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能否被挖穿」給我一個支點我能翹起整個地球…
從地理學的角度,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
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就算科技進步100年,也不可能!
但是,科學的進步,不僅僅靠的是真真切切的實驗,還有……各種理論推測不是么?
所以,從理論的角度來說,挖穿地球是可以實現的。
有個有趣且真實的段子:
在西方,有傳言說挖到地下1米8處,就可以喚醒殭屍了。
而在地表下4米處,則是著名的埃及法老墳墓。
到6米深,金屬探測儀已經失去作用了。
100米深處通常是各國政府掩埋核廢料的地方。
105.5米深處是全球最深的地鐵站,位於烏克蘭基輔。
240米深處,是最深的火車隧道位於日本。
287米深處,是世界最深的隧道,位於挪威。
603米,則是一個足以裝下美國世貿中心的深谷。
700米深處,是2010年一個意外發生的地點,在智利的一名礦工被困在這裡長達79天。
1410米深處,是世界最深演唱會紀錄所在地位於芬蘭。
而1642米是世界最深湖泊的紀錄,那就是歌里唱的——俄羅斯的貝爾加湖。
1857米是著名的美國大峽谷的最深點。
蘇聯曾經挖過一個深達12262米的洞,由於溫度達到了180℃的超高溫,挖掘機已經無法繼續工作下去,只好中止。
而人類能到達的最深點,則是一個叫Z44-Chavyo的油井,深達12376米。
這一深度不到地球平均半徑的五百分之一。
這樣看來,要挖穿地球……
為什麼?
還得先看看地球的構造。
地球內部如同其他類地行星一樣,可根據化學性質或物理(流變學)性質分為若干層。
地殼
勻稱厚度17公里,最厚處達65公里(青藏高原),最薄處5—10公里(印度洋)。
厚度隨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從海底的6千米到陸地的30至50千米不等。
地殼並不像雞蛋殼一樣平常完備,由許多板塊拼湊而成,它們互相擠壓,每年大年夜約要發生500萬次震蕩。
地殼以及地幔較冷、較堅硬的上層合稱為岩石圈,板塊也是在這個區域形成的。岩石圈以下是黏度較低的軟流圈,岩石圈就在軟流圈上方滑動。
地殼和地幔的分界面為莫霍面。
這個面是由南斯拉夫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於1909年發現的,故稱為莫霍面。(科學界愛以名字命名……)
之所以這個面被地震學家發現,就是因為在這個面的上下兩側,地震波的速度發生了一個突越。在下地殼,P波的速度一般為6-7km/s,而在這個面以下,突然增加到8km/s以上。
由折射定律得知:
波在穿越不同物質時,會產生折射、反射以及極端狀況下的全反射,並且偏向低速介質的法線。
當地震波由地殼內往近地表的風化層傳遞時,由於波速降低,造成地震波折射時容易進入近地表。
也正是因為這樣才判定了地殼和地幔屬於不同的物質。
地幔
位於地殼之下,地核之上,和地殼以莫氏不連續面為界,和地核間則以古氏不連續面為界。厚度約2900公里。由於P波及S波皆可通過地幔,故推測地幔主要為固體構成。
地核
位於地球的最內部。半徑約有3470公里,高密度,平均每立方厘米重12克。
溫度非常高,約有4000~6000℃。
內核為固體,外核是融熔的,也就是……液體。
沒錯是液體。
這麼說可能有點……暈圈。
還是放張圖比較清楚:
這樣看來,對於人類來說,地球不僅僅厚,而且硬,溫度高。
1、 人類現在能製造的掘客對象無法遭遇地球內部的高溫,在進入地幔時會融化。
2、 在岩漿和地幔可塑性固態層無法挖洞,縱然勉強挖了洞,也沒有足夠強度的材料鞏固洞體,它會瞬間合攏。
3、縱然有足夠強度的材料能保持這樣一個洞體,在地幔流體應力的擠壓下,這個洞會向蛇一樣的扭曲,無法維持不停向下(地心)。
所以,要想挖穿地球……
好啦,既然你誠心挖,就把這些因素都不考慮,就當這是一坨平常的泥土好了。
那麼,這就簡單了,小學數學嘛。
地球的直徑約等於12742 公里
人走路的速度最大17公里/小時左右,挖掘肯定比走路的速度慢,算一半好了,那就是8.5公里/小時,那麼12742公里需要1499小時。
約等於42天。??
所以,如果只把地球當成一個普通的「土球」,並且日夜加班加點挖掘。42天左右就可以把地球挖穿。
人類已使出了吃奶的勁,也只在地殼上挖了一個深12公里的洞。
渺小的人類,永遠都不可能挖穿地球,就連挖通地心都絕不可能。
所以,不要再幻想了,洗洗睡吧……
TAG:吖小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