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尋找「雙一流」大學的氣質和品格

尋找「雙一流」大學的氣質和品格

■兩會訪談

一所大學的氣質和品格是什麼?

自2015年底被提出至今,「雙一流」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界人士思考未來發展時,所面對的最大命題。在這個宏大命題下,一所偉大的大學應該具有什麼氣質和品格,成了大學校長的「必答題」。

在全國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看來,一所大學的偉大之處,不只在於發表了多少篇論文,取得了多少科研成果,更在於這所大學有沒有自己的內涵和精神。

王樹國說:「大學是先進思想和社會發展的引領者,應該摒棄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態,沉下心來主動思考國家提出『雙一流』建設的目標和意義,聚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為提升我國高等教育整體水平、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留下歷史印記的貢獻。」

一流大學要不忘初心,主動融入社會

「辦教育的人一定要跳出教育看教育。教育要走在社會前面,引領社會的發展。一個社會、民族要實現現代化,教育必須先行。」在王樹國看來,這是我國教育現代化實現目標領先於國家現代化的原因。

「辦大學不能孤芳自賞,自娛自樂。」王樹國說,一流大學不能忘記自己的「初心」,「這顆初心是為人民辦大學,為中華民族辦大學,為推動社會進步辦大學」。

第四次工業革命「鼓聲漸隆」,伴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作為大學校長,王樹國充滿了危機感:「現在有哪些新的產業形態是源自大學?很少。很多顛覆性技術也並非出自大學。」

21世紀將會是一個顛覆性技術層出不窮、技術更新越來越快的時代。王樹國說:「原來一項技術可能支撐100年,現在可能幾個月就會更新迭代。因此,大學一定要有危機感,要主動融入社會之中,密切關注社會發展,按照社會的發展需求來強化自身內涵建設,進而引領社會的發展。」

在這樣一個知識共享的時代,大學何為?

2017年,由教育部和陝西省共建的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已經全面封頂,這個總佔地面積5000畝的創新港定位於打造面向全球的科教重鎮,旨在建成「一帶一路」的創新源頭、西部發展的智力引擎、人類進步的精神寶庫。

在為其命名時,西安交通大學並沒有將其命名為新校區,而是命名為「科技創新港」。王樹國解釋說:「港是開放的,是有進有出的,而『區』和『園』都是有邊界的,這個港口的使命是讓大學成為高端人才、創新成果和先進思想的集散地。」

王樹國說:「西安交通大學致力於探索21世紀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形態,通過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的建設,讓大學成為一個培養一流創新人才、產生一流科研成果的教學科研『新高地』,一個實現科技資源統籌、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創新驅動『新平台』,一個以國際化示範基地和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為依託的社會服務『新紐帶』,一個海內外優秀人才集聚並釋放才能的高端人才『蓄水池』。」

一流大學要牢記使命,引領社會進步

「辦一流大學要有自信。」王樹國認為,在「雙一流」建設的過程中,高校要昂起頭來,不因各種評價和排行榜迷失自我、失去方向。「大學牢記使命,回歸本源,不要被眼前的名利所迷惑,要穩住心神,真正按照大學教育的客觀規律去做好自己的內涵建設。不僅要充分關注被國際廣泛接受的客觀指標,還要堅持立足中國大地辦大學,『走有中國特色、與國家戰略需求緊密結合的發展之路,才能實現彎道超車』。」

「大學是需要精神的。」在王樹國看來,真正一流的大學是涵養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精神的大學。

因此,王樹國建議,中國高校要做好「雙一流」建設需要一次徹底的思想革命:不僅要有世界的思維、系統的思維和創新的思維,更要牢記大學的使命責任。建設好「雙一流」必須將中國的問題納入世界大環境中去思考,要敢於引領社會發展和世界進步。

如何建設一流大學?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對於這「三個面向」,王樹國深以為然。王樹國認為,我們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都要按照總書記提出的「三個面向」,必須「站在全球的視角、站在建設未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將大學自身的發展融入到國家發展、世界進步的大格局中,讓大學成為國家未來發展的引領者。

「後配給」將帶來一流大學新氣象

這兩年的全國兩會,來自高校的代表很關注一個話題——高校人才流動。中西部高校更有「切膚之痛」,因為一流師資、一流人才是「雙一流」建設的基礎。為「挖人才熱」降溫,王樹國建議:「我們的高校評價方式要進一步完善,避免引起高校過分關注某些人才指標。」

王樹國認為,對於大學的評價要以貢獻論英雄,以產出論英雄,同時也要關注投入產出比。

西安交通大學正是總結了之前資源分配方式的一些經驗,自2016年起,在不同學院的資金分配上,實行了「後配給」制度。

「在此之前,各學院的經費需要每年提前向學校申報預算,再由學校進行論證來確定,學院按照論證後的計劃實施。但『後配給』制度則是學校根據各學院上一年的工作業績增量,以及各學科與國內兄弟高校學科的增量對比,下撥相應的經費到學院,這筆錢完全由學院自主支配。」王樹國說,這一制度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引導各學院不再專註於每年可以得到多少經費,而是將重點放在如何將本職工作做好。

「每個學校的學科基礎不同,發展條件也有差異,因此很難用一個標準衡量,這是我們評估體系所遇到的最大難題。」王樹國說,而「後配給」制度不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高校。「文科類大學可以講他們在人文社科領域的貢獻,理工類高校可以講他們在理工領域的貢獻,只要講出來,就能獲得相應的資源。」

「是英雄是草包,戰場上見。」在王樹國看來,如果在高校之間施行「後配給」制度,能引導高校將主要精力放在適合自身發展的內涵建設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為「挖人才熱」降溫。「按照投入產出比,就有可能會出現雖然沒有院士,但是做出了院士級別的成果,也會得到相應的獎勵和資源配給。這會讓大家更理性地看待『帽子』,也會引導大家多作貢獻。」

《中國教育報》2018年03月14日第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