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霍金對於世界的11個觀點

霍金對於世界的11個觀點

霍金對於世界的11個觀點

霍金這位劍橋理論宇宙學中心的研究主任、《時間簡史》作者曾有過這樣11個觀點,涵蓋人生和世界的方方面面。大多數人可能還是看不懂霍金的理論研究,但下面這11句話,也蘊含著這位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科學之一的思考方式:

1.關於學校學習:曾是差生,但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在學校里,我成績一直是中下游,班上的同學都非常聰明,我的作業不整潔,我的筆跡讓老師絕望,但我的同學給了我愛因斯坦的綽號,所以可能他們真的有先見之明。我十二歲的時候,我的一個朋友向另一個朋友打賭一袋糖果,說我永遠不會有什麼成就,我不知道他們是否履行了這個賭約,如果已經塵埃落定,結果使用哪一種方式判定的。」

-來自2010年的「我的簡史」講座

2.關於外星生命:遇見他們一定不是好事

「如果外星人來到我們這裡,一定就像哥倫布在美國登陸時一樣,這對美國土著人來說並不好。我們只需要看看自己,看看我們自己的智能會不會發展成為我們無法控制的場面。」

- 2010年與斯蒂芬霍金一起進入宇宙

3.做出科學發現時的高潮「eureka」 (阿基米德著名的「我找到了!」之意):學術對個人生理和心理的另類價值,單身科研狗們別再抱怨單身了,你的追求不止於此

「我不會將它與性相比,但它持續的時間更長。」

- 2011年4月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演講

4.關於殘疾:總有一個領域不會讓殘疾成為障礙

「如果你是殘疾人,要知道這可能並不是你的錯,但怪罪世界或渴望它對你施捨憐憫也不好。一個人必須有積極的生活態度,必須充分利用自己的處境;如果身體殘疾,就不要再有心理殘疾。我認為應該多關注那些身體殘疾不會造成嚴重障礙的活動。殘奧會我恐怕不太感興趣,但我很清楚自己向來不喜歡田徑運動。科學對於殘疾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發展道路,因為它的活動主要是頭腦。當然,大多數的實驗工作可能也會把大多數的殘疾人排除在外,但理論工作基本上很合適。我的殘疾並沒有成為我理論物理領域的障礙,事實上,殘疾還讓我免除了我本應參加的授課和行政工作。然而,由於我從妻、孩子、同事和學生那裡得到了大量的幫助,我成功了。我發現人們一般都會樂意幫助你,但是你應該儘可能地鼓勵他們,讓他們覺得他們的努力是值得的。」

- 來自「殘疾人與科學」,「科學文摘92,第9號,1984年9月」

5.時間旅行:當然為了家庭

「我想回到1967年,我第一個孩子羅伯特出生的時候,我的三個孩子給我帶來了極大的喜悅。」

- 去紐約時報,2011年5月

6.關於命運與自由意志

「我注意到即使是聲稱一切都是決定好的,無法改變的人,在過馬路前也會看看兩邊。」

- 從黑洞與嬰兒宇宙及其他散文

7.科學與宗教:肯定相信科學

「基於權威的宗教與基於觀察與理性的科學之間存在著根本的區別,科學會贏,因為它有用。」

- 致Diane Sawyer / ABC新聞,2010年6月

8.關於缺陷:為缺陷而生,追求完美終會矯枉過正

「下次有人說你犯了一個錯誤,告訴他這可能是件好事,因為如果沒有缺陷,你和我都不會存在。」

- 與斯蒂芬霍金,2010年進入宇宙

9.關於智商:秀智商的都是屌絲

「我不知道。誇耀自己智商的人都是屌絲。」

- 紐約時報,2004年12月

10.關於女性

「她們是一個十分神秘的群體。」

- 致新科學家,2012年1月

11.關於給自己孩子的建議:理想、堅持與愛

「一、記住仰望星星,不要光看腳下;二,永不放棄工作,工作賦予你人生意義和目的,沒有它,生活就是空虛;三,如果你有幸找到愛,記住它的存在,不要捨棄它。」

緬懷霍金先生

您永遠屬於宇宙星辰

霍金的父母抱著他

霍金或許是這個時代最聰明的宇宙學家。同時,他還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漸凍人」。他以一系列的暢銷科普著作讓全球讀者驚嘆不已,一步步揭開宇宙的奧妙,現在,霍金首度將目光從宇宙轉向了自己,向世人揭露他的人生與思考演化。

霍金父母都畢業於牛津

在二戰中邂逅彼此

我的父親弗蘭克出生於英格蘭約克郡的佃農世家。他的祖父,即我的曾祖父約翰·霍金曾是一位富庶的農人,可惜他購進了太多農場,而在上世紀初農業不景氣時破產。他的兒子羅伯特—我的祖父試圖幫助他的父親,但自己也破產了。幸運的是,我的祖母在巴勒布里奇擁有一幢房子,她在那裡辦學,並由此獲得微薄收入。這樣他們就能設法送自己的兒子去牛津學習醫學。

我的父親贏得過一系列獎學金和獎金,除去自己花銷,還能節餘一些錢寄給父母。後來他進入熱帶醫學研究領域,並在1937年旅行到東非作考察研究。二戰開始時,他作了一次橫跨非洲的陸路旅行,然後乘船回到英格蘭,志願做軍事服務。然而,別人告訴他,他從事的醫學研究更有價值。

我母親出生於蘇格蘭的鄧福姆林,是一位家庭醫生的八個子女中的老三。我母親12歲時全家搬到南部的德文。和我父親的家庭一樣,她的家庭連小康都算不上。儘管如此,他們也設法把我母親送到牛津上學。從牛津畢業之後,她從事過不同職業,包括她不喜歡的稅務稽查員。後來她放棄這個工作成為一名秘書,於是在二戰早期邂逅了我的父親。

伽利略去世三百周年忌日

霍金降生

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正是伽利略去世三百周年的忌日。然而,我估計這一天出生的大約有二十萬個嬰兒,但我不知道他們之中是否還有其他人後來感興趣於天文學。

儘管我的父母住在倫敦,我卻是在牛津誕生的。這是因為在二戰期間,德國人同意不轟炸牛津和劍橋,以換取英國人不轟炸海德堡和格丁根的承諾。可惜這類文明的安排不能被擴展到更多的城市。

我們住在北倫敦的海格特。我的妹妹瑪麗在我誕生之後的18個月出生。我聽長輩說,我並不歡迎她的到來。我們整個童年時期關係都有些緊張,部分原因是我們倆的年齡差距微小。然而,成年後,由於各走各道,這些緊張都消弭於無形。她成為一名醫生,這使我父親很高興。

我的妹妹菲利帕在我快5歲時誕生,這個時候我就能較清楚地明白髮生了什麼。我能記得盼望著她的來臨,這樣我們就可以三個人一起玩遊戲。她是一個脾氣急躁、悟性很高的小孩,而我總是尊重她的判斷和意見。我的弟弟愛德華是晚得很多才被我家收養的,那是在我14歲時的事,所以他幾乎沒有進入我的童年生活。他和我們其他三個孩子非常不同,是完全非學術、非智力型的,這或許對我們是一件好事。他是一個相當難纏的小孩,但是人們禁不住喜歡他。他死於2004年,死因永遠無法確定;最可能的解釋是他用於翻修其公寓的膠發出的煙霧使他中毒。

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這顆科學星空中最明亮的星星,這位形塑當代宇宙學、激勵了全球數百萬受眾的科學家,在今天與世長辭,享年76歲。

周三早間,霍金的家人發布聲明,證實了他在劍橋大學的家中去世的消息。

霍金的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親愛的父親在今天去世了,我們深感哀痛。」

「他是一名偉大的科學家,一位偉大的人物,他的工作、他留給世人的東西將久久留存。

「他的勇氣和毅力,連同他的智慧和幽默,激勵著世界各地的人們。」

他曾說,『要不是因為你愛的人住在裡面,這個世界也不過如此。』我們永遠都會懷念他。」

對科學同行和摯愛親朋而言,讓他獨樹一幟的,除了他那殘疾的身體和電腦合成的語音——這已經成為人類大腦突破一切局限的象徵——還有他的直覺力,以及他的黑色幽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美華人瞭望 的精彩文章:

資金過冬,我們該如何理財?
美警長訓導,竟然說:「只要是黑人,儘管開槍」!

TAG:北美華人瞭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