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B首次前沿上艦,美軍探索兩棲戰全新作戰模式
除了「卡爾·文森」號航母之外,美軍的「黃蜂」號兩棲攻擊艦也遊盪在東亞的海面。
美國海軍協會新聞網站3月13日公布的信息顯示,首次在艦上部署了F-35B的「黃蜂」號兩棲攻擊艦依然在東亞地區進行訓練。韓國《朝鮮日報》12日報道稱,美國擬派「黃蜂」號兩棲攻擊艦參與美韓聯合軍演,艦上的F-35B也將出現在軍演。
3月5日, 1架美國海軍陸戰隊F-35B戰鬥機降落在美國海軍「黃蜂」號兩棲攻擊艦上,這是具備短距起飛/垂直降落能力的F-35B戰機發展歷程中的里程碑事件,標誌著艦載戰鬥機開始步入隱身時代。
F35B在「黃蜂」號上降落。中國航空新聞網 圖
美軍將領認為,這一「歷史性部署」將使美軍兩棲攻擊艦作戰能力升格到「准航母」水平,改變未來兩棲作戰模式。因此,此次部署引發了防務界的高度關注和探討。
「前沿部署」探索新作戰模式
「這是一次歷史性的部署。F-35B戰機將讓海軍陸戰隊遠征隊擁有更豐富的攻擊手段,使其更具威力、更高效。」海軍陸戰隊第31遠征隊指揮官泰伊·華萊士上校說。
此次用於部署F-35B戰機的「黃蜂」號是美國海軍「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的首艦,滿載排水量4萬餘噸,可搭載近30架直升機和固定翼戰機,包括AV-8B垂直起降攻擊機、AH-1武裝直升機和CH-53運輸直升機等。根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此前報道,為了適應搭載新型戰機F-35B,該艦隊甲板、電子設備等進行了相應的改裝。
作為一艘兩棲攻擊艦,艦上所搭載的戰機和海軍陸戰隊員及輸送工具是其戰鬥力的源泉,戰機性能的提升將促使兩棲攻擊艦整體戰力的提升。「以往美國海軍的兩棲攻擊艦也可以搭載垂直起降戰機,但由於攜帶的AV-8B戰機空戰性能較差,主要用於對海和對地突擊,空戰能力較弱。而搭載F-35B是第四代隱身戰機,攜帶了先進的電子設備和大推力發動機,戰力大幅提升。」海軍專家王雲飛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都對F-35B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根據美國海軍陸戰隊此前發布的信息,F-35B戰機在火力、續航能力、生存能力等方面都更強,符合海軍陸戰隊兩棲作戰和遠距離投放作戰的特性,先進的電子設備這為其他友軍飛行員「點亮」作戰空域,是海軍陸戰隊的力量「倍增器」。
此次部署的F-35B戰機隸屬於駐沖繩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31遠征大隊(MEU)第VFMA-121戰鬥攻擊機中隊。VMFA-121中隊長理查德·魯斯諾克中校也指出,F-35B對於海軍陸戰隊而言「擁有改變遊戲規則的能力」。
美國海軍協會新聞網站刊文稱,第31遠征大隊將與F-35B一起,伴隨以「黃蜂」號為首組成的「遠征打擊群」在印度洋-太平洋區域執行例行巡航任務,其目的是加強地區盟國聯繫、為美海軍第7艦隊提供快速反應能力、推進「火力加強型遠征打擊群」(Up-Gunned ESG)概念的實踐。據悉,第31遠征大隊也是美軍目前在上述區域保持「前沿部署」的唯一兩棲作戰單位。
「火力加強型遠征打擊群」概念由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首先提出,旨在加強一般由3艘兩棲艦艇組成的兩棲戒備群(ARG)的生存能力和殺傷能力,其方案為混編F-35B和多任務水面作戰艦艇,從而使整個打擊群有能力防禦對手在水下、水面和空中構成的多重威脅,並提升進攻性火力。
這個「遠征打擊群」此次配屬了2艘「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杜威」號和 「斯特雷特」號。根據美國海軍以往公布的消息,「遠征打擊群」還可以需要增加船塢登陸艦和船塢運輸機以及核潛艇。
「這個規模上相當於一個縮小版的美國航母打擊群,綜合作戰能力不低於許多國家的中型航母戰鬥群,不僅大幅提高美國海軍和陸戰隊的。」王雲飛說。
太平洋將成為陸戰隊行動重心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報道,另外兩艘兩棲攻擊艦「硫磺島」號和「埃塞克斯」號都已經開始與F-35B展開相關測試。未來,美國海軍將會改造更多的兩棲攻擊艦,賦予其搭載F-35B戰機的能力。
目前,美國海軍擁有14艘兩棲攻擊艦,這些兩棲戰艦的排水量幾乎相當於別國的中型航母,且規模超過了世界其他國家航母數量的總和。
在兩棲攻擊艦上部署F-35B戰機,推進「火力加強型遠征打擊群」(Up-Gunned ESG)概念的實踐,這只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積極探索新作戰模式的一部分。當下,美國海軍和美國海軍陸戰隊正根據新型武器裝備、未來戰場環境、潛在對手實力和以往作戰經驗,探索新的作戰模式,應對未來可能遇到的大規模戰爭。
「目前,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在研發未來大規模戰爭所需關鍵技術,包括遠程無人偵察機、輕型裝甲車以及無人駕駛橡皮艇等。」海軍陸戰隊戰鬥一體化副司令羅伯特·沃爾什中將此前接受美國防務頭條網站採訪時如是表示。
積極探索新作戰模式,主要還是想發揮海軍陸戰隊可快速部署,遠征作戰的特點,而不是變成「第二陸軍」。此前,一些美國軍事專家認為,近年來海軍陸戰隊已經變成「第二陸軍」。早在2010年5月,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就說過,海軍陸戰隊多年以來在重複陸軍的任務。這主要是由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行動所導致的。
在美國海軍陸戰隊官員看來,其未來面對的對手可能不是已經不是類似伊拉克或阿富汗(包括恐怖分子),而是歐洲或東亞的強勁對手。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羅伯特·奈勒去年12月向駐挪威的美軍官兵表示,太平洋上的國家和俄羅斯反而更可能成為美軍未來行動的重點,一場「大規模戰爭」臨近,美軍應隨時做好戰鬥準備。奈勒稱,「我希望我的判斷是錯誤的,但戰爭真的在逼近。」 「出現在這些地方的同時,你們就身陷戰爭,一場信息化且政治化的戰爭。」
為了適應這種變化,任何能夠提升海軍陸戰隊戰力的新作戰模式都可能被美軍採用,而當下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探索和實踐新作戰模式。據美國海軍官網去年10月報道,陸戰隊在當時舉行的「黎明閃電」(Dawn Blitz)聯合演習中,首次試驗了在兩棲艦艇甲板搭載遠程火箭炮打擊岸上目標的能力,標誌著其跨域作戰能力取得重要進展。
當時上艦的「海馬斯」高機動火箭炮採用輪式越野卡車底盤,發射的制導火箭彈射程超過70千米,並精確命中目標。此外,該火箭炮還可以使用射程120千米的「整體式戰鬥部火箭彈」和射程300千米的ATACMS戰術彈道導彈。分析認為,陸戰隊的此次試驗有兩個目的:第一是驗證地面遠程精確打擊武器在海基平台上的操作能力;第二是驗證上述操作能力能否轉化為對岸上目標的有效毀傷。試驗取得的成果也為陸戰隊在後續階段與陸軍和海軍探索新作戰模式提供有力依據。
「火炮上艦」是近年來美國海軍陸戰隊依據新型武器推動新作戰模式生成的一個典型例子。除了「火炮上艦」,美國海軍陸戰隊還在尋求岸艦導彈,而這種武器此前並沒有裝備。
根據美國海軍陸戰隊去年11月發布的面向國防工業企業的信息徵詢書(RFI),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有意向獲得「可快速採購的岸基導彈,能夠在沿海區域部署,能夠對至少80英里(約130千米)外的水面艦艇目標實施精確動能打擊」。該武器必須「具備高機動性和任務適應性,能夠與美國及夥伴國的火力打擊系統、指揮控制系統和監視偵察系統進行整合」,整套武器包括發射單元、指揮控制中心和「擁有超視距目標截獲能力的探測跟蹤系統」。
長期關注美國海軍陸戰隊發展的美國軍事專家格蘭特·特恩布爾告訴澎湃新聞,美國海軍陸戰隊在阿富汗戰爭結束後更加註重獲得新裝備,這些武器將改善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未來幾年的能力。
王雲飛認為,隨著F-35B隱身戰機、MV-22傾轉旋翼機、JHSV聯合高速運輸艦等新型武器的服役,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整體作戰能力將大幅增強,新型武器也為其探索新作戰模式提供了更多可能,蛻變中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值得跟蹤研究。
※杭州開年第一會聚焦作風建設,曝光家庭醫生簽約只求量不問質
※美國將放寬先進軍用無人機出口限制,印度將成首個獲益方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