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鳳凰山出土的一塊宋朝古碑,引出一位家在太原,身為進士的「台州女婿」的故事

鳳凰山出土的一塊宋朝古碑,引出一位家在太原,身為進士的「台州女婿」的故事

《鳳凰山風物記》已經整理了三篇了,但第四篇由於等候「太原王氏家譜」的資料,就一直暫停,昨晚(3月10日),收到平遙王溫先生的資料,心大喜,特今日將此文整理出來,此文分為上下兩篇。

上篇:宋人何夫人壙志篇

張皓妻何氏墓誌(收藏於椒江博物館)

在椒江博物館的一樓金石展廳內,有一塊石碑(具體的長寬高尺寸由於保護裝置內,等博物館再提供具體數據),在標牌上寫著「張皓妻何氏墓誌」,年代:宋,來源:市區鳳凰山出土。

有宋夫人何氏壙志拓片(收藏於椒江博物館)

光靠肉眼石碑上識辨字體,那是難度極大,幸好牟館長委託姜鳴崗老師將石碑拓片下來,筆者花精力把它逐字整理了出來。

原文如下:

有宋夫人何氏壙志(碑額)

夫人姓何氏,台之臨海嚴山人,生XXX已亥三月二十一日已卯,卒於寶祐丙辰十一月十五日壬寅。子起宗、起潛奉柩葬於小盤谷之原,距家纔(才)二里。維君相我以勤儉,教子有法度,樂周人急,勇行好事,人謂予有賢助也!女適進士王時亨、陳各茂、陳乙檑、徐振,孫男九人,璋、次瑞、蚤(早)世:珤、璵、琦、瓘、珪、璪、璠,女(孫女)適宗學進士趙必庚,世續繁滋,君之德也!婆娑晚景,正欲相怡愉,而何遽棄去,予邪悲哉!夫吳郡張皓志。

正文短短158個文字(何夫人生辰由於碑損看不出來),記述張夫人何氏的一生,並交待了張家的成員組成——兩子:張起宗和張起潛,四位女兒各嫁王時亨、陳各茂、陳乙檑、徐振為妻;九位孫子,除了張璋和張瑞,其餘七位孫子都早年夭折,而孫女又嫁給進士趙必庚。

在文中充分的顯示了何夫人的「勤儉節約、教子有方、濟人於急、樂於助人」的美德;也表達了張皓和夫人相濡以沫,舉案齊眉的夫妻情深,而如今卻是天人相隔的悲痛心情;也從側面顯示了張家人丁興旺,是大戶人家,女婿和孫女婿均為進士出身。

碑文解讀:

1、何夫人生辰是何年?

答:何夫人去世是在寶祐丙辰(1256年),生年處字有缺,但從「已亥」年推斷髮現有兩個時間節點,1239年和1179年,由於何夫人擁有兩個兒子和四個女兒,故1239年(那樣何夫人壽命17歲)是不可能的,從而可以定下何夫人生於1179年,那墓碑缺了的四個字就是「生於淳熙」,享年77歲。

2、此碑距離至今多少年?

答:寶祐丙辰十一月十五日,即南宋寶祐四年(1256)年,距今已經有762年之久。那一年,恰是民族英雄、文天祥(1236-1283)高中狀元的一年。

3、臨海嚴山是今日何處?

答:有可能是今日嚴嶼,但是還需要繼續考證。

4、小盤谷具體在今日何處?

答:根據牟館長的提供資料:在1986年左右,鳳凰山莊正在建設過程中,王及老師當時去實地考查,發現此碑已經裸露在山外,並且當時由於施工原因,碑右下角已缺損,故帶來博物館珍藏。小盤谷就是如今的鳳凰山莊處。

5、何夫人女婿進士王時亨和孫女婿趙必庚為何許人士?

答:王時亨有資料,也是本文的重點人物,下面重點單列。

趙必庚,本以為是黃岩西橋趙伯澐一族,但翻查不到趙必庚資料,再查趙匡義一脈,有必字輩,故趙必庚屬於趙匡義一脈,得出南宋時遷入台州的除了西橋趙氏之外,還有趙匡義一脈。

宗學進士:專門教授皇族子弟的官辦學堂。唐代稱為「小學」,宋代始有「宗學」 之名。明代宗學,凡屬宗室中年未弱冠之世子、長子、眾子及將軍、中尉等爵職的子弟, 均可入學讀書,以王府長史、紀善、伴讀、教授等官之學行優長者充任教師。清代宗學由宗人府管轄,只收宗室學生。

趙必庚的資料還需更進一步查詢和考證。

(趙匡胤派:匡、德、惟、從、世、今、子、、師、希、與、孟、由、宜、順。

趙匡義派:匡、元、允、家、仲、士、不、善、汝、崇、、良、友、季。)

6、吳郡張皓是誰?

世族是六朝文化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特殊群體,由於南北分裂及地域的原因,世族通常被分為僑姓和吳姓。其中,僑姓世族以王、謝、袁、蕭為代表,吳姓世族以朱、張、顧、陸為代表。

南朝的高門士族與佛教關係密切,這是佛教在南朝得以空前發展的重要原因。如著名的陳郡謝氏、汝南周氏、廬江何氏、吳郡張氏都是合門信佛,對於佛教與中傳統文化的融合起耿相當大的促進作用。僅以吳郡張氏為例,吳郡張氏不僅為文學玄談之淵源,而且世代信佛。

張皓的具體資料缺乏,但從他給夫人寫墓誌的行文和深厚的書法底蘊,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位系出名門之後。

下篇:家在太原,身為進士「台州女婿-王時亨」篇

太原王氏家譜

一、由於互聯網的出現和迅猛的發展,如今查資料變的更加快速和有效了,在網上搜索了一下王時亨,找出和宋人王時亨有關有以下幾條:

1、洪氏《容齋隨筆》曰:「治平以前,謂翰林學士及知制詔為兩制。自翰林罷 補外者得端明殿學士,謂之換職。熙寧之後,乃始為龍圖。紹興以來,愈不及矣。 修起居注者序遷知制誥,其次及辭不為者乃為待制。趙康靖、馮文簡、曾魯公、 司馬公、呂正獻公是也。學士闕,則次補,或為宰相所不樂者,猶得侍讀學士, 劉原甫是也。在職未久而外除者為樞密直學士,韓魏公是也。亦為龍圖直學士, 歐陽公是也。後來褒擢者僅得待制,王時亨是也。餘以善去者,集英修撰而止耳。」

2、洪氏《容齋隨筆》-致仕之失

大夫七十而致事,謂之得謝,美名也。漢韋賢、薛廣德、疏廣、疏受,或縣安車以示子孫,賣黃金以侈君賜,為榮多矣。至於龔勝、鄭弘輩,亦詔策褒表,郡縣存問,合於三代敬老之義。本朝尤重之。大臣告老,必寵以東宮師傅、侍從。耆艾若晁迥、孫奭、李柬之亦然。宣和以前,蓋未有既死而方乞致仕者,南渡之後,故實散亡,於是朝奉、武翼郎以上,不以內外高卑,率為此舉。其最甚而無理者,雖宰相輔臣,考終於位,其家發哀即服,降旨聲鍾給賻,既已閱日,方且為之告廷出命,綸書之中,不免有親醫藥、介壽康之語。如秦太師、万俟丞相、陳魯公、沈必先、王時亨、鄭仲益是已。

(《容齋隨筆》共五集七十四卷,與沈括的《夢溪筆談》、王應麟的《困學紀聞》被公認為宋代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作者洪邁一生涉獵書籍很多,凡有所得,便隨筆記下)

3、福建-宋代進士榜的資料。

乾道五年(1169年)鄭僑榜

陳樞才、陳涇、盧南金、王深仁、李宗允、林可行、陳孝錫、李宗元、陳堯佐(閩縣)、洪杞、馬、岳牧、莫子春、楊應、洪格、陳嘉運、王基、張伯宗、林之懿、陳山甫、林叔秀(侯官)、林昂(連江)、陳震之、林棣、高南壽、林丙、林廷瑞(福清)、余宋興(古田)、鄭僑、杜申、黃師尹、黃揆(永福)、林汝能、高融、繆仲虎、鄭鈞、黃楫、張觀、林隸(長溪)、鄭舜卿、徐長卿、陳茂英、鄭申之、林奎(長樂)、陳駿(羅源)、黃景說(閩清)、林袖(懷安)、吳三省、梁光(建安)、翁子翀(甌寧)、熊可量、周明仲(建陽)、江默、吳靈、吳年、虞大中、黃鯉(崇安)、石起宗、鄭鈞、鄭昭子、鍾元鼎、黃宙、楊楷之、呂容、蔡漢傑、蔡溫舒、林子輝、陳璞、柯肱、趙彥為、趙伯遜(晉江)、曾秘(同安)、方煊、王時亨(惠安)、顏應時(永春)、廖德明、楊晦之、黃縑、廖侯(順昌)、鄧遠舉(沙縣)、王揆、林振(尤溪)、顏敏德、鄭公敏、陳師孟、蔡易、陳元實(龍溪)、黃黼、方丞、王由、蘇十能、方元功(莆田)、許巽(仙游)、黃鐘(興化)、龔嶒(龍岩)

4、「道虎壁王氏婦科」

起源於金、元時期,相傳29代延續八百餘年歷史。位於山西省境內平遙古城道虎壁村,距離古城2.5公里。據王氏家譜記載,始祖王厚為宋朝名醫,第四代傳人王時亨宋朝進士併名醫。

王時亨醫名顯赫,自幼聰明過人,文化底蘊深厚,考中宋朝進士,為傳承王氏婦科而棄官從醫,繼續王氏婦科醫術,傳承後輩,是宋朝時期三晉一代的名醫。他編寫有《婦科脈訣》手抄本一卷,是當時三晉婦科最早的脈訣(可惜戰亂時遺失)。

秉持著「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原則,筆者在年前聯繫上遠在太原的「道虎壁王氏婦科」第28代傳人-王溫先生,拜託他查下「太原平遙王氏家譜」,由於離宋代時間過於長久,家譜上的記錄資料也不是很詳盡,但總算理出一個概貌。

太原王氏家譜

太原王氏的始祖王厚,原是宋朝名醫,娶李氏為妻,後居東泉鎮。二世王俞,娶閆氏為妻,生四子,邦右、邦左、邦用、邦廣。其中第三世王邦用生三子,天翼、時亨、時利。王時亨娶妻張氏,生兩子,王居簡、王居慶。

太原道虎壁王氏中醫網站

太原平遙王氏已經到第二十八代傳人王溫,即為王裕普的長孫、王培章的長子,山西省醫學院附屬醫院原婦科主任,現任中國傅山中醫文化研究院顧問,中國道虎壁王氏中醫婦科研究院院長。

由於王氏婦科歷史悠久,傳承不斷,有著診治婦科病的獨特思維方式,有著歷代傳承的秘方驗方,有著特殊的中藥炮製及製作丸、散、膏、丹的技藝,特色明顯、療效顯著,2011年5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綜述:從此碑文上的太原王氏、王族宗室趙氏、吳郡張氏等人物信息,可以得出在宋朝時代台州,人口遷移頻繁,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北人南遷」給予台州社會文化帶來影響。

(未完待續......)

莫道本土無文化,用心發掘鳴天下!

---END---

【文字:里長】

【圖片:里長】

【整理:里長】

【特別感謝:椒江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椒江博物館】

【特別感謝:牟振彬、王及、姜鳴崗、王溫、周建燦等各老師】

【里長整理 若要轉載請找「里長」授權】

「道台里20000+」爆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台里文化 的精彩文章:

你知道椒江有哪些有名的鳳凰山?

TAG:道台里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