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對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
張岱年先生在《中國哲學大綱》中說:「中國哲學有一個基本觀點,即天人合一,認為天人本來合一,而人生最高理想是自覺地達到天人合一之境界,物我本屬一體,內外原無判隔。」
第一階段:原始的天人合一階段,即原始的人和世界的合一。在此階段,無主客區分、無自我意識,原始的感受起著支配地位。人在此階段,是一種本能活動,是「原始的活動」。但是這種活動是行而不是知,是沒有知指導下的單純的活動,例如人的原始慾望的要求,如嬰兒的吮吸。
第二階段:高級的「天人合一」階段。高級的「天人合一」境界,也就是人的精神意識發展的最高階段,即審美意識。審美意識就是主體與客體之間完全融合,不分物我,超越本能慾望,超越知識,超越功利。
儒家德性在於在日常生活中顯現,並追求「天人合一」;最基本地,你早上起來,天氣熱穿少點,天氣冷,穿多點,看天氣。綠化越多的地方,空氣越好,對人的健康越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不睡覺,那麼就會精氣不足,精神很差。天氣好,心情好,天氣陰天下雨,你也悶悶的。人會受到環境影響。
當今社會物慾橫流、精神貧乏,又有誰能真正懂得鐵鏈豈能鎖虛空的道理,莊子云: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講求逆來順受。對任何加之於你的作用力,都能夠本能地作出最適當的回應,而不必有絲毫的勉強,心中不存任何芥蒂。做學問到了一定境界,會對此事之外的一切事物了無興趣。這個,如果沒有體會的話,那就只當做一種閑話吧,——但這的確是一種事實。當然,這裡做學問,不僅僅是指知識,也包括技能等等,而且,也不涉及善惡等道德問題。
當一個人在某個做學問的路上求索到一定程度,他絕對會領悟到「山登絕頂我為峰」的孤獨感覺。當孤獨來臨,他的學習範圍就小很多,同時又大很多。這是個怪異的邏輯,不過卻可以用馬克思的一個著名的比喻來解釋:一個人知識多了,就相當於他的圈子大了,但是,這個圈子越大,圈子所接觸的空白面積就越大,他就會越感到自己的無知。——但是,這時,已無法可師。於是,面臨進境停滯,他所要做的,要麼是廣博知識,從中提取有利於提高的內涵,要麼是與同境界的其他領域的大師交流,以期獲得啟發,要麼就是從宗教中汲取靈感。而天人合一,正是介於學問大師在宗教理想與現實理想之間而提出的。
中國傳統文化向來注重整體思維,從事物發展的全面性出發來處理各方面的關係。「天人合一」就是認為天地萬物一體,人是天地萬物的一部分,人與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周易》將天、地與人並稱三才,認為自然界是一大天地,人是一小天地。天和人在生理、心理諸多方面存在著內在聯繫,借天例人,推天道以明人事,這就是「天人一理」。(《史記·樂書》)孔子作為儒家的創始人,雖然沒有明確提出過「天人合一」思想,但將人和自然界看作一個整體的生態倫理觀念非常鮮明。孔子對天有著很深的敬意,但它並不認為天就是神,而是有生命意義和倫理價值的自然界。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興焉,百物興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篇》)這裡所說的天就是自然界。孟子最早明確提出「天人合一」思想,他從人與禽獸區別出發,認為人性與天相通。「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盡心上》)在孟子看來,天與人的本質具有內在的共同性、統一性。
「天人合一」作為中國古典哲學中的重要思想命題,體現了古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科學生態觀,反映了古人認識世界的能力和智慧,具有深廣的思想境界和思維容量。即使到現在,古代「天人合一」的理念仍然具有先進性,值得我們思考、理解、學習。在我們以後的實踐活動中,我們一定要踐行這種理念,自覺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為推動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TAG:康樂CUP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