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老男孩》的「人設」擊中了都市人的哪些情感痛點?

《老男孩》的「人設」擊中了都市人的哪些情感痛點?

《老男孩》的「人設」擊中了都市人的哪些情感痛點?


傳媒內參導讀:《老男孩》一方面是一部描寫當代中國都市人喜怒哀樂的浮世繪。另一方面又通過吳爭、林小歐、蕭晗、史非、葉子、葉昕等角色,折射出人性的多面性和立體性。

文/bridgette

從2017年開始,國內熒屏現實題材劇作開始重磅回歸,全年話題大劇被現代都市題材霸屏的同時,還有哪些角度能夠擊中當下都市人的情感痛點?

最近,劉燁、林依晨、雷佳音主演的《老男孩》成功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話題熱度:

愛是治癒,還是愛到深處不自由?

你身邊是否有幾個長不大的「老」男孩?

少女審美之後,觀眾對輕熟女的接受程度如何?

剝離「傑克蘇」、「瑪麗蘇」屬性,打破「超完美」人設能否真正接上地氣?

《老男孩》的「人設」擊中了都市人的哪些情感痛點?

今年是中國電視劇40周年,「人設」雖然是近幾年開始流行的新辭彙,但從電視劇誕生之日起,故事的核心就離不開人。隨著《老男孩》故事線不斷延展,引申出「人生」、「事業」、「愛情」、「親情」等多維度話題,也讓《老男孩》現實主義題材的底色逐漸顯露。

《老男孩》在人物設定方面無疑兼顧了普遍性與特殊性。它一方面是一部描寫當代中國都市人喜怒哀樂的浮世繪。另一方面又通過吳爭、林小歐、蕭晗、史非、葉子、葉昕等角色,折射出人性的多面性和立體性。

老男孩的成長:反精英與接地氣

劉燁飾演的「老男孩」吳爭,作為民航公司里技術過硬的專業人士,本應是精英人設。但因為他城府不深,或者說不屑於圓滑世故,導致升遷之路曲折。這一現象無疑引發男性觀眾群體的情感共鳴。

吳爭是一個普通人,「抬得起頭,更彎得下腰」,其職業層面上的專業素養與職業道德、責任心令「人設」閃光,而其性格中的接地氣與生活中的煙火氣則讓這一「人設」更貼溫暖。

《老男孩》的「人設」擊中了都市人的哪些情感痛點?

劇中吳爭替同事打抱不平而遭遇網路人肉抹黑,最終在同機乘客的完整視頻爆料中大反轉。同樣的網路反轉故事,就真實出現在每個觀眾真實的朋友圈、微博中。

另外一個接地氣的典型案例是為幫助受傷男孩緊急送醫,而打破了公司規定。

新聞報道中,我們見過很多為危病乘客開「綠色通道」或「愛心接力」的感人故事,編劇敏感地將這些社會正能量元素引入劇中,其背後承載著創作者對社會道德和價值取向的思索:

規定可以為公司規避風險,助人為樂有時就是要付出代價,但若每個人都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這個社會將變成什麼樣?

編劇並沒給吳爭安排太多驚心動魄的橋段,但兩次職場危機,吳爭的動機都是利他。為了尊嚴,他能堅守底線,為了助人,他也敢突破陳規。小事見性情,平凡也有力量。

《老男孩》的「人設」擊中了都市人的哪些情感痛點?

而在「煙火氣」方面,吳爭紮根上海深深的弄堂中,在中國城市化進程大踏步邁進的時代,他小而溫暖的家與冷冰冰的鋼鐵森林形成了鮮明對比,更不用說老屋還承載了他對母親的回憶;雖然吳爭毒舌,不過在與蕭晗回憶自己養的烏龜被「你奶奶」拿走燉湯的故事時,流露出的柔軟讓人笑中有感動。

不完美人設又如何:聚焦社會晚熟群體

劇名叫《老男孩》,但並未拘泥於男性成長。

林依晨飾演的林小歐,作為一位海歸麻辣女教師,這一人物在設定上有較大突破:這位輕熟女麻辣教師,是越來越受到關注的「小姐姐」群體。

《老男孩》試著描摹以林小歐為代表的都市輕熟女形象:拒絕被年齡標籤化;擁有一技之長、職場敢拼、情場敢愛;可愛、性感隨時切換;營造浪漫,卻不愛黏人;有智慧亦有手腕、對自己的選擇負責;關愛自己,也關心公共。

這樣的女人越來越多地聚集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大城市,她們是行走的女性榜樣,而熒屏上也需要展現這一女性群體魅力的劇作。

《老男孩》的「人設」擊中了都市人的哪些情感痛點?

林小歐作為一名教師,除了教學能力,還與學生打成一片,沒有高高在上的老師架子。同時,她作為班主任,關心學生學業的同時,更對孩子們的身心健康負責。比如深夜將學生從警局帶出,關注蕭晗、周洲家變後的狀況,甚至願意收留無家可歸的蕭晗。

這麼熱心腸的老師也被觀眾質疑:現在還有這樣的老師么?

但對於那些站在「問題少年」邊緣的孩子們,如果多一些林小歐這樣的老師,拉一把,也許一個孩子的一生就此改變。

面對愛情,她對異地戀的男友毫無保留的相信,為了男友喜歡的阿拉蕾,她也可以賣萌COSPLAY;遭遇隔空被分手,她更能跨洲討說法,直面愛情失敗的真相。

面對男友當著所有親朋維護新女友「有事兒沖我來」,林小歐不吵不鬧,一個分手吻無聲抗議,順便也告訴眾人,到底誰是渣男和小三。這個吻是對過去愛情的告別,也是結束的儀式,「真笨,放開我這麼好的女人」,帶著尊嚴瀟洒離開。

跌倒了承認失敗,再爬起來。

強悍不失柔情,溫和也有力量。

《老男孩》的「人設」擊中了都市人的哪些情感痛點?

林小歐本身也傳遞了很多溫暖而又正能量的價值觀。觀眾對於這種女性角色的需求也與日俱增。

近日,一位網友開腦洞構思的烏有劇《淑女的品格》刷爆社交媒體,四位事業有成的都市單身女性不依附、自綻放,而「擬邀」演員也都是清一色的中生代實力派女演員。而以美劇《傲骨之戰》為代表的一系列女性題材大劇的主角們大多是30+,40+,甚至60+的職場女性,年齡並未限制她們的精彩。

而《老男孩》中的林小歐,恰恰擁抱了這股「小姐姐」熱潮。

《老男孩》的「人設」擊中了都市人的哪些情感痛點?

另一方面,正是林小歐身上的正義感和熱血氣質,讓她與吳爭漸行漸近。

作為《老男孩》的男女主角,兩人的人設都有不完美的地方,比如林小歐的衝動,吳爭的毒舌。但三觀相近的人,會產生天然的吸引力,再配上點緣分的助力,林小歐與吳爭的愛情養成顯然能夠邏輯自洽。

無論是吳爭這一人物所代表的「老男孩」,還是林小歐折射的「輕熟女小姐姐」,都得益於中國社會幾十年物質水平的高速提升。他們有餘力和資本讓自己晚一點長大。

劇集試圖解析這一群體的心理狀態:年齡在增長,卻未喪失赤子之心。思想並不幼稚,不是心無城府,但對比世俗的成功,更深信內心的堅守更珍貴。

《老男孩》抓住了當今社會的晚熟群體,顯然是具有前瞻性的。

群像豐滿明暗相間的真實人生

《老男孩》立足當下,紮根生活,不僅僅是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一系列有血有肉的群像塑造,都提升了這部戲可挖掘的深度和廣度。

《老男孩》的「人設」擊中了都市人的哪些情感痛點?

比如雷佳音飾演的史非、郭姝彤飾演的葉子,作為男女主角的好哥們、好閨蜜,呈現了友情的可貴,這種相伴攜行的情感,其堅固程度有時甚至會超過愛情。打破男二備胎,女二惡毒的窠臼,《老男孩》有所創新。

還有老戲骨李建義飾演的小飯館老闆李利群,他的小店才是真正的中國版「深夜食堂」,他售賣的不僅是食物,還提供了鄰里守望相助的溫情聯結。

即便所謂的反面人物——劈腿渣男葉昕,劇集對他的刻畫也很具有代表性,在林小歐和王珊的三角關係中,他不擔當、不負責、不拒絕,葉昕這種「三不」男人在生活中其實並不少見。

《老男孩》的「人設」擊中了都市人的哪些情感痛點?

回歸劇集的本質,現實題材如何與觀眾形成真實共鳴?「人設」如何才能夠立得住?

扎在地上,來自生活,客觀地反應中國人的生活與情感。

在《老男孩》這些典型與非典型的人物中,有屬於這個時代的明與暗,發現與思考,但更多地是傳達出一種「愛是治癒」正向力量。

無論男人、女人,成長的蛻變過程都是艱難的,但無論走多遠,莫忘初衷、堅持最初的善良。這種向上、向好、向美的價值引導,才是真正書寫中國故事的正能量好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