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梵高說:我的一切作品都是以日本藝術作為根據的

梵高說:我的一切作品都是以日本藝術作為根據的

在人們心目中,梵高,是個純粹的西方畫家。他大名鼎鼎,擅長油畫,想到他,就會想到那鋪滿畫布的一片片金燦燦的色彩。在西方藝術史的表述中,梵高被列為後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任何時代中的天才,他們的靈感都絕非無本之木,那麼梵高的靈感又從何而來呢?在梵高給自己弟弟提奧的信中,他曾說過一句讓今天的我們大跌眼鏡的話:我的一切作品都是以日本藝術作為根據的。由此看來,梵高所創造的那讓人著迷的後印象主義作品中,卻包含著來自東方美學的基因。那麼日本藝術究竟怎樣影響了梵高,梵高又怎樣帶動了日本藝術呢?從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梵高與日本之夢展」在札幌、東京、京都三地巡迴展覽,為世人揭開梵高畫作的東方淵源。

反抗傳統的印象派

19世紀初的西方畫壇暗流涌動。那時的學院派畫法似乎已經在「再現」人與物體方面登峰造極。簡單來說,他們所追求的,是讓自己的畫筆,宛如今天的照相機一般精準。這種理念引起了一些年輕畫家的不滿,在他們看來,傳統畫法立足於精心布置的畫室、立足於解剖學、立足於已有的知識,而不是立足於自己的眼睛。有時候眼睛看到的東西就是悖逆常理、色彩強烈,甚至模糊不清,那麼到底是該順從內心的知識,還是遵循眼睛看到的呢?年輕的畫家們決意發起挑戰。

在畫壇最新發起挑戰的是馬奈,而在將這場革新運動推向高潮的則是莫奈。莫奈催促自己的朋友們完全拋棄畫室,強調作畫的「現場感」,號召大家尊重自己眼中所看到的東西。在這種有創意的想法做法之下,莫奈等人的作品一經發布,便受到了無情的嘲笑。尤其是莫奈名作《印象:日出》發表之後,有位批評家覺得這幅畫一無是處,甚至連名字也非常搞笑,於是創造了一個嘲笑他們的名詞——「印象主義者」。「印象主義者」們倒不以為忤,這個名詞後來成了讓人頂禮膜拜、肅然起敬的稱呼。

《穿和服的女人卡美伊》 莫奈

印象主義聲勢浩大,遭受到的反對也異常激烈,但是,幸好它誕生於狂飆猛進的19世紀,兩個幫手改變了人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促成了它的成功。第一個幫手自然是攝影術的產生。就像火車飛機阿爾法狗一樣,把人打翻在地的往往不是人,而是人發明的機器。既然照相機能在一瞬間把人物景色拍得分毫不差,那麼要那些只會「再現」的畫家們還幹什麼呢?照相機讓學院派畫家們無路可走,他們不得不去探索照相機無法完成的領域。印象主義自然由此受到廣泛的關注和接受。

被印象派視若珍寶的浮世繪

說起第二個幫手,不得不提到美國人佩里。1853年,美國特使佩里率四艘軍艦闖入日本,要求日本開關通商。第二年,佩里再次率領九艘軍艦叩關,終於打開了日本的大門。與歐美通商之後,日本的浮世繪藝術便傳入了歐美,並意外地影響了正在尋找創新元素的印象派畫家。這些印在食品包裝紙或包裝填料上的版畫,被貧窮的印象派畫家們在小吃館意外發現,視作珍寶。

日本的浮世繪版畫起源可以追溯至唐代版刻經書。至17世紀,日本輸入帶有插圖的明代課本,進一步刺激了日本版畫的發展。有學者認為,至18世紀,日本還受到了西方版畫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又是通過吸收了西方元素的中國版畫產生的。不過,脫胎於諸多源流的江戶時代的浮世繪,至17世紀已經形成了自身的特點。

日本學者坂本太郎指出,所謂「浮世」是指當時現實社會生活,這是日本元祿年間(1688-1703年)的流行用語。而這個名字也點出了浮世繪在題材選擇上最大的特點,那就是以最為普遍的社會生活為描繪的主要對象。它的出現與日本市民文化的興起關係密切,在日本民間流傳廣泛。

包裝紙上的浮世繪讓西方的印象主義者們大為興奮。無論是在題材選取上還是技巧運用方面,這些來自古老東方的作品都呈現出全新的色彩,讓努力掙脫學院規則的畫家們欲罷不能。浮世繪促成了印象主義者更深刻的反思——他們發現,在他們自己身上,仍然不自覺地保留著西方的繪畫套路。浮世繪版畫上那些莫名其妙的觀察角度和違反焦點透視原則的繪畫方法,才是真正徹底的反抗路徑。

《新板蟲盡》 浮世繪 1883年

浮世繪讓梵高頓悟

1886年,一事無成窮困潦倒的大齡單身男青年梵高來到巴黎投靠弟弟提奧。當時35歲的梵高已經在幾年前決心成為一個畫家,可惜的是,畫了幾年,既沒有賣出什麼畫,也沒有找到合適的繪畫方向。

然而正是在巴黎,落魄的梵高遇到了令他沉迷的印象派畫作。而在巴黎齊格弗雷德·賓的美術館中,他的目光落在一幅幅日本浮世繪作品上不願離開。早在安特衛普時,梵高就已經接觸到了日本版畫,而在巴黎,浮世繪的顏色、構圖、主題,再次點燃起他的激情。他不僅把浮世繪推薦給了自己的弟弟提奧,建議他存貨販賣,還親自在他最愛的咖啡店組織了一次浮世繪畫展。並不愛與人交往的梵高能為浮世繪去組織畫展,足見他對浮世繪的狂熱愛好。

巴黎的所見所遇,改變了梵高原有的繪畫風格。一切從模仿開始,梵高1887年創作了《日本情趣·花魁》。他幾乎是用油畫徹頭徹尾地把他在巴黎雜誌《Paris Illustré》上看到的浮世繪重新畫了一遍。但如果認真觀察這幅圖的細節,則會發現,這幅油畫仿製的絕不止一幅版畫,左側的仙鶴,畫面底部的「旅行青蛙」,均有明確的版畫源頭。不過,梵高的臨摹並非簡單照搬,對比兩幅作品便可發現,梵高所採用的色彩遠比原作要強烈。他採用了印象派畫家的色彩方法和新印象派畫家的手法對同一題材進行了改造與再創作,讓這幅原汁原味的日本女人充滿了梵高的印跡。

《日本情趣·花魁》 梵高 1887年

梵高臨摹的浮世繪不止一幅,浮世繪名家歌川廣重的《龜戶梅屋鋪》、《大橋暴雨》都曾讓1887年的梵高亦步亦趨。

《龜戶梅屋鋪》

《大橋暴雨》 浮世繪 1857年

在《唐基老爹像》中,梵高甚至把眾多浮世繪作品當成了背景,讓唐基老爹頭頂富士山。從浮世繪中,梵高似乎獲得了某種領悟——原來平民化的內容也可以如此動人,原來不用焦點透視,僅僅使用平塗上色,也可以帶來立體效果和體積感,原來鮮亮的色彩可以如此動人,原來畫面不必追求完整,有旁逸斜出的樹枝也並不影響表達。恍然大悟的梵高決定離開巴黎。不僅是因為巴黎「糟糕的天氣」讓他身體不適,還因為他聽說,南方有個叫做阿爾的小鎮,那裡乾燥少雨,色彩豐富,還是全歐洲唯一像日本那樣純凈明朗的地方。

《唐基老爹像》 梵高

於是,1888年2月20日,梵高給提奧留下一張字條,不辭而別。

阿爾之夢

2月的阿爾,余雪未消。剛下火車的梵高就被阿爾純凈的色彩所吸引,藍天白雲,陽光綠野。在抵達阿爾的第二天,他就在給弟弟提奧的信中寫道:「阿爾的鄉村景色一片平原……還有雪景,雪白一片映襯著散發著和雪一樣光輝的天空,就像日本人筆下的冬日風景畫。」阿爾的雪喚起了他想像過無數遍的日本冬天——梵高所喜愛的歌川廣重在自己的作品裡,不止一次地描繪日本雪景。他按捺不住激動,匆匆租了個房間,便迫不及待地跑向阿爾的風景中,支起畫架,記錄下他在阿爾見到的日本式的雪景。這幅《阿爾的雪景》地平線較高,畫面由右上向左下展開的斜線構圖,明顯受到了歌川廣重系列雪景浮世繪的影響。

《阿爾的雪景》 梵高 1888年

在阿爾,梵高不再滿足於臨摹浮世繪,開始嘗試著將他從浮世繪中領悟到的繪畫方法,用到對阿爾景色的描繪中。阿爾時期的梵高,彷彿全力開動的繪畫機器,沉浸於阿爾為他準備的日本之夢中不可自拔。在給友人的書信中,梵高頻頻寫到日本。儘管他從未去過日本,他卻說:

「想告訴你鄉間的景色震撼了我,像日本一樣美麗。……如果日本人不在日本畫畫,他們一定會來法國進行創作。」

「提奧寫信對我說,他給了你一些日本畫,這確實是現在理解油畫中的明亮色彩的最直接、實際的方法。」

「就我來說,我在這裡不需要日本畫,因為我總是告訴自己我現在就在日本。」

「我也為自己繪製了一幅新的肖像,一幅習作,在裡面我看起來像一個日本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青藝評 的精彩文章:

來來來,瞧瞧人家的「女人力」長啥樣
狗年說貓:文人「貓黨」多多,猜猜最佳鏟屎官是哪一位?

TAG:北青藝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