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乾隆皇帝寵愛的香妃究竟有多漂亮
「液池南岸嫌其遠,構以層樓居路中。州載畫圖朝夕似,新正吟詠昔日同。」這是清朝乾隆皇帝在他八十高齡時提筆寫的一首懷舊詩中的前四句。這時恰逢香妃死後的第三年,從詩中不難看出,這位中國歷史上最高壽的皇帝對他最寵愛的來自異域的嬪妃的一腔懷戀之情。
替換高清大圖
乾隆像
雍正十二年,即公元1734年9月15日,香妃出生在新疆和卓族的一個家庭,所以香妃又叫和卓氏。其父為第二十九世回部台吉圖爾都。乾隆二十四年,即公元1759年,朝廷出兵平息了大、小和卓木的叛亂。第二年,圖爾都等五戶在平叛中立有戰功的和卓應召陸續來到北京,拜見乾隆皇帝。朝廷讓他們在北京居住,並派使者接他們的家眷來京,並封圖爾都等為一等台吉。圖爾都為感謝皇恩,便將二十七歲的妹妹送入皇宮,被冊封為和貴人。顯然,這是乾隆皇帝統一新疆後,實行「因俗而制」的政治需要,即政治聯姻。
由於和貴人入宮時帶來了祥瑞,也就是從南方移栽到宮內的荔枝樹,竟結出了二百多顆荔枝,很得乾隆的青睞,也很受皇太后的喜愛。因此在和貴人入宮後的第三年,即乾隆二十七年五月十六日,皇太后降旨,冊封和貴人為容嬪。她的哥哥圖爾都被封為輔國公。
乾隆三十年,即公元1765年春天,乾隆第四次南巡,攜皇太后、皇后、慶妃、香妃、圖爾都以及大學士傅恆等王公貴戚一千多人同下江南。一路上,乾隆對香妃格外恩賞.前後賜給她八十多種口味適宜的飯菜,其中就有名貴的奶酥油野鴨子、酒燉羊肉、羊池士等。
來自西域的香妃的天然美麗和異域情調進一步贏得乾隆皇帝的垂愛和信任,皇太后再下懿旨,將她由容嬪晉為容妃,並由賞給處為她準備滿洲朝服、吉服、項圈、耳墜、數珠等等。其冊封容妃的冊文上說:「爾容嬪霍卓氏,端謹持躬,柔嘉表則,秉小心而有恪,久勤服事於慈闈,供內職以無違,夙協箴規於女史,茲奉皇太后慈諭,冊封爾為容妃……。」這一年,香妃三十五歲。
替換高清大圖
香妃洋裝像
三年以後,乾隆又攜香妃等六位妃嬪東巡,遊歷泰山,拜竭孔廟。由於乾隆三十一年烏喇那拉氏皇后亡故,乾隆聲稱不再立後;乾隆四十年,皇貴妃又被賜死,因此,到這個時候,香妃妃在乾隆的眾多后妃中已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十五日,皇帝在圓明園奉三無私殿設宴會餐,香妃已入主了西邊頭桌的首位,到同年十二月乾清宮大宴,香妃妃又升格到了東邊坐桌的第二位。這時,香妃已四十八歲,到了她地位與殊榮的頂峰。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香妃在圓明園去世,享年五十五歲。
香妃的故事歷來非常迷人。傳說她「玉容未近,芳香襲人,即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別有一種奇芳異馥,沁人心脾」。而在1914年,北京故宮古物陳列所從瀋陽故宮和承德避暑山莊調來一批文物搞展覽,其中有一幅年輕女子的戎妝像。在這幅畫像下面的說明文字中,明確指出:「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體有異香,不假熏沐,國人號之曰香妃。」這種說明無疑傳遞兩個信息:第一,香妃當時是西域回族;第二,香妃之名與生來就「體有異香」有關。其實,不管香妃體有異,但是香妃的美貌,應當是毋庸置疑的,否則乾隆不會打破祖宗的家法將一位異族的女子納為皇妃。
香妃究竟美到什麼程度?人們總希望一睹真容。目前,流傳於世的、被稱為香妃畫像的有四種:一是身穿紅色旗裝的半身像;二是身穿歐式盔甲、手握戰刀的半身像;三是身穿西式長裙,一手提花籃、一手拿花鏟、頭戴涼帽的坐像;四是太倉陸夫人在東陵裕妃園寢拍照的香妃吉服半身像。看起來,不論是哪一種畫像,香妃之美都是令人嘆為觀止的。
替換高清大圖
香妃劇照
香妃27歲入宮,到去世之時,已經在紫禁城為乾隆侍寢整整28年,然而,當時正青春鼎盛的香妃一直沒有懷孕生子。這成為香妃一生最大的遺憾。那麼,在乾隆兒孫滿堂的後宮,香妃為什麼一直沒有懷孕生子呢?
據說,香妃來自西域,自從入宮之後,整日悶悶不樂,經常幻想著能回到自己的故鄉。因為她早在十五歲的時候,就嫁給了南疆首領小和卓霍集占。霍集占和他的哥哥大和卓在南疆策動了叛亂。在叛亂髮生後,香妃曾經歷了長達數年的流離之痛;清廷平息大小和卓叛亂後,她又經歷了近一年的顛簸之苦,才隨父兄來到了北京。
來到北京之後,她以一位寡婦之身進入皇宮成為了乾隆的女人。因此,她的深眸中隱藏著一種遠離故土後深深的憂鬱。當乾隆痴迷於她散發謎一樣香氣而納她為妃時,她心中恐怕是一萬個不願意。因為此時的乾隆已經年過半百,到了知天命之年了。她深知她的婚姻是一種難以言傳得到政治婚姻。
一個弱女子的命運就從這裡發生了巨大的轉折。當香妃跪倒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中時,看到的一步步向她走來的是一個身著龍袍卻是老態龍鐘的男人。為了消除香妃一臉思念家鄉故土的憂鬱,乾隆便為她修建了一座寶月樓。據說,此樓建造得彤牆碧瓦,富麗堂皇,巍峨壯觀。登臨其上,既可以覽北海、中南海、什剎海等三海之形勝,又可以觀「回回營」,也就是容妃的家族所在地的風情。
這座宮殿的內部陳列更是非常考究:四壁鑲嵌精製瓷磚,中間羅列珍貴的琺琅古董,室內掛著價值萬貫的繪有西域景物的壁畫。居中立著高丈余、寬五尺的大銅鏡,四周擺著國之瑰寶、異國奇玩。乾隆對這座宮殿分外垂青,親自揮筆寫了一篇《寶月樓記》。這篇《寶月樓記》的最後寫道:「樓之義無窮,而獨名之曰寶月者、池與月適當其前,抑有肖乎廣寒之庭也。」這幾句話,既有金屋藏嬌之意,又含有此處為奔月嫦娥的仙客之所在,由此可見乾隆對香妃無盡的眷戀之情了。
北京的圓明園遺址中有一個香妃樓,這無疑是乾隆專門為香妃化妝建造的。那座樓如今也只剩下了幾塊石頭。圓明園管理會為了讓遊人能夠目睹到圓明園的風采,在每座遺址前都畫了一幅原型畫。據說,圓明園殘留的很多石頭上都刻有古蘭經。在世人的眼裡,與其說圓明園是一個歷史的殘骸,還不如說它是愛情的殘骸。
乾隆皇帝雖然已到知天命之年,但他和香妃在一起,似乎煥發出一種無窮無盡的激情。乾隆經常巡幸寶月樓,和香妃對弈下棋,飯酒賦詩,出題對聯,有時觀賞香妃排演的西域舞蹈。乾隆非常喜歡香妃穿戴維吾爾族服飾。有一天,他射獵歸來到了寶月樓,香妃還未來得及換「胡服」和摘下戎帽,乾隆見香妃如此裝束,愈發覺得她分外美麗。於是,乾隆皇帝命人請來宮廷畫師、義大利著名畫家朗世寧給她畫了一張胡裝戎服像。
乾隆非常喜歡這幅畫像,從此一直掛在寶月樓香妃的寢室里。據說現在掛在喀什噶爾香妃墓的那張像便是朗世寧的複製品。乾隆著實熱愛著這位香噴噴的美人,無論是南遊風景勝地蘇杭,還是北巡祖先發祥地的滿洲,他都喜歡把香妃帶在身邊,以香妃所愛而愛,所好而好。
不僅如此,乾隆還在寶月樓專門為香妃設了一個「回回膳房」,專有維吾爾族御廚為她調製各種回味佳肴。在穿著上,她也可以破例保持本民族的服飾。據說,在寶月樓里為香妃製作「胡服」的裁縫工人就有二十多位,侍候她的太監和宮女就多達二十四人。
香妃在幽靜清冷的皇宮裡,對後宮妃子們為爭寵而發生的血腥爭鬥一無所知。她並不獲知女人爭寵的意義,不知道爭寵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情。她的異域女人的天生麗質,以及神秘氣息幫助了她,美麗使她獲得了機會,使她處於一種更加優越和飄逸的境界,人世間瑣碎的。而她此時最開心的事莫過於臨登寶月樓。在這座名揚四海的寶月樓上,可以眺望遠方,因為那裡是她的家鄉。
乾隆五十三年,即公元1788年,香妃在無盡的憂鬱之中溘然長逝。她沒有給乾隆留下一男半女,卻給乾隆留下了無盡的思念。香妃之死,使七十七歲的乾隆精神上受到極大的打擊。他經常去寶月樓瞻仰香妃那張胡服戎裝遺像,每逢香妃的生日和伊斯蘭教的節日,他都命官員去掃墓祭奠,還特別囑咐在其供品中多擺些香妃生前喜歡吃的食品。在香妃死後的第三年,八十高齡的乾隆還不顧年高老邁之身親自寫了一首懷念香妃的詩歌。
※乾隆皇帝收藏那些事兒!
※康熙曾預言他是個有福氣的人,見到他母親後更是接連稱讚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