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什麼時候可以學認字?關鍵在於你怎麼教

孩子什麼時候可以學認字?關鍵在於你怎麼教

關於孩子多大開始識字,一直都備受爭議,有人說 「 孩子越早認字越好,小區里好多三四歲的孩子已經可以背唐詩宋詞了,等孩子上學了再認字,就真的來不及了。」

另一群人就出來 diss 了,「 學齡前孩子好好玩才重要,學什麼字啊,學字讀書只會扼殺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兩種觀點都太偏激了。識字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10~12 個月的寶寶就已經有圖案識別的能力了,這個階段孩子喜歡看圖畫,他通過 「 聽爸爸媽媽講 」的方式接觸文字;當孩子不滿足於圖畫展現的內容的時候,他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在 「 文字 」 上,真正開始認字 。

在孩子的識字過程中,媽媽切記以下 3 點:

1. 從 「 象形 」開始,讓孩子在生活中識字

2. 記住文字長相不重要,記住含義才重要

3. 辭彙量多少不重要,識字是為了閱讀

這是什麼意思呢?「小象漢字」製作的這段視頻,很形象很具體的表現了以上 3 點。

(視頻時長 60 秒,所需流量約 4.1M)

這樣的識字啟蒙,孩子記住了字的意思,也結合了生活場景,等孩子大一點、看故事書,都能自己看圖講故事啦。

認字神器一:小象甲骨文遊戲字卡

符合孩子形象認知思維特點的識字方式是最有效的。

識字從「象形」出發就很簡單。

「小象漢字」出品的甲骨文遊戲字卡,持續暢銷 10 萬套,主創成員劉良鵬有著 10 年的甲骨文研究經歷,他們製作的每張字卡就是一幅畫,幫助孩子理解字的意思。

有多形象多好理解?小孩子很感興趣的屎尿問題,看圖片都知道畫的是啥。

認字神器二:小象拼音卡

傳統的拼音教具大多是一個拼音對應一張圖,這種習以為常的方式,其實存在比較大的問題:容易引起孩子的混淆,孩子先記起來的是圖畫。而拼音和圖像之間並無意義的聯繫。尤其對更幼小的孩子而言,可能會使他困惑,以為這個拼音就是指這個事物。比如把「b」與「收音機」的圖放在一起,可能會使孩子以為收音機就是「b」。

實際上,拼音「b」對應的是可以是多樣的,如「爸 ba、波 bo、布 bu、包 bao」等。

其實,孩子的內在對秩序、邏輯性和準確性的要求是很高的。

面對這樣的現狀,小象漢字推出了一款特別的拼音卡。

出於對「不引起兒童混淆,不限制兒童想像力」的考慮,小象拼音卡做成了正反兩面。正面是單純的拼音,反面是詞語拼音和圖畫。

反面的這個設計看上去是一個小小的設計,它卻改變了傳統拼音教學的思維方式。讓單個的拼音進入到具體的詞語中,這樣在詞語中和畫面和拼音就有了意義上的關聯。

舉個例子:

「bo luo」和「菠蘿」的圖是一致的。而通過「bo luo」發音的提示,孩子也能更容易地理解「b」這個拼音。

正反面的設計以及正確的使用方式,可以使孩子明白,配畫只是發音相同或相似的一個例子而已,它們彼此之間不能相互代替,它們是不同的事物。這其實進步。也是在教導孩子認識並尊重事實。這一點或許也可以算做在拼音教學上的一點。

給孩子的第一份早教禮物

識字教育也需要循序漸進,丁香媽媽特地為大家挑選了搭配成套餐,「看圖 + 聽說 + 動手」更科學有效地幫助孩子了解漢字、愛上漢字,從小培養興趣,激發想像力,比同齡孩子更早有能力自主閱讀。

全網獨家超值組合,只要189元!

即可獲得價值258元的「遊戲字卡+拼音卡」組合!

本次活動還有贈品,5 張小象漢字貼紙+《使用手冊字解》+手提袋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香媽媽 的精彩文章:

媽媽注意!寶寶吐奶之後千萬不要這樣做……
沒想到,給寶寶吃肉的最佳時期是這個時候!

TAG:丁香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