘雕像色彩絢麗的真面目。

正如秦始皇兵馬俑原本是彩色的,古代的西方也廣泛存在著色彩繽紛的雕刻作品。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創作目標:逼真。希臘雅典衛城博物館工作人員康斯坦丁諾斯·瓦西利亞迪斯介紹,古希臘所有的雕像都有顏色。「古希臘人希望雕像更接近真實世界的人,那時候沒有電視、電影可供娛樂,但人們可以通過雕像來創造一個世界。他們給崇拜的神宙斯塑像、上色,也會覺得神真的和他們在一起。」

雅典衛城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季米特里斯·基爾基斯用古代工具將原始雕像的比例複製到需要雕刻的大理石上,進行打磨雕刻,他形容這樣的工藝有點像現代的3D列印技術。

古代文獻也提醒著人們雕刻原本著色的事實。柏拉圖在《理想國》里記載了蘇格拉底的一段話:「就好像我們在給一座雕像著色,而有人走過來指責我們,說我們沒有給雕像最美麗的部分塗上最美麗的色彩,因為眼睛作為雕像最美麗的部分沒有塗成紫色,而是塗成黑色了。」

在漫長的歲月中,雕刻表面受環境因素的影響,往往難以保留原有的色彩。對文藝復興時期和新古典主義時期的藝術家來說,其所見的由白色大理石製成的古代希臘羅馬作品體現了雕刻藝術擯棄色彩裝飾、純以造型取勝的法則,蘊含著一種古樸而崇高的美學。這種觀念在現代依然延續。然而,不少古代作品至今仍殘餘著一些著色痕迹,就像本次在上海博物館展出的科拉雕像有著微微發紅的長髮,其身上的服裝、頭戴的冠、兩耳戴的耳飾也可見深色的花紋痕迹。

18世紀,在歐洲發掘出了一些保留著色痕迹的古代希臘羅馬雕刻作品。此後有學者開始嘗試復原這些作品的色彩。隨著科技的發展,時至今日,有關色彩復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進展。

雅典衛城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季米特里斯·基爾基斯展示古代的大理石雕刻工藝,他對正在上博展出的「科拉」雕像的耳朵進行複製雕刻。

自2011年起,希臘雅典衛城博物館開展了一個關於古代雕塑的著色復原項目,藉助無損技術和光譜分析,考察這些藏品原本的著色情況,還原了大量模擬上色效果。此次工作坊中,康斯坦丁諾斯·瓦西利亞迪斯將礦物顏料調入蠟基介質中,塗於雕像複製品表面(由帕羅斯島大理石製成),一點點描繪出科拉雕像頭上深藍色的髮飾,這才是它的本來面貌。他介紹,這些彩繪雕塑的實驗品陳列於衛城博物館展廳,它們被放在雕像原件的旁邊,向觀眾展示,雕塑表面塗抹彩繪可以大大提升作品的審美價值。最近,還有專家發現法國盧浮宮收藏的勝利女神像上也有顏色殘存,比如衣服的部分是埃及藍,打算將其做色彩還原。維納斯像原本也是有顏色的,只是這些顏色目前還無法考據出來。

兩位希臘文物修復師的現場表演引發了觀眾的好奇,大家圍在工作坊旁邊,詢問各個步驟和細節。不少觀眾對康斯坦丁諾斯·瓦西利亞迪斯在繪製中用到的樹膠很感興趣,這種樹膠和蠟一起加熱後可以黏在石頭上,使顏色不容易脫落。「可以嘗一下,嚼起來像口香糖。」他大方地說。一位四川來的觀眾仔細拍了現場用到的各種工具,經過修復師允許,他打算帶兩粒樹膠回去。「我的姐姐和姐夫負責樂山大佛的修復工作,如今,樂山大佛正面臨非常嚴重的風化問題,我想帶回去看看這種材料能否用得上。」

上海博物館兩名館員將於3月下旬赴雅典衛城博物館現場表演中國傳統書法與繪畫技藝,配合正在舉行的《來自上海博物館的珍寶》展。現場表演將涵蓋傳統書法中的多種書體和傳統水墨、設色繪畫,幫助當地觀眾加深對中國文化的感性認識。

為回應觀眾觀展熱情,「典雅與狂歡:來自衛城博物館的珍寶」展覽結束日期由原定的4月8日延後至4月15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 的精彩文章:

5G元年,華為、聯想等「中國智造」憑什麼與海外巨頭一較高低?
上海的這家店為何每個月會迎來超過5萬對情侶?

TAG:上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