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刮出滿背「血」,這是咋回事?
前段時間阿嬌在微博上曬自己刮痧的照片,整個背上火燒似一大片,照片觸目驚心——
有不少網友紛紛在微博下評論:這是身上淤堵得厲害啊,平時別喝涼水了,注意身體注意休息;濕氣重;大量毛細血管破裂,導致了嚴重的皮下出血,鑒定完畢。
其實各位熱心網友關於刮痧的評論,有些對,有些不對。今天,關於刮痧、痧象的幾個秘密,通通為你揭曉!
⊙刮痧是讓毛細血管破裂,皮下出血?
廣東省中醫院傳統療法中心主治醫師馬碧茹指出,人體局部血液循環不暢時,毛細血管彈性通常比較差,一旦受到外力擠壓,很容易破裂,血液隨之滲透出來,淤積在皮下。表現在外觀,為紅色粟粒狀的皮下出血點,嚴重些的,則為片狀血斑。
這個過程就是中醫說的發痧、出痧。
皮下產生的破損,可通過神經系統的層層傳遞,反映到大腦,刺激大腦發出神經信號,修復破損部位,改善局部功能。 另一方面,刮痧還會產生熱效應,使毛細血管擴張,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痧印有鮮紅的、紫黑的,都代表什麼?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推拿科副主任張靜指出,這跟病程長短、病情輕重有關。
以頸椎病為例。有些人頸痛反覆發作,持續時間較長,他們刮出來的痧,顏色偏紫黑、偏暗沉一些;剛剛開始有點痛就去刮痧的,痧印顏色比較鮮亮,偏紫紅一些。
另外還跟邪氣的性質有關。若是受暑邪、熱邪、燥邪,痧印顏色偏紅、偏紫的多;若是受寒邪,痧印顏色多為藍黑、青黑。
⊙為什麼有人一刮就出痧,有人刮不出痧?
刮半分鐘不到就出很多痧的,說明這個人體內邪氣比較重,局部氣血循環有問題。他們體內存在局部瘀血,血管壁比較薄,血管也沒有彈性、比較脆,輕輕一刮血管就破了,接著就是皮下出血、出痧。
而不易出痧的,主要有兩種情況:
一是這個人身體比較健康,氣血循環好,血管彈性佳,刮痧也很難將血管刮破。他們刮痧時間長了,通常皮膚潮紅,只出幾個零零星星的痧點。二是這個人身體比較虛弱,氣血不足,刮久了皮膚不容易變紅,也不容易出痧。
⊙刮痧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1.皮膚有破損、痣、膿瘡、水皰等,刮痧易致傷口感染。
2.身體水腫,刮痧易加劇水腫。
3.正處於孕期,刮痧可致流產。
4.存在急性扭傷、骨折,刮痧易加重創口充血、疼痛。
5.有出血性傾向者,如患有血小板減少症、糖尿病晚期等疾病,或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藥物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刮痧易致其血凝不止。
7.心衰患者,刮痧易致急性心力衰竭。
8.腫瘤、結核、腎衰患者不宜刮痧。
注意:刮痧用力過度、時間過長可導致橫紋肌溶解症,即肌肉中的肌紅蛋白融入血液,阻塞腎小管,引起腎衰竭。
⊙背部刮痧的方法
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後背正中線的督脈,再刮兩側的膀胱經脈和夾脊穴。背部正中線刮拭時手法應輕柔,用補法,不可用力過大,以免傷及脊椎。可用刮板稜角點按棘突之間,背部兩側可視受術者體質、病情選用補瀉手法,用力要均勻,中間不要停頓。
1.循行路線
刮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及夾脊穴,從大椎刮至長強。督脈位於後正中線;足太陽膀胱經位於後正中線旁開1.5寸和3寸處;夾脊穴位於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兩側,後正中線旁開0.5寸。
2.適應證
刮拭背部可以治療全身臟腑的病症,如刮拭膽俞可治療黃疸、膽囊炎、膽道蛔蟲、急慢性肝炎等;刮拭大腸俞可治療腸鳴、泄瀉、便秘、脫肛、痢疾、腸癰等。背部刮痧還有助於診斷
疾病,如刮拭心俞部位出現壓痛或明顯出痧斑時,即表示心臟有病變或預示心臟即將出現問題,其他穴位類推。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服這8類葯期間,請給「喝咖啡」按下暫停鍵
※刮痧療法的「前世今生」
TAG:面診手診舌診脈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