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白岩松:呼籲國家和社會更多關注「非名校」學生

白岩松:呼籲國家和社會更多關注「非名校」學生

「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作為國內知名度最高的媒體人之一,全國政協委員白岩松說過的這句話曾廣為流傳。3月12日,白岩松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專訪時又提到,「奮鬥,從來都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即便「不容易」,在白岩松看來,奮鬥依然是青春永恆的主題。

回首自己的奮鬥歷程,白岩松從內蒙古到北京求學,進入全國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台,成為知名新聞人。這一切看起來順理成章、光鮮亮麗,但很少有人知道,1989年大學畢業的白岩松,曾被當時分配到的工作單位「退貨」。「那一刻,五雷轟頂般的感覺,不親身經歷的話很難用語言描述。」白岩松在自己的書中這樣寫道。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經歷,讓白岩松對每一代人、每一個青年群體的「不容易」都有細微的體察。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白岩松帶來了一份呼籲國家和社會更多關注「非名校」學生的提案。

白岩松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說,這份提案源於自己去一些「非名校」「非雙一流」高校講座時,受到的「刺激」。

「跟學生交流時,他們的不自信和自卑給我的刺激是很強的。」讓他憂心的是,「這些『非名校』的學生絕對是中國未來建設的基石,但他們大學4年就在不自信、迷茫,甚至混日子中度過,他們的心理是我最在意的。」

因此,白岩松建議,「當我們談論『雙一流』時,也要同時談『非名校』,而且支持『非名校』的力度要比發展『雙一流』更大,這樣二者的差距才能縮小」。

此外,白岩松還非常關注時下這一代年輕人的焦慮。在他看來,焦慮和「不容易」從來就不是哪一代年輕人獨有的。「戰爭年代,年輕人奮鬥的關鍵詞是生命力,要解放全中國,那是要付出生命代價的!建設年代,年輕人奮鬥的關鍵詞是體力和毅力,要去很多艱苦的地方,為祖國獻石油、種糧食,沒有體力和毅力,那些苦是吃不了的,成果也是不會取得的。」

在白岩松看來,當代年輕人身處互聯網時代,有自己的話語空間,因此他們的焦慮和「不容易」在某種程度上被放大了。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一代年輕人面臨的焦慮可能是新時代背景下全新的課題。

其中一個新的「不容易」,在於社會進入「常態化」之後,機遇在減少。白岩松說,像自己當年那樣,25歲就能成為央視主持人的機遇,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很少能再遇到。

白岩松認為,這一代年輕人奮鬥的關鍵詞是「想像力」和「創造力」。「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這個時代要鼓勵更多的年輕人,進行精神上和創意上的奮鬥。」

至於被稱為「強國一代」的當代年輕人未來應如何塑造自己,白岩松說,他從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看到了未來的國民性格畫像——「8個字:自信、理性、平和、樂觀」。怎樣才能做到這8個字,白岩松坦言,「除了讀書,沒有其他辦法,沒有捷徑」。

「現在大家都在看手機,手機是碎片化閱讀,大部分信息是與你『同質化』的人群篩選出來的,它不會提高你。而書本是經過了歲月和很多人篩選出來的,它會高於你。」白岩松對於年輕人應如何打好「奮鬥的基礎」給出了誠懇的建議。

最後,白岩松再次強調,「不管哪個年代,奮鬥都需要長跑精神,沒有什麼事情會一夜之間產生你期待的結果。所以哪一代人的青春都不容易。奮鬥,從來都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陳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大聖歸來》日本上映,宮崎駿之子親自挂帥!
日本內閣會議出台法案未來十年禁止東京都大學擴招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