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真的一字千金嗎?
《呂氏春秋》完成於公元前239年左右,是由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
呂不韋
《呂氏春秋》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總共一百六十篇文章,二十餘萬字,內容五花八門,古往今來、上下四方、天地萬物、人事興廢、國家治亂、軍事用兵、士農工商等均有所提及。
為了擴大《呂氏春秋》的影響,呂不韋把書謄抄整齊,懸掛在咸陽城門,聲稱如果有誰能改動一字,即賞金千兩。消息傳開後,人們蜂擁前去,包括諸侯各國的游士賓客在內,但卻沒有一個人能對書上文字加以改動。難道《呂氏春秋》真的達到了盡善盡美、字字珠璣的程度?其實並沒有達到這種程度。
一字千金的典故
整本書的內容五花八門,很多文章並沒有什麼實際價值,怎麼可能連一個字都修改不得。
可是,呂不韋是強秦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誰又敢當面潑他冷水,搞不好還會引來殺身之禍。經他這麼一搞,《呂氏春秋》和呂不韋的大名傳遍了大江南北,也成就了「一字千金」的典故。
呂不韋為什麼要用那麼多的人力來弄出《呂氏春秋》呢?當時,魏國的信陵君,楚國的春申君,趙國的平原君,齊國的孟嘗君,並稱戰國四公子,禮賢下士,結交賓客,名揚七國。呂不韋認為秦國如此強大,而自己又是秦國丞相、秦王的仲父,憑什麼讓別國搶了風頭。
於是,他也厚待賓客,吸納賢才,不久門下聚集了三千食客。他特別羨慕一些才華橫溢的文人,著書立說,流傳百世。所以,呂不韋計劃也編訂一本可以傳於後代的絕世著作,隨即令門下食客,把自己所聞、所見、所感、所思寫出來,再經過多次的修改、篩選,完成了這部作品。他認為這部書的內容包攬了天地、萬物、古今,前無古人,堪稱絕版,親自命名為《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雜采諸家,但又不死守一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後人對其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它是「雜貨鋪」,有人把它看作百家爭鳴的大總結。
TAG:來者似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