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人叫他顧爺其實他是互聯網文藝倒爺

有人叫他顧爺其實他是互聯網文藝倒爺

休閑的裝束,溫和的語調,面前的小顧,就像是一個充滿書卷氣的鄰家大男孩。

然而,這個看似「人畜無害」的文藝青年,卻是一個集設計師、作家、自媒體人、影視創作人多重身份為一身的網紅,甚至一度在互聯網上引起軒然大波的爭議性人物。

從2014年開始,他陸續以「顧爺」的身份出版了3部《小顧聊繪畫》系列書籍。書中,他用調侃,甚至有些戲謔的語氣和態度,解構西方繪畫藝術史。這一創作風格,既讓他贏得了一大票擁躉,卻也招來了無數的非議。

他究竟是誰?爭議從哪來?作品要往哪去?

我們的這次交談,正是試圖給大家解答這三個看門老大爺的哲學問題。

01.敢調侃莫奈的會計畢業生

2004年,小顧被家長安排去了澳大利亞留學,之後學了會計專業,並順利畢業。

然而,這個曾夢想考進中央美院的文藝男青年,自認不是干會計的料,「找不到工作,連自己的稅都不會算。」

後來,他憑藉自己的美術功底,在國外找了一份設計師的工作。然而,這份工作顯然也並沒有讓他完全安定下來,撩動他心弦的,是莫奈的名畫《睡蓮》。

「那是我第一次去看畫展,其實看不懂。當時的感覺就是莫奈的畫近看就一團漿糊,遠看就是一團圓圓的漿糊。」小顧並不掩飾自己當年對於西方繪畫藝術所知甚淺。

這次看展之後,他開始針對相關知識做功課,並在下一次跟朋友看展時,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和風格來為對方講解,不料他的朋友居然聽得津津有味。

隨後,小顧將這兩次經歷,以及自己總結下來的一些心得發在網上,也同樣獲得了很多人的認同,「有一次寫了一篇關於如何一眼認出繪畫題材的文章,發完之後就睡覺了。第二天早上一醒來,嚇我一跳,我在熱搜排行榜里居然打敗了汪峰!因為那個時候很流行和汪峰搶頭條,我就發現,自己好像要火了。」

02.「倫勃朗搞了個校辦工廠」

在一炮而紅之後,小顧辭去了國外的工作回國,出書、做公眾號,順勢而為搶佔了自媒體的第一波紅利,「因為當時,還沒有什麼人用這種方式來寫藝術類的東西。大家沒有想過如何把被認為是高雅的東西拉近到每個普通人身邊。」

「對於一些看起來很嚴肅的事情,我總是願意用開玩笑的方式跟大家講述,就是希望化解尷尬。」小顧說,他的作品都延續同一種邏輯:少用專業名詞,把高高在上的名家、大師以及他們的事迹,用普通人身邊的事物來解釋。

「提到倫勃朗,我就說他當時辦了個『新東方』。因為他有很多學徒,接到要創作的訂單後,就大夥一起做,類似於我們的校辦工廠。」

03.「只負責把人帶到藝術的門口」

小顧的寫作風格,很快就引來了輿論的圍剿。

在知乎社區里,關於「顧爺」及其作品的問題,共計獲得了幾百條回答,長篇大論拍磚者無數,據理力爭的支持者也有。

有意思的是,質疑他的人主要認為他的作品裡充斥著事實性的差錯,以及理解上的硬傷,水平堪憂;而支持他的人則是力挺他「說人話」的表達方式,風格誘人。

而這種一體兩面的評價,或許也正是小顧作品的真實寫照,「我現在做的事,就是把本來對藝術不感興趣的人,帶到藝術的門口,如果你感興趣的話你可以自己開門進去,如果不感興趣的話,在門口拍個照片,發個朋友圈也是很好的」小顧說。

輝哥︳撰文

辰焱友白︳編輯

福 利

留言點贊最高的3位粉絲送出

《小顧聊繪畫》書籍一本

_

今 日 互 動

說一本你看了就停不下來的書

(一起來評論里聊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更上海 的精彩文章:

和飄著奶香的大塊頭暖男約會是什麼情況
腦癱少年變成游泳天才,這並不是一個關於奇蹟的故事

TAG:更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