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發幣 區塊鏈還有什麼價值?
作者:何洋
如果我說「區塊鏈」是如今國內科技和創業圈最大的風口,一定不會有人有異議。
「區塊鏈技術」成為當下最熱風口
區塊鏈概念被引入國內後,迅速發展成街談巷議的話題——不僅知名投資人宣布All in,就連「大媽」們也都蠢蠢欲動。直到去年9月4日,基於區塊鏈技術的ICO(首次幣發行)被國家定義為非法集資,國內區塊鏈市場才逐漸回歸理性,人們也才開始沉下心來探索這項技術的真正價值。
「三點鐘群」事件體現「區塊鏈技術」強大熱度
我發現身邊很多人依然把區塊鏈等同於電子貨幣,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事實上,電子貨幣只是區塊鏈應用的一個子集。
作為一項新興技術,雖然區塊鏈自誕生起就一直伴隨著爭議,但它依然擁有顛覆行業的潛力。
今年3月,工信部官網就發布消息稱,將在近期籌建「全國區塊鏈和分散式記賬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指導國內區塊鏈技術應用的方向。
政策介入「區塊鏈技術」發展
區塊鏈技術融合了密碼學和計算機演算法等學科知識,我本人學計算機出身,這套技術對我而言並不陌生。
今天的《何洋開講》,我想用自己的知識和洞察,為大家解釋一些區塊鏈相關的概念和常見應用,幫大家走出誤區,更加真實客觀的了解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的本質是什麼?
區塊鏈本質上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少數服從多數」,也就是「共識機制」。
舉個例子,我的名字叫「何洋」,這個名字是我父母起的;而在區塊鏈的世界裡,我是否叫「何洋」並不由我父母決定,而是由區塊鏈里的所有人共同決定。
只有參與到這一區塊鏈中的大多數人確認我叫「何洋」,我才能叫「何洋」。
假如現在有100人參與到區塊鏈中,其中51個人確認我叫「何洋」,另外49人就算不同意也無濟於事,因為區塊鏈必須遵守少數服從多數的規則。
區塊鏈 ≠ 虛擬貨幣
在區塊鏈里,如何維持「少數服從多數」的公正性?假如51%的人「被收買」,豈不是可以顛倒黑白了?
這確實是個問題。
一個網上ID為「中本聰」的人提出了個天才的解決方案:它首先假設大部分在區塊鏈中的人是善良且逐利的,只要你能出面維護區塊鏈的公正,就能獲得獎勵。
中本聰關於比特幣的著作
《The Book of Satoshi:The Collected Writings of Bitcoin》
網傳澳企業家克雷格·萊特承認自己是「中本聰」
也就是說,身份證上我的名字是「何洋」,那麼把我的身份證放入區塊鏈中,只要有人出面驗證我的身份,確認我就是「何洋」,就能獲得獎勵——這一區塊鏈中的虛擬貨幣。
2008年,中本聰發布了一篇題為《比特幣白皮書: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論文,這就是第一代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虛擬貨幣,也就是現在全球第一大電子貨幣——比特幣的前身。
虛擬的比特幣身價一路飆升
比特幣系統是一個橫跨全球的龐大區塊鏈。用戶通過提供計算能力,維持整個社區交易活動的公正性,就能獲得相應的獎勵,這個過程被稱為「挖礦」。
一些人自稱「礦工」,其實就是使用計算能力強的電腦,加入到比特幣的區塊鏈中「維持正義」,從而賺取有價值的電子貨幣。現在比特幣在國際市場的價格已經高達1萬美金1枚比特幣了。
電子貨幣挖礦機工廠林立
區塊鏈體系首次發布用於獎勵的虛擬貨幣就是ICO(首次幣發行),目前「區塊鏈發幣」已被國家明令禁止。
除了「發幣」,區塊鏈還有很多其他應用
電子貨幣無疑是區塊鏈技術到目前為止的最成功應用,但它不是唯一的應用。
進入2018年以來,德國保時捷公司首次成功在汽車上實際測試應用區塊鏈技術,這些測試包括:利用區塊鏈技術幫助司機解鎖保時捷Panamera汽車;優化自動駕駛系統,將實時採集到的數據通過區塊鏈共享給所有汽車等等。
保時捷成功測試區塊鏈技術
2018年3月韓國三星集團旗下風投資本「三星NEXT」高管公開表示,區塊鏈是三星目前較大的投資主題,主要的應用場景在於物聯網設備的相連,將全球數百億台物聯網設備進行連接,這裡將產生巨大商業價值。
三星SDS是韓國最大的全球化IT解決方案提供商
2018年3月,騰訊創始人馬化騰也在公開場合表示,騰訊正在做深做透區塊鏈的應用場景,例如藉助區塊鏈技術可以保證政企內部的票據、文檔不被篡改、不被複制;在供應鏈金融、黃金、物流信息、公益尋人等領域也有很多深度應用場景。
騰訊要在區塊鏈領域做深做透
面對新技術,大家一定得擦亮雙眼,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客觀的判斷技術的價值,這也是我做《何洋開講》的初心。
2018年,燕麥雲也將跟進全球趨勢,擁抱區塊鏈等新技術,不斷優化燕麥雲的產品,在新的時代用技術來守護數據資產。同時也歡迎大家到微博@燕麥云何洋 與我一起探討這些新興技術!
※亞馬遜與阿里全球爭霸 看過分析後看好誰?
※銷售額:營業利潤下滑11%至79.1億元
TAG:億邦動力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