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正確對待癌症:「不要只活三個月」

正確對待癌症:「不要只活三個月」

這一切都發生在我發現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肺部之後。那時,我正在接受抗癌治療。癌細胞是在我手術之後才轉移的,一切都發生得非常突然。針對這次轉移的抗癌治療,讓我的身體近乎崩潰。

很幸運,我的化療十分成功。但情況還不至於樂觀到讓我可以不再擔心,因為我不知道何時病情會惡化,之後的治療又將會是怎樣。相對於不知今後會如何變化的病情,我更需要抓住的是我正在不斷虛弱的身體。在經歷了五天的化療之後,我回到家裡,耳邊突然響起了主治醫生的話:「不管有多累,都要保持一定的運動量。如果因為太累而拒絕運動,那就無法鍛鍊出足夠的力量去經受治療。」

我做了一輩子醫生,怎麼會不知道這個道理呢?如果因為太累而長期卧床休息,將會導致今後無法穩定站立。所以在手術之後,我也曾努力鍛煉身體,比如咬緊牙關上下醫院的樓梯。但是每個月五天的藥物注射,讓我甚至都無法站立。

有一天,我在房間的地板上坐了好久,調整好我的呼吸,然後挺起身體,開始扶著牆慢慢地在房間里繞圈。一步,一步,雖然腳步很緩慢,但是不到兩圈,我的雙腿就開始顫抖。

如果沒有患上癌症,我絕對不可能體會到那天的心情。顫抖的不是我的雙腿,而是我的內心。這是我平生第一次體驗到了這種無力感。

我咬緊牙關邁出雙腿,還沒走開幾步,就癱坐在了地上。也可能是那一刻,讓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癌症所擁有的超乎想像的魔力。體力殆盡,喪失生命力,這些都只不過是表面現象,真正可怕的是,癌症在不斷變化的病情中奪走了患者的內心。

我不知道自己在地上坐了多久。突然這樣一個疑問閃現在我的腦海:「我現在到底是為什麼而憤怒?」

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我,癱坐在地上憤怒絕望的我,這一刻開始真正地發現了自我。

隨之而來的第二個問題是:「我現在是在和誰做鬥爭呢?」

答案不言自明,我鬥爭的對象就是癌症,憤怒和孤獨就是鬥爭的結果。如果說我鬥爭的對象是癌症,那麼我又是為什麼要和癌症鬥爭呢?

「和癌症鬥爭,是為了讓我自己活下去。但不管是何種鬥爭,鬥爭總是會激發我們心中的憤怒和怨恨,讓我們不斷地自我消耗。那麼,是否必須要做這樣的鬥爭呢?是否一定要將癌症視為鬥爭的對象呢?」

這是我面對癌症時內心深處的恐懼和怨恨所導致的結果。如果不再畏懼,那麼我也就沒有理由被這些小事所困擾而內心煩躁。

某天突然找上門來的淘氣朋友——癌症

疾病是什麼?它不就是某天突然來到我們體內,之後又悄然離去的過客嗎?癌症也是如此。而且癌症還不只是擦肩而過的過客,它還是我們的朋友。和其他的疾病不同,癌症從一開始就在我的體內生長,直到我的身體某個部分出現了異常,它就會像個淘氣的朋友一樣開始向我發難,讓我心痛。

癌是我體內盡職本分的細胞突然有一天發瘋後的變種。雖然還沒有找到最終的原因,但是根據DNA研究的結果,當我們體內的某一部分出現異常時,有些細胞可能會放棄自己原有的角色而轉變為癌細胞。就像是電影《無敵浩克》的主人公一樣,每當憤怒時,就會變身為綠色怪物。不過這傢伙畢竟一開始在我體內還是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的。

雖然直到現在我還不知道是否應該將它視為必須消滅的敵人,但是癌並不會因為我的鬥爭而有絲毫退卻。因為它最初就是我體內的一部分,了解我身體的弱點,更深知如何毫不費勁地蠶食我的身體。所以,我認為如果百般提防,壯志豪情地和癌症宣戰,將只會是一場消耗戰。我應該重新審視癌症,採取迂迴勸慰的戰術,而不是一味無條件地想要對抗取勝。

從此以後,我在房間里繞圈時再也不會心情低落了。我努力開發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如果能走上兩圈,就算成功。」

之後,我不斷地努力,三圈、三圈半、四圈……就這樣,我終於可以完成10圈,緊接著又能夠走完20圈。

不向癌症低頭的決心從來沒有改變。改變的是,我不再將癌症視為敵人,而是將它當作朋友,去接受它。不管怎樣,我都要嘗試和癌症和諧相處。癌症帶來的病痛越是難熬,我越是要去擁抱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朋友。

在雙腿變得有勁之後,我開始繞著院子散步。剛開始只能走上三圈,圈數逐漸增多,之後我開始不再論圈而是計時運動。就這樣,10分鐘、20分鐘、30分鐘,最後我能夠走上將近一個小時。

對於癌症,如果我始終抱著敵視和憤怒的態度,恐怕直到我倒下的那天,我也不能一次走完這20圈。我咬著牙走完20圈,獲得的快樂無法比擬,因為我是帶著和癌症交友的心態在積極鍛煉。

這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場頓悟。讓我擁有了能夠和高高在上的癌症平等而視的自信感,讓我能夠嘗試著去和癌症成為朋友。在以前,我連做夢都不會有這樣的念頭。

即使是在化療成功結束之後,我依然沒有停止鍛煉。癌這個傢伙,可以讓你暫時地忘掉它,但說不準什麼時候又會回來,讓你心痛不已。癌這傢伙,性格怪僻,一不小心惹了它,十有八九又會再次找上門來。所以,在化療結束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一直都在不斷提醒自己,我得的是癌症。

不管怎樣,我都要去除我體內的癌細胞。但想要滿懷怨恨地在短時間內分出勝負,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癌症離開之前,我必須和癌症成為朋友,我需要這樣的心態。

我在詞典里查閱了「朋友」這個詞:「長期親密交往的夥伴。」

我覺得癌症正是這樣的朋友。它性格孤僻,而且極其固執,是一位需要長時間交往的朋友。雖然其間會有摩擦,甚至還會讓彼此受傷,但最後還是能夠相互理解,微笑分別。它就是這樣的朋友。

反而言之,如果你不理解癌,不與它好好相處,不能和它成為朋友,那你就不可能送走它。雖然有時候,它會讓你發火,甚至還會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給你致命一擊,但越是這樣,就越需要你勸慰它。

很多人都認為癌症是不治之症。所以拿到診斷書之後,就彷彿接到了死刑判決書。

也有病人和我一樣,癌細胞從肝臟轉移到肺部。但在我依然健康生活的時候,他們卻已經躺在病床上等待死亡了。我的主治醫師告訴我,我和他們所接受的治療沒有絲毫差別。

我認為只要善待癌症,癌症總有一天會離我而去。但在他們的眼裡,癌症是必須戰勝的殘酷敵人。所以他們中的很多人變得焦躁不安,開始尋找各種偏方,期待能夠戰勝癌症,甚至嘗試了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所謂的秘方。

很多癌症患者懼怕癌症,拒絕癌症,決心戰勝和消滅癌症。如果真能如他們所願,那也不枉這番努力。但不幸的是,癌並不是這麼容易服輸的傢伙。

當我們高喊著「你這傢伙為什麼來找我?趕緊走開」,四處躲避癌症之時,癌細胞早已一路高歌潛入了我們的身體。

正如我所說的,害怕永遠都不會幫助你經受住癌症的考驗。但同時,如果一味地選擇對抗,癌症的威力也一定會比你想像的要強得多。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癌症呢?是在盲目的恐懼中彷徨呢?還是不停戰鬥,直到遍體鱗傷地死去呢?抑或選擇就此放棄。

我經常對那些想要尋求建議的患者們說:「如果無法逃避,那就選擇享受吧。好好去品味癌症的味道。」

如果有人說「味道」這個詞有些太過誇張,不知下面的這句話是不是更加貼切:「不如好好地勸慰它,擁抱癌症一起生活。」

癌症患者們在開始漫長的治療期之前,最先要做的就是改變對於癌症的看法。癌症不是你必須去戰勝的敵人,而應把它看成是你要擁抱、要共同生活的朋友。

2001年,在美國舊金山召開的年度學術會議上,美國臨床醫學會會長總結了最新的醫學研究成果,並展望了今後的癌症治療方法。他宣稱:「癌症正逐漸成為和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一樣的慢性疾病。」

這就意味著,現在癌症已經不再是可以輕易奪去人們生命的不治之症。

這無疑點燃了所有人的希望。

現在馬上拋去你腦海中的壓力和恐懼,試著大聲地喊出來:「我們一起共同生活吧,到你要離開的時候,我們再愉快地分手。」

「最長只能活三個月」

身邊的人都說,我能戰勝癌症簡直就是奇蹟。我一直不認可將我的治療加上「奇蹟」之類的修飾語。因為奇蹟指的是那些通常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雖然,我也只是把握住了這微乎其微的可能性。

雖然我十分希望能夠準確地了解自己的病情,但我並不會太在意那些檢測結果。或者說,是我不願意被它們所束縛。每次接受化療時,我總是要反覆做各種檢查,然後出來各種檢測數值。這些對我來說,只不過是一堆數字而已。

當然,我從來沒有懷疑過,這些數字對於治療的重要性。從醫生的角度來看,這些數字是決定患者今後治療方向的重要指標。但再怎麼重要,這些數字也只是治療的根據而已,遠不能成為丈量患者生命長短的指標。

「您已經是肺癌四期了,治療將會非常困難。」

「您現在是子宮癌二期,如果手術後繼續接受抗癌治療,還有治癒的希望。」

……

患者們在接到癌症診斷書後,首先聽到的就是癌症的期數和治癒的可能性。從醫生的口中聽到這些內容時,想必大部分患者的反應都是茫然、不知所措,因為很少有人是在已經非常了解癌症的情況下收到癌症診斷書的。所以,很多患者對於這些數值和治癒率充滿了疑惑,也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誤會。

癌症期數究竟意味著什麼?

那麼,讓癌症患者念念不忘的癌症期數究竟意味著什麼呢?癌症分期是根據腫瘤的大小用數字表示病情發展的一種標識方法。這是決定治療方案和判斷病情的依據,現在常用的癌症分期方法是TNM分期系統(TNMstaging system)。

T(Tumor:腫瘤)指的是原發灶腫瘤的大小,N(Node:淋巴結)表示區域淋巴結受累情況,M(Metastasis:轉移)代表的是癌細胞有無轉移到其他器官。對於一般患者來說,將TNM系統分為四期的方法更加容易理解。

港姐林淑敏抗癌成功

假設一位患者患上了肺癌。他左右兩側肺葉中只有一側發現了癌細胞,並且腫瘤大小在3厘米以下。那麼這種情況就屬於肺癌一期。如果癌細胞已經局部擴散至原發灶腫瘤附近的淋巴結,則可以診斷為二期。病情如果進一步惡化,癌細胞擴散至鎖骨上部等整個胸腔,則屬於三期。之後,如果癌細胞轉移至肝、腦、骨等組織器官,則屬於所謂的肺癌晚期,也就是四期。

從患者的角度來說,如果用初期、中期、進行期來劃分,可能更便於理解。對應於TNM分期系統,初期相當於一期,中期則包括了二期和三期,進行期指的是四期。那麼,癌症的分期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癌症期數意味著治癒率。由於癌症種類的不同,治癒率也有所不同。但從整體情況來說,以五年生存率為標準,一期的治癒率超過90%,二期為2/3,三期為1/3。四期由於癌症已經擴散至全身,所以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治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這一階段治療的目的通常是為了延長生命,而非完全治癒。

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如此明了的分期,以及與此對應的治癒率,就像是切豆腐塊一般簡單清晰。癌症患者們根據期數和治癒率來計算出自己剩餘的生命,醫生也是如此。所以他們才會輕易地說出「最長只能活三個月」之類的話。

對於各種指數的恐懼,並不限於期數和治癒率。一旦患上癌症,你將很難從一大堆的指標中解脫出來。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檢查,為什麼檢測報告上的數值又是如此複雜。從醫生或者護士口中蹦出的一個數字,可能就會讓患者的緊張達到極限。由於缺乏專業知識,某項檢測結果的細微變化,可能都會讓患者一天經歷十二次從天堂到地獄的煎熬。

讓我們平復心情,好好來想一想。

如果一期患者中十人能夠治癒九人,四期患者只能坐等死亡,那麼又該如何解釋像我這樣的例外呢?論醫術,我身邊的同事和同學個個都算得上是業務一流。但即使是他們,對我癌症四期的狀況也都束手無策,委婉地暗示我結果只能是死亡。恐怕誰都不會想到,我還能像現在這樣健康快樂地生活。我也是當自己真正處在患者的立場時才終於明白,那些所謂的預測和指標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

一次去醫院接受化療時,偶然遇到了一位老太太。這位老太太被診斷為胃癌二期,最初一直堅決拒絕手術,在家人的不斷勸說下最終接受了手術。很幸運,手術非常順利,現在正準備出院。她告訴我,如果不是因為社區醫院醫生,她可能更早就接受了手術治療。老人最先在家附近的醫院接到了診斷書,醫生診斷她為胃癌三期,表示即使手術也很難保證能夠恢復。老人自感時日不多,所以開始卧病在床,一躺就是好幾天。最後在子女的勸說之下,來到其他醫院複查,發現自己只是胃癌初期而非所謂的三期,而且手術也並不困難。被這一結果所鼓舞,老人迅速確定下手術日期。手術之後,現在遵照醫囑正在接受化療。所以,老人對最初那位醫生怨氣十足。

「如果一開始就知道是初期,家裡人就不會這麼操心,我也不會那麼難過了。」

在老太太出院之後沒多久,我偶然從她的主治醫生的口中聽到了一個讓人震驚的消息。

「啊,你是說那位老太太嗎?其實她的病情並不樂觀,所以一直猶豫要不要做手術。她的兒女不停地拜託我們,希望能夠進行手術。他們不能看著自己的母親就這樣等死,一直要求進行手術。他們告訴我,老人其實並不想做手術。所以在手術前,我特意去告訴老人,她的病情不算太壞,而且手術也很容易。

「從統計學角度來看,老太太的病情已經非常嚴重,而且手術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小。但是老人並沒有在意那些所謂的期數和治癒率。手術之後,她在我的攙扶下健康地走出了醫院。」

當然,這位老人的例子並不具有普遍性。萬一中間的過程中,老人出現什麼意外,那所有的責任都將由家人和醫生負擔。但老人的家人並沒有因為診斷和檢查的各種指標而絕望。最終老人健康出院,這也是他們最初所期望的。

至於我的情況,如果從病情的發展和期數來看,最早是在肝臟發現了腫塊,這時候還是癌症一期。但僅僅兩個月之後,突然在我的肺部檢查到了幾個腫塊。在與肝臟毫不相干的肺部發現癌細胞,如果用TNM分期系統來界定,那應該算是四期,治癒的可能性不到5%。但是這5%的治癒率只是那些經歷了數百名或者數千名患者的醫生所下的結論。

從癌症患者的角度來看,我能否成為這5%的概率是50%。這樣一來,最後的結局就不得而知了。關於癌症的各種資料和檢測指標只不過是截止到現在的各種統計結果而已。這些統計結果並不能成為衡量某一個人生命長短的標尺。甚至有些癌症的期數界定本身就存在模糊不清的地方,更有一些癌症不存在完全無法治癒的情況。

我們不能因為生存率過低、檢測結果指標糟糕而陷入絕望,而應該考慮如何做才能讓這些指標變得正常。我們不如把這些統計的結果看作是希望的基石。

我想要對那些癌症患者們說,不管誰給你什麼樣的結果,你必須保持這樣的自信:「哪怕只有1%的可能,我也會是那幸運的1%。」我們還要好好研究那些倖存下來的病人,研究他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只有當你不再被這些指標和數值所束縛時,你才真正擁有了無法動搖的希望和意志,以及最終送走癌症的力量。

摘自韓萬青《不要和癌症抗爭,要跟它做朋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癌症 的精彩文章:

我們到底要不要做癌症篩查?
飲食來預防癌症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