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散 文:故鄉軼事

散 文:故鄉軼事

散文:墳山上的楓樹

文/熊本富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故鄉熊河灣是一個山清水秀,風景怡人的自然村落。聚居著熊姓的百餘戶人家。祖祖輩輩過著男耕女織的田園生活,人們雞鳴即起,日落而息,淳樸的民風使這片神奇的土地古往今來始終煥發著生生不息的旺族生機……

明末清初,一個叫熊弼仙的少年,鄉試、會試、殿試,節節名列前茅,殿試時竟與後來的封疆大吏張之洞同科。取得功名後,弼仙回鄉候補。但天不假年,這一候便是二十餘載。弼仙只好靠教書糊口。同科學兄張之洞在湖廣總督任上,請這位兄台來總督府一敘,一則念就同年之誼;二則想給這位仁兄謀一份體面且厚祿的差事。

席間,張曰:「兄台的靴子該換一雙新的了啊!你看靴面都破了」。熊弼仙吸著旱煙,不緊不慢地說:「靴面是舊了,但是底子和兄台的一樣結實啊!」舊時的文人,說話辦事總喜歡繞來繞去,講究個春秋筆法。結果本來一樁很好的事情,讓餓死不求人的熊弼仙一句不軟不硬的話給辦砸了。

直到二十六年後,時任江西九江縣令因貪贓枉法,被朝廷罷免,熊弼仙才得以替補。一個翰林學士因貧困而不得不高資低就地去九江當一個知縣。在任期間,熊弼仙憑藉剛正不阿的性格,剝減苛捐雜稅,除惡揚善,為百姓辦了許多好事。眾地痞欺詐張寡婦一案,是歷任知縣都不敢碰的財產糾紛案,此案案情複雜,涉及面廣。

每當新官上任,張寡婦便上街喊冤,迎接她的不是明鏡高懸的為民作主,而是一次次的雪上加霜。張寡婦性情剛烈,卻長得花容月貌。二十五歲時守寡。四鄉八里不知有多少人在打她的歪主意,但張寡婦恪守婦道,始終守身如玉,雖然正是渴求異性滋潤的年齡,但從不越雷池半步。其中原由有二:一是其亡夫生前風流倜儻,又對她關愛有加,突然換個角色她無法接受這個現實,也進入不了狀態。二是她擁有萬貫家財,如果自己的行為稍有不軌,財產很有可能被家族中的一些人借題發揮而被掠奪。這樣一來,貪色的得不到生理上的滿足,慾火和怒火一併中燒,終日沒事找事,讓她不得安寧。張寡婦的日子過得度日如年。

熊弼仙在任的第三年個年頭,九江大旱,民不聊生。鄉間浮屍遍野,集市乞丐成群。有產業的大戶人家紛紛將不動產變賣,遠走他鄉,九江變成了一座空城。張寡婦一個婦道人家,面對如此亂世,真是一籌莫展。風調雨順的年月貧富不均尚可,荒年便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像張寡婦這樣的富戶,難免大難臨頭……

她家經營的幾家工廠紛紛停產,茶樓酒肆亦處於歇業狀態。課田佃戶消極怠工,更可惡的是當地的一些流氓地痞隔三岔五地前來鬧事,弄得張寡婦精疲力竭,一天,一夥地痞五十多人又來到張府無理取鬧,要現銀三百兩,說是荒年日子不好過,向張寡婦借點零花錢。張寡婦不敢怠慢,但賬房的確沒有這麼多的現銀。只好與這夥人商量,請他們寬限幾日,不料這幫人操起傢伙,將張府砸得稀巴爛。張寡婦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只好告官。訴狀呈上後,熊弼仙對張寡婦的情況早就多多少少有所了解,看完訴狀,熊知縣怒髮衝冠,令人將鬧事之徒一一捆綁起來,當街示眾。並將鬧事的組織者打入大牢。此次除惡風暴,極大地弘揚了正氣,張寡婦從此再也沒有人敢欺負。

熊弼仙救張寡婦於苦海,使之感恩不盡。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夜晚,張寡婦辦了一桌豐盛的酒菜,請縣令到張府一敘。酒過三巡,便令家丁將前門後院鎖好,自己沐浴更衣。華燈初上,張寡婦沐浴完畢,婷婷玉立地站在弼仙面前,望著酥胸高挺,玉體凝香的張寡婦,縣令大人不禁心旗蕩漾……但禮義廉恥,聖賢詩書,功名得失,清正家風,諄諄祖訓,使弼仙酒醉心明。他明白:一個被人尊敬的清官或一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就在這一念之間。於是乎,弼仙義正辭嚴地謝絕了張寡婦的美意,在朦朧的醉意中,深一腳淺一腳步地打道回府了。

是夜,張寡婦輾轉難眠,不是春心躁動,而是撫今思昔。回想起多年來自己的委屈和不易,百感交集,淚如泉湧。她決定將自己家產的一半贈送給這位縣令大人。讀書人的清高和放不下的臭架子可想而知,弼仙斷然不會笑納。張寡婦自有辦法讓他就範,請來鏢隊,將銀兩和「正氣長存」的金字匾額送到了熊河灣。

這筆巨大的財產如何使用,鄉紳們不敢善自作主,差人到九江請示熊弼仙,經過商議,決定將其一部分用來重建村莊,請風水先生看地理風水,統一設計,統一施工,歷經六個春秋的經心營造,雕樑畫棟的村落和富麗堂皇的熊氏祠堂巍峨地聳立在大別山腹地。另一部分則用來獎勵讀書上進,取得功名的學子。此後,熊河灣書香濃厚,尊師重教,蔚然成風。一代又一代發奮讀書,一個接一個學業有成的讀書人憑著自己的真才實學,懷著凌雲壯志,走出大山,去為國家做事,為家族爭光……

(圖片來自於網路)

點贊和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圈 的精彩文章:

詩歌:孤獨是酒與河流
韓雪麗《女兒和父母在演戲》

TAG:悅讀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