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盛開在春天的希望

盛開在春天的希望

盛開在春天的希望

文/米粒

夜色鋼琴曲—原來的地方

 夜色鋼琴曲

趙海洋 

00:00/02:45

春節一過,天氣漸漸暖和,百花都次弟開成最嫵媚的模樣。在巍山,最先讓人們感受到春的氣息的,當是那片陽光下金燦燦的油菜花。

巍山壩子的廟街鎮,富有「魚米之香」的美譽,油菜種植數量最多,春節期間,花開最盛,黃遍西邊萬畝土地。單純從觀賞價值來說,油菜花自是排不上名,列不上號,它只是一種很普通的農作物,開出的普通的花。但是,當它在春風送暖的季節,齊刷刷開放,吐露芬芳,用一片燦爛的金黃渲染大地時,它已不再普通和平凡。

生在南方,對油菜大都不陌生。記得小時候,家裡烹飪用油不用買。白花花的豬油自己煉成。菜籽油,也是自家種植,收割後將菜籽運至鎮上的榨油坊榨成。幾畝地收的菜籽榨的油搭配上豬油足夠一家人食用一年。那時沒有地溝油一說,即使有,在那個很多食物都是自產自「消」的年月,也進入不了家庭的廚房。

自從家裡的土地被徵收,再沒種過油菜,很多年沒吃過純正的菜籽油,從超市買回來的成品油炒的菜,再也吃不出小時候的那個味道。

有一年自己被派去廟街鎮轄區的村委會擔任新農村指導員,駐村正是油菜花開的時節,村委會的圍牆外就有油菜田,推開我的宿舍後窗,就可以看到藍天白雲下的那片鵝蛋黃,微風吹過,搖曳的菜花送來淡淡的花香。

參與村社的各種工作,對農村生活有了深切的體驗和了解,村裡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的疾苦和生活艱難,是在城裡,在機關看不到的。

這裡小春主要種植油菜和麥子,油菜喜潮濕,村裡缺水,所以產量很低,願意種植的農戶少。但從經濟收益來說,種油菜顯然比種麥子收益高。而且村支書家裡當時還開了榨油坊,需要大量的原料。如果村裡能大面積種植,直接在當地出售,還省了運費。據書記講,本地菜籽收不夠,還得去買外地的。當時就想,不就是缺水嗎,解決了灌溉水源,願意種油菜的農戶就會多了,村民們的收入也會提高。但落實下來,遠比想像中困難。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村裡有一座庫塘,因年久失修,庫塘泥沙沉積,蓄水量有限。如果能夠清一次庫底,對周圍壩埂做一些防滲漏和加固,蓄的水完全能夠滿足全村農灌需要。當然,做這些是需要資金的。村裡這座小庫塘達不到爭取水利項目的條件,村集體也拿不出那麼多錢。

村委會的幹部都是願意幹事的人,只是與縣級部門工作交集少,也不太熟悉爭取相關部門扶持的程序。所以,後來我陪著村支書跑了幾個部門,說明村裡的情況,請求資金支持,事情很快得到解決。

我還記得清庫底那天的場面。村裡年青力壯的男同志在家的都到齊了,各社社和自願參加的村民。大家都很興奮,圍著水庫,激動地等待著。村支書是總指揮,水放干後,村裡的宗文書帶領大夥按之前的計劃和步驟下了庫底,有條不紊的開始工作。很快,文書他們變成了泥人,沒下去的人揶揄著他們,說一個個成了泥塘里的「大輕雞」(牛蛙)。

清庫底工作很多細節如今已記不清了,只記得書記對我講解庫底清淤的程序和危險性時,說了這裡很多年前因清庫底操作失誤死了一個人,我才明白,大家在說笑中,其實都為下去的人捏了一把汗。

離開駐村時,村裡已是萬畝油菜花開。村裡對我的駐村工作給了極高的評價,而我與他們,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年中秋節,我都會如期收到一桶10斤裝村支書家自已榨的菜油,味道可美了。持續了三四年吧,直到村支書家關了榨油坊。我也回去過幾次,給村裡特困戶帶去一些吃的和衣物。如今沒有聯繫了,還是時常會想起他們,想起下村淋雨回來,他們給我煮的紅糖姜水,生病時單獨為我開的小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寧靜 的精彩文章:

TAG:寧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