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父母教育孩子懂禮貌時,這幾種錯誤的方式應該改正!

父母教育孩子懂禮貌時,這幾種錯誤的方式應該改正!

懂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了讓孩子們懂禮貌,父母們常常抓破頭腦想要用一種更加恰當的方式來教導自家孩子。在生活中,懂禮貌有教養的孩子,總是受到大家的讚賞,父母們也會因此被大家稱讚對孩子的教育上心。但是如何把孩子教好呢?這可不是靠爸爸媽媽口頭指出孩子的禮貌問題而已,現在就請家長們看看,教孩子懂禮貌這件事上,這幾種錯誤的方式應該改正!

1、討論家庭事情的時候不準孩子插嘴

李小姐最近發現,自己和丈夫說話的時候,自家寶寶老是會插嘴。李小姐訓斥了他很多次,跟她說要懂禮貌,有一次,孩子還是這樣做的時候,剛好李小姐的朋友也在現場,就和李小姐說,孩子在聽到她倆談話時,在知道某件事情後,就迫不及待想要說出來,和大家分享快樂。如果家長在不聽清楚她說的,就很容易傷害孩子原先想和家人分享喜悅的想法,這樣孩子漸漸就會不喜歡說自己的事情。我們應該細細傾聽後,看看孩子說的到底和我們說的有沒有關係,在語言上對他們進行讚賞,可以讓孩子得到心理上的滿足。李小姐這才想起,每次孩子插嘴,都是自己只顧著聊天 ,沒有搭理孩子,孩子想要體現自己的存在感。

2、大的就是應該讓著小的,要愛護弟妹

張小姐第一胎生了女孩,因為受家庭影響,一直覺得只有男孩才能傳家立業,所以在二胎政策放開後,就生了個男寶寶。家裡人都疼愛小兒子,大女兒的脾氣也是越來越不好,婆婆每次總是和女兒說:「你是姐姐該讓著弟弟。」女兒也就越來越愁眉苦臉。張小姐向育兒專家諮詢後,發現在有了小兒子後,家裡人潛移默化的把關心都給了小兒子,而且總以兒子年齡小,而讓大女兒背起了沉重的道德包袱。張小姐心情很沉重,從那天起,就一視同仁兩個孩子,她告訴女兒,照顧弟弟是你儘可能幫助,但不代表你要把所有東西都拋下,弟弟做錯了,是弟弟錯,不關姐姐的事,但姐姐可以幫助弟弟改正錯誤。女兒也因為媽媽的關注,越來越開心起來。

3、見人要打招呼,不要做「啞巴」

鄧媽媽帶著女兒去逛超市,遇到了同事,就和孩子說來叫阿姨。可是自家孩子卻總是往身後躲,不肯說話。鄧媽媽很生氣,就說怎麼這麼沒有禮貌呢,媽媽不是教過你么?女兒立馬眼圈紅紅的。同事看到這種情況就和鄧小姐說,其實自己的孩子之前也會這樣,我們都知道見面問好是基礎禮儀,但是要是強迫孩子打招呼,孩子就會產生不安全感,反而自然就出現了怯懦的行為。其實正確的做法,可以告知孩子這是誰,然後給了孩子心理準備,孩子的表現自然就會很好。鄧小姐這才了解這方面的教育。

4、別人給東西就要接受,不接受就是嫌棄別人

因為自己工作忙,所以丁小姐把孩子託付給了母親,讓母親幫忙帶孩子。母親帶著孩子逛公園,正好遇到了鄰居老太太,老太太拿了一個大芒果給孩子,孩子一直不肯接受,說自己不吃芒果。丁小姐的母親臉色不太好,就數落孩子,和孩子說,別人給東西就要接受,奶奶這是喜歡你才給你的,不接受就是嫌棄別人,然後就讓孩子吃了芒果,跟隔壁奶奶說謝謝。到家了,孩子全身發癢,才知道孩子對芒果過敏。孩子好了之後,丁小姐把孩子接回家,和孩子說,媽媽知道接受別人的好意是一種禮貌,但好意並不是你一定需要的。如果媽媽強迫你接受,這樣你就會越來越難以面對自己的內心。如果不想拿,一定要有禮貌的拒絕,這樣也不會傷害到別人,辜負了人家一片心意。孩子甜甜的笑了起來。

懂禮貌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是相對要教孩子懂禮貌,父母必須以身作則,不能給孩子樹立壞的榜樣。當看到孩子有不禮貌行為時,父母第一反應不應該是訓斥,而是想想孩子懂不懂禮貌是什麼,什麼行為是禮貌的,孩子懂么?要讓孩子懂禮貌有禮儀,首先要告訴他們什麼是正確的,而且父母要及時引導他們,而不是產生誤區,用自己傳統的觀念去限制他們的成長,這樣才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內容原創,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啦寶貝 的精彩文章:

孕期水腫影響睡眠?孕媽媽們可以試試這幾種方法!
孩子不是睡得越多越好,睡得過多的這幾個影響你知道嗎?

TAG:多啦寶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