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雖然被詆毀,卻始終在做著保護人民的事情

雖然被詆毀,卻始終在做著保護人民的事情

最近很少看電影,也不是很感興趣,但卻在某一天的某一瞬間被一位姐姐的朋友圈吸引,一部名為《三塊廣告牌》的電影在今年的奧斯卡中獲得了六項提名,還稱其是2017年度全球十大佳片之一,於是,不知是被片名吸引還是被這撩人的獎項和高度的評價吸引,我去看了這部電影。

不是商業片、不是懸疑片,不是科幻大片,作為劇情片,《三塊廣告牌》的劇情創意真的挺大膽的,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美國一個小鎮上,絕望的母親米爾德雷德因女兒慘遭姦殺,而警方遲遲追兇無果的無奈之下,在路上豎起三塊廣告牌,與警察局對峙的故事。三塊廣告牌上書寫的內容翻譯成中文分別是「愛女慘遭姦殺」「還沒有抓到兇手?」「威洛比警長,為什麼?」,簡短的內容宣告了一個母親向警察局的正面開戰,本來以為這是一個悲情故事,然而不是,主體基調黑色幽默、倔強甚至還有點暖。

「科恩嫂」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憑藉片中絕望母親的角色拿到了第90屆奧斯卡的最佳女主角,這是她第二次拿到這個獎項。在片中科恩嫂的演技全程開掛,最初的形象有點像美國版「秋菊」,讓人同情。她不僅出口成「臟」,還打傷牙醫、縱火燒警局,全身火藥味十足,像極了一個失控的瘋子!然而,這位復仇母親在道德上的不完美,反而讓人覺得人物更加真實。

片中警員狄克森,其扮演者山姆·洛克威爾憑藉該片獲得這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他性格暴躁、缺乏主見、對工作漫不經心,整個一個「壞警察」形象,起初我是有點兒討厭他的,然而當他被警長感化後,他從心底流淌出了善意,甚至不惜被火燒傷也要「安全搶救」那個他曾經置之不理的案件資料,不惜被嫌疑犯打的血肉模糊也要取得其DNA樣本,這種成長,這種淳樸和真摯讓人動容,那一刻,我被這位警員感動了!

是的,在觀看整部影片的過程中我是一直在思考的,我想讀懂劇情,我更想讀懂一位母親和一位警察。影片模糊了善與惡、受害與加害的邊界,每一個劇中人物都有立場,有情感,有行為的動因。影片最終,母親與警察達成「和解」,兩人打算共同去處決那名絕對犯過案的嫌疑犯,一位與本案無關,但犯過同類案件的罪犯,當然,這也不是一個確定的答案,是否處決,兩人打算「在路上」再做決定。影片至此戛然而止。

這樣的影片結局是我沒有想到的,因為我期待也相信結局一定是找到真兇並受法律制裁的。可就是這樣一個結局反而讓我有了更加深刻、更加刻骨銘心的思考……

警民矛盾事件在每一個國度都有發生,而在中國,每每發生這樣的事件,公眾和警察都應該反思,是否缺乏理解?是否存在沒來由的誤會?如果身份互換,誰是受害者?我想,或者某些時候我們是難以定義的,事物本就具有兩面性,站在邊界的兩端,一步的距離其實很長也很短。那麼,想要化解彼此的矛盾,就需要警民雙方在爭取各自權利的同時,也充分尊重並敬畏彼此的權利。

在文章即將結尾的時候,我還想插播一段小感受,在這部影片中,另外一位讓我動容的還有那位身患胰腺癌症自殺的威洛比警察局長,他在死前為這位母親做了兩件頗具「燃」點的事:

第一件,留給這位母親一封信,

第二件,為這位母親支付了一個月的廣告費。

那三塊廣告牌所針對的明明就是這位警長,他卻在死前為其支付廣告費,這個舉動很顯然地表明了他沒有因為母親針對他的行為而產生憎恨,反而對這位母親非常的讚賞,並且期待早日抓到真兇的內心想法,就算他沒有在有生之日親手抓到真兇,那又怎樣呢?我們是否應該深思,警察對待公民,不就是這樣,雖然被詆毀,卻始終在做著保護人民的事情嗎?他們不是機器,他們也會生病,他們也有做不到的事情,可他們,始終在路上……

是的,有些「答案」往往就是很難確定,「在路上」再做決定,您覺得怎麼樣?

一周要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警察說警事 的精彩文章:

一個辦案民警手記:父親為什麼舉報自己的孩子吸毒?

TAG:警察說警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