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 5437 個虛假藥品廣告,5 大騙術完整曝光!
假貨中危害最大的,莫過於虛假宣傳的葯。既謀財,還要命。
還記得活躍在多個電視台的「專家」嗎?一會兒是「神醫」,一會兒是名校教授,一會兒又是「秘方傳人」……
這些「虛假藥品廣告表演藝術家」,公然上電視欺騙我們,是嚴重違法的行為。
藥品廣告違規宣傳,誤導性太大了。
GIF
圖片來源:網路
澎湃新聞(thepaper.cn)曾經分析過「丁香醫生虛假廣告名錄數據」和國家食葯監總局虛假宣傳廣告通告(http://www.sda.gov.cn/WS01/CL1270/)。
在 2012 年到 2017 年期間,一共有 5000 多個藥品、200 多個醫療廣告涉嫌虛假宣傳。
圖片來源: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在「消費者權益日」這樣的日子,我們非常有必要為大家全面總結下虛假醫療廣告慣用的五大騙術。
騙術一
名稱瞄準中老年人常見健康問題
在這些醫療藥品及儀器名稱中有很多高頻詞,要麼是各種身體部位,要麼就是「膠囊」「丸」「片」等固體藥劑類型。
統計後發現,與「骨」「糖」「腎」「腦」「壓」有關的最多。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從藥名就看出來了,都非常針對中老年人的常見健康問題,如骨質疏鬆、高血壓、高血糖等。
騙術二
名稱突出高大上的概念
被通報虛假宣傳的醫療用品藥品,名字往往存在 3 點共性:
1.特意在名稱中標註「高大上」的藥材或治療方法(如蟲草、遠紅外等);
2.突出知名概念來做擔保(如同仁堂、宮廷等);
3.打出「少數民族」的旗號(如蒙葯、藏葯、苗葯等)。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而根據國家藥典委員會頒布的《中國藥品通用名稱命名原則》,這些虛假廣告藥品的名稱,主要違背了一些中成藥命名原則,包括:
1. 藥名一般不採用「復方」二字來命名;
2. 不應採用誇大、自詡、不切實際的用語;
3. 不應採用封建迷信色彩及不健康內容的用語等。
騙術三
廣告詞鼓吹療效快速、到位
違法廣告常常會使用「絕對化的語言」,來吹噓產品的功效又快又好。
宣稱包治多病的,比如:如明示或暗示包治百病、適合多種癥狀;
暗示權威性的,比如:「諾貝爾獎技術」「最新技術」「獲得國家專利、獎項」等說法;
宣稱費用低廉的,比如:含有「免費治療」「免費贈送」「有獎銷售」以及用藥品作為禮品獎品等促銷藥品。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騙術四
廣告詞宣稱不科學的藥效
最容易出現虛假醫療廣告的疾病領域,一般就是:
男科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糖尿病、皮膚病、風濕骨痛、痰咳喘、前列腺疾病、惡性腫瘤等。
這些「疑難雜症」,要麼屬於目前醫學還沒能攻克的領域,治療困難、不可能根治,要麼就是需要經過正規治療才能控制的。
說可以「不打針,不吃藥,不開刀,不流血」就能「治好」「治癒」,就是不科學的。
肯定是違法廣告,千萬不能信。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就說這張圖裡的藥品照片,幾乎每一張上都是「假藥敏感詞」:
腎動力充足強勁;化血糖為營養;化血脂為能量;治鼻炎聞聞就好……
明明就是要長期正規治療才能控制的病,如果亂吃藥,病情就會失控,甚至會危及生命。
每當這個時候,就只想問候假藥廠商、廣告製片人一句:
你們這麼厲害,咋不去申請諾貝爾獎呢?
騙術五
利用患者當托兒、名人代言推薦
用患者的口吻來證明療效,是最把消費者當猴耍的。
要怎麼知道這人不是廠商請來表演的托兒?說別人病好了,怎麼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好了?
可恨的是,這麼胡亂宣傳的廠商還不少——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還有特別重要的一點:名人明星代言藥品,是違法行為。
《廣告法》第十六條:
「醫療器械廣告不應含有不科學的表示功效的斷言或者保證;(不得)說明治癒率或者有效率;(不得)利用廣告代言人作推薦、證明。」
且不說像「劉洪斌老太太」這樣的是假冒專家,一些真正權威的工程院、科學院院士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也曾還黑心廣告商私自濫用過。
說完 5 大騙術,最後再教大家一招管用的:
葯的真假和質量,關乎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每個人都該擦亮雙眼,讓假藥無所遁形。
※就因為一個錯誤,中國每年白白死了近萬名孩子
※越來越多年輕人得這個病,卻少有人重視
TAG:丁香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