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孔子為什麼「一問三不知」?

孔子為什麼「一問三不知」?

【雲說《論語》】《論語·公冶長第五篇》第八章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

子曰:不知也。

又問。

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

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大意】

孟武伯問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

孔子說:我不知道。

孟武伯不甘心,繼續問。孔子說:仲由嘛,在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裡,可以讓他管理軍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孟武伯又問:冉求這個人怎麼樣?

孔子說:冉求這個人,可以讓他在一個有千戶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輛兵車的采邑里當總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孟武伯又問:公西赤又怎麼樣呢?

孔子說:公西赤嘛,可以讓他穿著禮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貴賓,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雲說】

這張《論語》出場的人物和場景較多,我們先來解讀一些關鍵詞。

1、孟武伯:魯國大夫,是個官二代,或者叫官三代。父親孟懿子,爺爺孟僖子都是魯國大夫。本姓:仲孫,也稱孟孫。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兒子。「孟」是姓氏,「武」是謚號,「伯」則是指他的排行,按照「伯(老大)仲(老二)叔(老三)季(老四)」的順序,他應該是孟懿子的嫡長子。他名字叫「彘(zhì)」,所以我們也可以稱他為「孟孫彘」或者「仲孫彘」。

孟武伯曾經問孔子什麼是孝?

孔子回答說,天下父母沒有不愛子女的,他們最擔心子女會生病,所以作為子女的要對日常生活多加註意,少生病,讓父母擔心,這就是孝道了。就是那句「父母唯其疾之憂」的句子。

2、 由,就是子路。我們上一章提到子路性情剛烈,被砍成肉醬,孔子痛不欲生。

3、求,是冉求,字子有,通稱"冉有",尊稱"冉子",魯國陶(今山東定陶)人。中國春秋末年著名學者、孔子門徒。孔門七十二賢之一。以政事見稱。多才多藝,尤擅長理財,曾擔任季氏宰臣。公元前484年率軍抵抗入侵齊軍,並身先士卒,以步兵執長矛的突擊戰術取得勝利,又趁機說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但冉求幫助季氏進行田賦改革,聚斂財富,又受到孔子的嚴厲批評。

冉求是孔子的最好的得意門生之一,在孔子的教導下逐漸向仁德靠攏,其性情也因此而逐漸完善。

4、千室之邑,邑是古代居民的聚居點,大致相當於後來城鎮。有一千戶人家的大邑。

邑:分公邑和采邑兩種。

采邑是什麼呢?

古代國君封賜給卿大夫作為世祿的田邑。也叫「采地」、「封地」、「食邑」。封建社會君主賞賜給親信、貴族、臣屬的土地,包括土地上的農民。受到這種賞賜的人必須效忠君主,並承擔進貢和在戰時提供兵員的義務;對采邑中的百姓有管轄權,並課徵租稅。初為終身佔有,後變為世襲。中國盛行於周朝,西歐於中世紀實行。

采邑制盛行於周代,卿大夫在采邑內有統治權並對國君承擔義務。采邑為世襲,由嫡長子繼承,大小按爵位的等級而定。春秋戰國時期,兼并日漸劇烈,卿大夫的采邑也隨之動搖,秦統一後,確立郡縣制,接受封爵的主要是功臣,雖仍有封邑,但在封邑內沒有統治權,以所征的賦稅作為俸祿。封邑大小按戶數計算,由嫡長子世襲。

那又何為公邑?

是國君的直轄地,類似於現在的國有土地,那個時候指指釆邑之外的土地。這裡說的千室之邑,指公邑。

5、百乘(音勝)之家:指卿大夫的采邑,當時大夫有車百乘,是采邑中的較大的戶了,基本上是一個縣的編製。

6、宰,古代縣、邑的行政長官和卿大夫的家臣都叫宰。

7、赤:孔子學生公西赤,字子華。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人。社會流傳的那句「周急不濟富」就是出自公西赤身上。

在孔子的舉薦之下,弟子公西赤要奉旨出使齊國了。考慮到自己走後,家中老母無以為生,老師幫了自己這麼大的忙,自己又不好再開口,公西赤便委託自己的師兄兼孔子的管家冉有向老師討要一些糧食,以備自己走後,老母所食用。

孔子聽了冉有的請求,就說,那就給她滿滿一釜的小米子吧(釜,古代計量單位,一釜大約相當於今天的六斗半)。

公西赤要去很長的時間呢,老師您看是不是能再多給她一些?冉有說。

那就再給她添上一庾(庾,讀宇。也是古代的計量單位,一庾相當今天兩斗多點)。」

冉有還想再說什麼,孔子卻把頭扭向一邊,閉目養神去了。

冉有退出,心想,老師也有點太小氣了吧,人家公西赤這一走就是三年兩載不回還,就您給的那點小米子,夠吃幾天的,到時還不把人給餓死?於是就自作主張,給了公西赤八十石小米。

孔子後來知道了這件事,既沒有懷疑冉有假公濟私,也沒有批語他自作主張,而是語重心長地對冉有說,公西赤這次出使齊國,乘的是肥馬拉的香車,穿的是輕暖的皮裘,雍容華貴。這是一個肥差,他到任之後,一定有能力使他的母親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的。咱們家中存的糧食的確不少,但是好鋼要用在刀刃上,那些糧食是用來周濟人們急需,而不是給富人富上添富的。等公西赤領了俸祿寄回家中,他老母吃剩下的幾十石小米子在她眼中將會變得一文不值。而如果我們用這幾十石小米子來救濟窮人,那將會有多少人從中受益呢?

冉有聽罷老師教誨,再次佩服的五體投地。在自己的心目中,有的只是同門師弟,而在老師的眼中看到的則是全天下的百姓啊!

8、我們再來說一下「束帶」:束著冠帶,指穿著禮服,表示端莊。

公元405年秋,陶淵明為了養家糊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今江西省九江市)當縣令。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郵,到彭澤縣來督察。督郵,品位很低,卻有些權勢,在太守面前說話好歹就憑他那張嘴。這次派來的督郵,是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的旅舍,就差縣吏去叫縣令來見他。 陶淵明平時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見一見,於是他馬上動身。

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說: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並且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會對大人不利的!

這一下,陶淵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長嘆一聲,道:「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

說罷,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並且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

這裡的「束帶」就是端莊地、滿懷恭敬地穿著官服迎接。所以,陶淵明不幹了。我們就流傳了「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這則成語了,意思是用來比喻有骨氣、清高。

9、最後說「賓客」,這裡指外國使節。

在這段文字中,孔子對自己的三個學生進行評價,其評價標準就是「仁」。他說,他們有的可以管理軍事,有的可以管理內政,有的可以辦理外交。在孔子看來,他們雖然各有自己的專長,但所有這些專長都必須服務於禮制、德治的政治需要,必須以具備仁德情操為前提。實際上,他把「仁」放在更高的地位。

這段文字記載的是孔子與魯國大夫孟武伯的對話。對話的內容是孟武伯向孔子詢問他的三個弟子——子路、冉求、公西赤是否做到了「仁」。

孔子卻答非所問,只是較詳細地介紹了這幾個弟子的才能,即他們分別能夠勝任什麼樣的職務,對是否做到「仁」的問題卻避而不談,一律用「不知其仁也」來搪塞。孔子非常了解這幾個弟子的志向和才能,他的回答與他們的人生理想是一致的。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子路說,一個擁有千乘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之間,加上外國軍隊的侵犯,接著又遇上饑荒,他只需要三年的時間,就可以把這個國家治理好,使這個國家的人民勇敢善戰,而且懂得做人的道理。

冉求說,一個國土縱橫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國家,他用三年的時間,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來。

公西赤說,他能力有限,不敢說自己能做到什麼,只能做點宗廟祭祀的工作,或者在諸侯會盟及朝見天子的時候,他穿著禮服,戴著禮帽,做一個小小的贊禮人。

這是公西赤自謙的說法,孔子認為他才德出眾,可以勝任大司儀官。這幾個弟子的志向和才能,在「孟武伯問仁」中得到了印證。這充分說明,孔子對自己的弟子是了如指掌的。

但是,對這三個弟子「仁不仁」的問題,孔子為什麼一問「三不知」呢?莫非他對自己的弟子並不是真正的了解嗎?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他畢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孔子認為仁道廣大無邊,不可輕易達到,所以當孟武伯問:「子路仁嗎?」他坦率地回答「不知道。」孟武伯認為,對弟子的了解,莫過於老師,子路仁不仁,孔子怎麼會不知道呢?所以他又繼續追問,得到的卻是「三不知」的回答。在孔子看來,「仁」,一定要合乎天理,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雜念;而且要始終如一,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懈怠。人的志趣和才能是外在的,一個人內心是否純正,憑外在的東西是不能輕率判斷的。所以孔子客觀地評價這三個弟子的才能,對「仁不仁」卻不妄下結論。他這樣回答,暗含勉勵弟子之意:有志於求仁,就要時常省察自己的內心。

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他的「三不知」,體現了這種實事求是的嚴謹作風。

學《論語》很簡單,無需三更眠五更起,堅持誦讀,不斷實踐,而已。

學《論語》也困難,最忌一日曝十日寒,心血來潮,打漁曬網,這般。

片頭提問:王子申

片尾朗誦:張正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建雲說 的精彩文章:

朽木不可雕、爛泥扶不上牆、狗肉包子上不了檯面,這些詞難道是是出自孔子之口?
心中有光明,世界不黑暗

TAG:張建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