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旅行之瑞典
今天讓我們去諾貝爾的祖國--瑞典去「旅行」。瑞典王國是一個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國家,北歐五國之一,首都為斯德哥爾摩。「左鄰」是挪威,「右舍」是芬蘭,西南瀕臨斯卡格拉克海峽和卡特加特海峽,東邊為波羅的海與波的尼亞灣,與丹麥、德國、波蘭、俄羅斯、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隔海相望,海岸線長7000多公里,總面積約45萬平方公里,是北歐最大的國家,人口近千萬。也是一個十分富有的國家,人均GDP5萬多美金,社會福利制度健全,人類發展指數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瑞典旅遊資源非常豐富,人稱「森林王國」(森林覆蓋率高達50%以上)、「歐洲鋸木場」、「湖泊王國」、「北歐雪國」,還擁有15處世界文化遺產,主要景點有諾貝爾紀念館和瑞典王宮。
瑞典地處北極圈附近氣候寒冷,農業比重較小,但工業發達且種類繁多,瑞典擁有自己的航空業、核工業、汽車製造業、先進的軍事工業,以及全球領先的電訊業和醫藥研究能力。在軟體開發、微電子、遠程通訊和光子領域,瑞典居世界領先地位。知名公司多,如沃爾沃(值得驕傲的是該公司被李書福控制的吉利公司收購,近期吉利公司又成了賓士第一大股東,網友戲稱「你無論是買沃爾沃、還是買賓士,不都圖個吉利嘛!」)、愛立信、伊萊克斯、ABB、哈蘇相機、宜家傢具、H&M、絕對伏特加、柯尼塞格跑車、阿斯利康製藥等等。按人口比例計算,瑞典是世界上擁有跨國公司最多的國家。
瑞典還是一個永久中立國,這個話題多費點筆墨聊一聊。在更早以前,瑞典曾居住著狂暴的北歐海盜。他們崇尚劫掠,讓那些靠近大西洋的歐洲國家都感到恐懼。不過,這個曾經充滿戰鬥慾望的民族,他們的後代卻極為渴望和平。一戰、二戰均保持中立。能做到這一點殊為不易!國際政治中不是想宣布中立就能獲得中立結果的。丹麥二戰期間也宣布中立,法西斯德國根本不吃這一套,很快就把丹麥給吞併了。那麼,諸位看官,瑞典是怎麼做到的呢?我以為主要有兩點:一是靠實力來說話。瑞典雖然是一個國土、人口小國,可人家的實力一點也不弱,可謂是「人小鬼大」。多少個世紀以來,瑞典一直跟蹤世界軍事變革,包括武器和組織形態變革,戰爭動員能力強,雖說常備軍較少,但戰爭一旦爆發能夠迅速集結上百萬有過軍事訓練的國民參戰。瑞典的軍事工業也很發達,武器裝備先進。現在更牛了,早在50年代就掌握了核技術,只是不需要生產核武器,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隨時上馬。所以有人形容瑞典是一個「圖釘國家」,你不「踩」我咱們可以相安無事,如果你來「踩」我也會讓你「出出血」。二是保持中立靠策略。以二戰為例,瑞典奉行在交戰雙方之間搞均衡的策略。德國為了打英國要過境瑞典,英國要還擊德國想從瑞典走一遭,沒關係,都滿足你們。瑞典的鐵礦石資源豐富,德國英國都想進口,沒關係都滿足你們。需要指出的是,瑞典雖名義上保持中立,外交上還是向德國屈服了,允許德軍無條件通過瑞典嘛,這也是小國保持中立的不易。但等到1943年德軍在蘇聯吃了大虧後瑞典果斷提槍中立,不再准許德軍開進本國。介紹完這一段,是該發點感慨的時候了:一個國家、一個團體、一個人要想保持獨立和尊嚴,看來實力是基礎、是後盾,策略是手段、是關鍵。
這些天一直在誇北歐國家福利待遇怎麼怎麼好,其實每個國家都有問題和煩惱。就拿瑞典來說,瑞典建立了從搖籃到墳墓式的福利保障,生活像在蜜罐里一樣。比如說,新生嬰兒的父親有權9個月不上班,嬰兒的母親也同樣領全薪在家看孩子。孩子16周歲以前,父母均可獲得生活津貼等等。即使失業了也能每月領取摺合成人民幣1萬多的救濟金。比一比真是氣死人!但我們也不能太羨慕,生活如此安逸,瑞典的自殺率卻也位列世界前茅。這又是為什麼呢?自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說,瑞典地處北極圈,寒冷常伴、極晝極夜交替容易誘發抑鬱;但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生活太安逸了,特別是失業後更是讓人覺得百無聊賴、無所事事,一些人不能忍受無用的人生走向了絕路。這真是應驗了馬克思的話,工作不僅是謀生的手段,還關乎人的價值和尊嚴。另外一個姓馬的,馬斯洛也說,人的需要是分層次的,滿足了生存、生理的需要後,還有尊嚴和自由全面發展的需要。不發展是個問題,發展起來之後問題也不少。當然我國整體上還未發展到瑞典那麼高的水平,但要做好未雨綢繆。
TAG:80後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