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SONY叒放大招,全畫幅入門級產品a7m3要跟d750做個了斷

SONY叒放大招,全畫幅入門級產品a7m3要跟d750做個了斷

2月底sony發布了全新一代a7m3,當時看發布會其實是略有失望的,畢竟2400w像素已經用了五六年了,到了第三代依然還是2400w,不免有些審美疲勞。10FPS以及afc追焦的能力,對我來講其實只是浮雲,畢竟d750的6.5FPS都很少用,afs鎖焦再構圖都已經用了七八年,習慣了。於是乎就開始打a7r2的主意,畢竟受r3代上市的影響,目前r2的價格很不錯哦(全新大概14000左右,二手12000還有的找)。

周六上午直奔五棵松索尼體驗中心,勢必要找台r2體驗一下,看是不是像宣傳頁面里說得那麼好。誰知這展廳里已經有了a7m3,這試過之後,原來的計劃就完全被推翻了,瞬間被10fps的靜音快門和近乎100%覆蓋的對焦範圍所俘獲(r2在靜音快門狀態下不能連拍),於是乎回家在官網預約了第一批a7m3!經過一周漫長的等待,終於拿到了新機。

外觀方面依然沒有什麼太大的改動,依然是那個奇怪的軍艦頭,左側依然沒有功能轉盤

背部依然是那個可上下各90度翻轉的lcd,並沒有進化到360度。

不過在操控上變化還蠻多的,繼承了a9和a7r3的所有按鍵布局,污污污的小撥桿和觸控系統一概被繼承了下來。估計sony也是不想再研發什麼新模具了。

機身右側為模式轉盤和曝光補償,另外兩個自定義功能鍵+前後雙波輪。

T*鍍膜取景器被下放到a7系列,略微有些小驚喜,畢竟只是個入門級產品啊

雙卡槽也一樣保留了下來,點贊

從外觀來看,除去標牌,那麼被閹割掉的閃光燈同步介面可能是唯一的區別了。

根據某些渠道的信息披露,a7m3的後面板為塑料材質,而a7r3和a9都為全金屬材質,以此作為定位上的區分。

接下來先為大家測試一下a7m3在高感上的表現,請出已服役4年多的d750來做為它的對手。

斯認為目前主流數碼相機的3200高感性能都不差,所以我們從6400開始對比

不知道為啥,腳架沒有移動的情況下兩顆鏡頭70mm端拍出來竟然差這麼多,看來騰龍2470的長焦端有虛標的嫌疑,看拍攝參數發現尼康的測光比sony要低大概1/4檔。

放大到100%來看,a7m3的畫面確實要更乾淨一些,但是差距不大。

iso來到12800

從整體上依然看不出明顯差別

放大到100%來看,兩款相機的表現都很優秀

iso來到25600

這時在d750的暗部已經隱約可以看到彩噪了。

ps:d750的iso原生我12800,此時已是擴展iso了

100%放大來看,d750有輕微塗抹感,a7m3依然穩健

iso來到51200

此時d750的畫面出現了橫向條紋,基本不可用了

100%放大來看,d750的塗抹感已經很嚴重,彩色噪點也很多。a7m3有輕微的塗抹感,噪點的控制也是很不錯。

由於d750的最高iso只能到51200,所以剩下的10w級和20w級iso就只有a7m3了

目測a7m3將可用iso提高到5w級別,而d750的可用iso應該是在1w級別,整整高出兩級,這樣的結果還是挺令人欣慰的,這四年的等待值了。

好了!今天先到這裡,今後再為大家帶來a7m3在寬容度和暗處對焦能力的體驗。

如對a7m3的任何方面有疑惑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會盡量用實機去測試一下告訴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ENSV玩攝影 的精彩文章:

我最想拍的那個片段已經錯過了

TAG:LENSV玩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