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中醫常說你「濕重」?

為什麼中醫常說你「濕重」?

早晨!14/3..為什麼中醫常說你「濕重」?

「濕熱」這個詞,相信廣東人都不會陌生;去看中醫,有時也會被醫生說你「濕重」,那麼到底「濕」是怎麼回事呢?「濕氣重」又應該怎麼辦?

所謂濕,即通常所說的水濕,它有外濕和內濕的區分。

外濕是由於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濕,使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

內濕是一種病理產物,常與脾胃消化功能有關。

一般來說,濕的存在有三個因素:

一是因為吃了過多的油膩物,消化不了,堆積成濕;

二是雖然沒多吃,但本身脾胃消化能力不足,也會成濕;

第三就是環境、季節因素的影響;

這三種癥狀歸根結底都和脾氣有關係,「濕重」是標,「脾氣虛」是本

脾在五行中屬土,在五臟陰陽中屬陰中之至陰。脾主運化,統血,升清,輸布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任何代謝產物的排除都要藉助脾氣的力量。

若體虛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吃過多生冷、油膩、甜食,則脾就不能正常運化而使「水濕內停」;且脾虛的人也易招來外濕的入侵,外濕也常因阻脾胃,使濕從內生,所以兩者是既獨立又關聯的。

怎麼能判斷自己體內是不是有濕呢?最便捷的方式是看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必然體內有濕。還可以伸出舌頭觀察一下,舌苔黃中帶膩,那是體內有濕的表現,越黃越膩說明濕邪越厲害。

健脾祛濕 手法治療

1、按足三里穴

祛濕,可以按足三里穴,有助於運化水濕。取足三里穴,握拳輕扣兩百下,以略感酸脹為度,早晚各一次,可以達到調和營衛之氣的作用。

2、脾經上的「祛濕方」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所以祛濕的關鍵在於健脾。這是一招不吃藥而健脾祛濕的方法:

用手指從三陰交穴處開始順著骨緣推到陰陵泉穴,反覆地推。推過程中去找最痛的點,把它推到不疼了,脾經就通暢了。每天堅持做不僅健脾利濕,還能減肥美容。註:若非醫生操作,孕婦慎按三陰交。

3、祛濕大穴——承山

承山穴是祛濕大穴。濕氣重的人按承山穴,酸脹痛感會非常明顯。因濕重而常感睏倦時,承山一按就能醒神了。按揉承山幾分鐘,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表示陽氣被激發,正在排出濕氣。

微微施力墊起腳尖,小腿後側肌肉浮起的尾端即為承山穴,可每日用大拇指按揉5-10分鐘。

生活中的建議

日常飲食要注意對脾胃的保護,不喝冷飲、少食生冷油膩辛辣之物,要改變飲食不節,飲食偏嗜的不良習慣,一切都應以適量為宜。

還應保證良好的睡眠,晚上11點前入睡,可以適當運動,以微微出汗為度,幫助濕氣排出體內。平時出汗了應及時擦乾,特別是腰背上的汗,不要留待其再次吸入體內。

多吃健脾化濕的食物也有幫助,紅豆、綠豆、荷葉煮粥,藿香、佩蘭、蒼朮泡茶,生薑切片煮水,都有祛濕之效。辣椒雖能開胃助消化,祛濕功效卻一般。

推薦泡腳祛濕方:藿香10g、佩蘭10g、蘇葉10g、荷葉10g、金銀花10g。

配適量的水(根據腳盆大小,能泡到腳踝上15cm為宜)煎煮30分鐘,溫度合適後進行泡腳,至身體微微出汗即可。(文/吳國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和養生 的精彩文章:

流感,你有所不知

TAG:天和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