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陽明心學,王陽明一生對朝廷還有四大功勞
文/劉聰
嘉靖七年十月,黃綰由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升為南京禮部右侍郎。不久南下任職。此時,王守仁的遺體已經由江西運到紹興,家人弟子為其舉行了隆重的葬禮,黃綰積极參与葬禮事宜。
首先,黃綰作《祭陽明先生文》,緬懷王守仁一生的功績,用「良知」「親民」「知行合一」概括王守仁的心學思想。
其次,黃綰不贊同有人提出超越規格的葬禮儀式,主張舉行朝廷、世人能夠接受的喪葬儀式。有弟子提出要按照子貢為孔子服喪三年的規格舉行王守仁的葬禮。孔子去世,弟子服喪三年後,子貢再次返回,在墓旁建一小屋,又獨居服喪三年,前後六年。有弟子要效仿子貢,曾子堅決反對說:「不可。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孔子的道德高尚,無以復加,但也不能做逾越禮制的事情。對於有人提出效仿子貢「返場築室」的服喪規格,黃綰很不贊同。他強調,在孔子的時代,「返場築室」的服喪規格就已經逾越了禮制,所以曾子不同意。現今再採用這種喪禮,不但朝廷、禮部不會同意,就是民間也會認為是驚世駭俗之舉,對心學的傳播發展有百害而無一利。因此,黃綰建議按照北宋以來的傳統:老師去世在心中服喪三年,而不能像父母去世那樣穿三年喪服。
就在王守仁的喪禮進行之際,楊一清、桂萼等人再次極力詆毀王守仁的學問與事功,黃綰上《明是非定賞罰疏》,極力為老師辯護。黃綰首先列舉了王守仁一生對朝廷的四大功勞:
其一,平定寧王朱宸濠叛亂。寧王朱宸濠叛亂之前,朝中大臣沒有一人有所察覺,唯獨王守仁窺見,事先造作預防;叛亂之後,王守仁隨機應變,僅數月就平定叛亂,為朝廷挽回江南半壁江山。
其二,剿滅江西、福建、山東三省百姓叛亂。正德十三年,王守仁在江西、福建、山東三省征戰多年,剿滅多年的百姓叛亂,至今當地依舊安寧。
其三,平定廣西田州、思恩土司叛亂。嘉靖四年以來,廣西田州、思恩土司再次叛亂,朝廷派兵征剿多年無功,王守仁前往安撫,土司徒手來降。
其四,剿滅廣西八寨造反土匪。廣西八寨多年有土匪聚集,王守仁利用投降田州、思恩土司的士兵剿滅之,解決了兩廣心腹大患。
而後,王守仁創立了心學思想體系,有助於教化百姓,其核心有三:
其一,「致良知」。《孟子》中有「良知良能」之說,但沒有將其發揚光大。在此基礎上,王守仁提出了「致良知」,讓人們通過擴展心中的良知以去除私慾,保全天理。
其二,「親民」。《大學》中本有「親民」之說,後世學者誤將「親民」說成是「新民」,王守仁恢復了《大學》中的「親民」之原意。
其三,「知行合一」。《論語》中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王守仁發展了這一說法,提出了「知行合一」說,讓人言行合一,不要做空言無益之事。
黃綰在列舉了王守仁的事功和學問之後說:雖然王守仁有如此大的功勞,但病死征戰路途之中,幼子年少,家道困難,朝中大臣非但不想著撫恤褒獎其家,反而惡言中傷,怎能讓百姓信服?黃綰雖然與王守仁有二十多年師友交往,但所言皆出於公心,絕非是結黨營私。
最後黃綰提出了三點要求:
一、下令禮部給予王守仁恤典禮遇,贈謚號,讓其子孫世襲新建伯爵位;
二、開講學之禁,讓天下學子學習心學,以教化百姓;
三、嚴懲楊一清、桂萼等誣陷忠良之人,平天下百姓士人之憤怒。
黃綰的《明是非定賞罰疏》呈上後,沒有任何結果。王守仁的弟子兵科給事中周延(1499~1561)也上疏抗爭,被奪取官職,再上疏抗爭,被貶為太倉州判。同年,御史彈劾黃綰結黨營私,為辨明清白,黃綰上《瀝忠乞休疏》,請求辭官歸家。此時世宗還是十分相信黃綰忠心的,下詔說:黃綰一向忠心耿耿,安心任職,不要再提辭官。聖旨到達時,黃綰正在南京禮部侍郎官署中建「退思之堂」,遂改名為「忠誠堂」。
摘自「大家精要」之《黃綰》
※維特根斯坦的最後遺言:告訴他們,我度過了美好的一生
※美文 辭別大雁塔
TAG:首陽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