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得「丑」,可能是心臟病徵兆!這5種長相的人危險了!
GIF
心臟是人體的「發動機」,
身體所有的功能,
都需要心臟泵血來維持。
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強大的器官,
其實很脆弱。
你也許不知道,
在出現心悸、心前區疼痛之前,
心臟病可能會讓你的「顏值」發生改變。
接下來,專家教你察言觀色,
儘早發現心臟病的苗頭。
GIF
心臟病的5個報警信號
臉面浮腫
浮腫是機體細胞外液中水分積聚導致的局部或全身腫脹,與身體很多器官的病變有關。正常人睡前喝水較多或晚上吃得過咸,會引起臉部水腫,注意飲食後,多會改善。
其他部位出現浮腫則要重視,例如臉形出現腫脹,臉部肌肉組織鬆弛,用手指壓會出現壓痕,壓痕部位的皮膚會彈不起來。這些變化可能預示心臟出現問題,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張維君表示,腎臟病也可能導致面部浮腫問題,因此,出現上述癥狀要對心臟和腎臟都有所重視。
嘴唇發紫
嘴唇發青發紫或唇邊呈現青紫色,可能存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的心臟病問題。這是因為,心臟泵血異常會導致血液攜氧量下降,進而導致皮膚和嘴唇青紫。
張維君表示,先天性心臟病、貧血、呼吸系統疾病等,都可能導致嘴唇發紫,建議出現該癥狀後及時就醫。
需要注意的是,滿臉通紅則可能是二尖瓣狹窄所致。由於全身血壓上升及血氧量下降的緣故,患者面部會出現粉紫色斑塊。
瞼黃色瘤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眼部周圍出現黃色小腫塊(一般為米粒或黃豆大小),應及時做血脂檢查。
這種黃色小腫塊,也稱黃色瘤,常見於四五十歲人群,主要是由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偏高導致皮下脂肪堆積所致。
丹麥一項涉及1.3萬名參試者的研究發現,出現黃色瘤的患者10年內發生心臟病或死亡的風險明顯更高。
張維君認為,如果眼皮出現黃色素斑,可能是人體內脂質代謝存在障礙的表現,而高脂血症等,也是誘發心臟病的重要因素。
脖子變粗
從臨床經驗看,脖子粗的人,其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都相對較高,這些都與心臟疾病密切相關。
一般情況下,如果男性頸圍超過39 厘米,女性頸圍超過35厘米,就說明脖子較粗。
脖子兩側分布著頸動脈,我們可以在喉嚨突出部分兩側大約5厘米的地方,觸摸到它的跳動,同時還能感受到血流的速度及血管的軟硬程度。
可以定期測量頸圍,具體方法是:將皮尺水平置於頸後第七頸椎上緣(低頭時摸到的頸後最突起處),至前面的喉結下方,完成測量。
如果頸圍超標,空閑時可做一些頸部緊緻操,比如前後左右點頭、360度旋轉活動脖子等,以減少脖子贅肉堆積。
手腳發青
若手和腳的皮溫都發涼、蒼白、青紫,按下皮膚2~3秒後還沒有恢復紅潤,表明血管可能出了問題。
建議去血管科做一個基本的檢查,例如血管彩色超聲和多普勒血流圖,可以儘快確定血管是否有問題。
張維君強調,手腳冰涼發青還要考慮糖尿病的可能,建議患者應做多方面的考慮。
雖然這些身體特徵是醫生視診的重要內容,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單憑面容就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心臟病。
出現上述問題,並懷疑有心臟病,應該前往醫院進行全面地診斷,進而決定下一步的治療。
已經出現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高脂血症的患者,要配合醫生積極展開治療,規範用藥。在規律生活的過程中,將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降至最低。
6個好習慣降低心臟病風險
一項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上的研究顯示,如能堅持6個好習慣,可使心臟病風險降低約75%。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研究人員針對7萬名女性進行了長達20年的調查。
結果發現,和完全沒有好習慣的人相比,養成健康習慣的女性心臟病發作幾率會降低92%,患上2型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風險也會降低66%。
即便只能養成一半好習慣,也能使患上心臟病的風險明顯降低。
不過,北京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劉德平提醒,即便是好習慣也要分人群、掌握度。
1
每周運動150分鐘
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研究發現,每天運動10分鐘就能有效改善心臟健康。
但對大部分人來說,一般建議每周至少堅持運動5天,每天至少30分鐘,即每周運動時間達到150分鐘。
需要提醒的是,鍛煉應以有氧運動為主,比如慢跑、步行、騎車等,不科學的無氧運動可能起到反作用。
保證有氧運動且適量,可從4個方面判斷:
運動時心跳加快但不胸悶;
運動中不喘還能吹口哨;
運動後半小時微微出汗但不累;
運動次日不感到疲勞。
「三高」人士或其他有潛在心臟病風險的人,要注意運動強度,最好在開始規律鍛煉前諮詢專業人士,根據自身情況,通過計算心率或做動態心電圖的方法,評估運動強度和安全性,以防運動不當發生意外。
2
每周看電視不超7小時
久坐不動可能帶來很多種疾病,比如會使血液循環減慢,心臟工作量減少,久而久之,造成心臟機能衰退,引起心肌萎縮、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通常,導致人們多坐少動的主要原因就是長時間使用電視、電腦等電子設備。研究發現,看電視1小時,可使心臟病死亡風險上升7%;每天看電視超過4小時的人,心臟病風險高達28%。
如再加上濃茶、咖啡或酒精等刺激性飲料的推波助瀾,更會加重心臟負擔。
老人應把每天看電視時間控制在一兩個小時之內,注意休息,同時不要喝太濃的刺激性飲料。
3
吸煙,什麼時候戒都不晚
吸煙對心臟的損害是長期且頑固的,煙草中含尼古丁,可刺激心臟傳導系統,使心跳加快,增加心臟負荷。
尼古丁還可刺激腎上腺釋放一種物質,增加心肌應激性,引起血管收縮,更易形成血栓,導致心肌缺氧,誘發心臟病。
研究發現,吸煙的人發生心肌梗死的風險是常人的3倍,女性吸煙者患心臟病幾率額外增加25%。2014年,英國心臟基金會研究發現,每天僅僅吸一根煙,患心臟病風險便會增加3倍。
臨床數據顯示,在所有冠心病患者中,吸煙者較不吸煙者高3.5倍。
除自己吸煙影響健康,遭受二手煙的人也會深受其害。如每周3次,每次在別人吐出的煙霧中呆30分鐘,患心臟病的幾率就會明顯增加。
4
每天最多喝1杯酒
美國研究發現,飲酒後10分鐘,血液中酒精濃度就會增加。過量飲酒會導致心臟肌肉力量虛弱,致使血液不規律流動。
酗酒者會受到心肌病的困擾,出現心臟肌肉鬆弛和下垂,表現為呼吸急促、心律失常、持續咳嗽等癥狀。另外,過量飲酒還會使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增大。
劉德平介紹說,我國通行的飲酒標準為,女性每人每天不超20克酒精,男性不超30克酒精,由於不同的酒含酒精量不同,因此在控制飲酒量時最好進行換算。
5
每人每天8份蔬果
通常認為,健康的飲食習慣包括多吃蔬菜、水果、全穀物等高纖維食物;少吃紅肉、糖類以及精白米面等高油、高脂、高糖食品。
美國哈佛大學的調查發現,堅持高纖維飲食的女性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幾率大大降低;每天增加5克纖維攝取量,就能使患冠狀動脈心臟病幾率下降近四成。
專家建議,每人每天最好攝取八九份蔬果,一份蔬菜大約是半碗熟菜,一份水果大約是一個拳頭大小。
劉德平提醒,以上建議只針對城市中日常營養攝入足量甚至過量的人。
6
體重指數控制在18~25
超重會加重心臟負擔,還可能導致心肌肥大,甚至引發心肌病等後果,且肥胖情況越早出現,對心臟的傷害越大。
英國國家心肺研究所曾在對1600多名男女受試者進行隨訪後得出結論,與60歲才發胖的人相比,從20多歲就開始超重的人,年老後心臟體積約增大7%,心臟血管壁的厚度也會增加,而這兩個因素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預測指標。
如體重超標情況一直得不到改善,心臟受損情況會更嚴重。成年人體重指數(BMI=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應保持在18.5~24.9之間;25~29.9為超重;大於或等於30屬於肥胖。
GIF
吃「護心」葯有個最佳時間表
但在心內科的專家眼裡,服用「護心」葯,飯前飯後都不是最佳選擇。根據藥物和疾病特點定製的「最佳」服藥時間,才能更好地發揮藥效,降低藥物不良反應。
GIF
降壓藥
清晨或傍晚服
血壓在每天清晨6~9點、傍晚16~18點最高,深夜0~2點血壓偏低。根據血壓晝夜節律使用降壓藥,能避免血壓波動過大,減少心腦血管發生意外。
長效降壓藥:早上6~7點服用
氨氯地平、貝那普利和沙坦類長效降壓藥,療效可維持24小時以上,一天只需要服1次。
中效降壓藥:早上6~7點,下午16~17點服
依那普利、非洛地平、美托洛爾等中效降壓藥,藥效可維持10~12小時,需要一天服兩次。
短效降壓藥:早上6點,中午12點,傍晚19點
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維拉帕米等短效降壓藥,大約能維持5~6小時,所以一天必須服用3次,以保證全天血壓平穩。
提示:
最好的降壓方案,是根據血壓波動節律在醫生指導下制定的,因此服藥前最好去醫院做一個動態血壓監測。
GIF
降脂葯
睡前或飯後服
血脂異常是血管動脈硬化的幫凶。一旦發現,就要及時用藥。
他汀類:晚上睡前服
他汀類藥物可通過抑制肝臟合成膽固醇,來降低血漿膽固醇水平。由於人體的膽固醇合成主要在夜間進行,所以在晚上睡覺前服用他汀類降脂葯,效果最好。
貝特類:飯後服
降低甘油三酯的貝特類藥物,建議在飯後服用。
其他:早晚都可以
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鈣、匹伐他汀等半衰期較長,早晚服用都可以。
提示:
他汀類降脂葯需堅持服用,因為一旦停葯,血脂又會回升,影響治療效果。
GIF
心絞痛葯
根據「心痛」規律服藥
冠心病有一定的發作規律,緩解心絞痛的硝酸酯類藥物,可在發作前服用。
勞累易發作,清晨服
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在清晨、白天活動量增加,容易出現勞累性心絞痛。建議清晨服用阿司匹林、硝酸酯類藥物。
夜間易發作,睡前服
夜間發作的心絞痛,血管痙攣的可能性比較大,與勞累無關。建議睡前或傍晚服用一次硝酸酯類藥物。
飯後發作,餐前服
個別患者飯後心絞痛發作頻繁,建議服用短效硝酸酯類藥物,三餐前服用。
提示: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一旦形成,藥物治療很難逆轉,為預防斑塊破裂後形成血栓,冠心病患者常被要求終身服藥。
GIF
心律失常葯
心電圖異常時服藥
心律失常,其實就是心跳的「節奏」不規則,最常見的有房顫、早搏、心動過緩……最佳服藥時間,可根據 24小時動態心電圖測結果定。
長效藥物:當天任何時間均可
長效藥物如胺碘酮,每次半片,必要時一周只需服1~2次。
短效藥物:根據發作時間定
短效抗心律失常藥物,最好是每8~12小時服藥一次,需每日服2~3次,白天發作的患者晨起服藥,夜間發作的患者晚餐後或睡前服藥。
癥狀穩定後,部分患者可遵醫囑一天只服一次葯。
提示:
有的抗心律失常藥物存在肝損傷、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副作用,病情穩定後,要儘可能遵醫囑減少到有效的最小劑量,並監測藥物對心電圖及甲狀腺功能的影響。
GIF
心衰葯
通常早上服用
心力衰竭是一種因心臟結構和功能改變,導致心臟收縮和舒張功能受限的疾病。
大部分心衰葯適合在早上服用,尤其是利尿劑(呋塞米)。
提示:
心衰患者不可因癥狀改善而擅自停葯或減葯。容易夜間憋醒的患者,建議在睡前服用硝酸酯類藥物,以減輕心臟負荷。
溫馨提示
以上服藥時間適用於一般情況,為保證更精準、安全的個體化用藥方案,服藥前最好諮詢醫生。
來源:江門發布綜合整理自生命時報
責任編輯:徐蓓蓓
※一部電影爆紅,照顧患癌妻子23年,70歲突發心臟病去世,可惜
※我為什麼相信因果的現象——親身體驗之見證(五)心臟病發,行善得愈
TAG:心臟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