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對新募捐的誤解,分分鐘比對你的前任還要深

你對新募捐的誤解,分分鐘比對你的前任還要深

今天也是愛氧星公益小課堂全面升級,採用全新的課程體系的第一課。

課程主題:新募捐的概念

通過本次學習,你將一次get:

1、全新單打獨鬥的募捐策略;

學會整合營銷

2、拒絕毫無章法的隨意募捐;

有策劃、有步奏的戰略募捐

3、拒絕以道德字會系「脅迫」客戶;

讓客戶滿意的募捐服務體系

4、拒絕眼淚攻勢;

注重媒體公關傳播正能量

5、清晰認知新募捐的特點

GIF

課程詳細內容:新舊募捐的區別與本質

1、眼淚攻勢的舊募捐

中國公益一向很喜歡用「眼淚攻勢」去籌款,不斷的哭苦就能把觀眾給打動了,就能籌到錢了。沒錯,這種方法在實際應用中的確是很有效,但是這種方法並不是公益真正的內核。

因為眼淚攻勢並不是在傳播正能量,把公益美好的一面展示給公眾,而是在傳遞負能量。負能量一旦廣泛傳播,就會讓很多人感染滿滿的負能量,從而對社會產生負面情緒。這是公益的初衷嗎?

公益不是應該要讓人感覺到世界的溫暖,感覺到人與人之間的愛,從而對社會和生活充滿感恩和希望的嗎?

從理論上來講,眼淚攻勢其實傳統慈善並非是現代公益,傳統公益講的是施捨,是一對一的乞討與賜予;現代公益講的是研究和解決社會問題,是一對多的合作與幫助。因此靠眼淚去籌款,是沒法解決社會問題的根源,只能讓問題停留在表面,以施捨來暫時緩和矛盾。

從募捐學的角度來看,眼淚攻勢其實是把公眾和公益機構都綁在一個十分尷尬的位置。人們不捐,就會被罵沒有愛心;公益機構籌到錢,也會被罵成利用受助者悲情的一面。這也是募捐學裡面經常提到的「道德陷阱」。這個道德陷阱是把雙刃劍,一旦勸募者使用了這個武器,在傷及被勸募者之餘,也定必會傷及自己。

被勸募者

勸募者因為是處於道德高地,佔據著主流的位置,被勸募者往往都會背負著潛在的社會壓力,迫於巨大的社會壓力,被勸募者通常會隱藏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被動作出捐款行為。

表面上勸募者確定獲得實質的利益,但是從長遠看來,這種捐款並不是發自內心的,而是受到外在壓力脅迫的。一兩次還管用,但是多次之後大多數都會躲得遠遠的。這種勸募是很難有回頭客的,也會導致客戶流失率奇高。

勸募者

因為勸募者是處於道德高地,所以公眾對公益人所提出的要求也是搞到極致的(公益組織不能扣管理費;公益組織不能發工資;公益組織工資平均水平一定要低於同類;公益人會見客戶不能喝咖啡;公益人出差不能坐飛機等等)

種種對公益組織的要求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公益行業專業化,職業化的發展。一個行業要發展,要前進,就必須專業化,職業化,有大批經過職業培訓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進入這個行業,以提高整個行業的業務水平和產出的效率。

既然這些人以公益為職業,那就應該獲取與自身能力和付出相匹配的薪酬待遇,但是現在情況是,公益行業總是以道德至高,公益應該無私奉獻之類一面示人,公眾理所當然也會提出各種不符合常理的高要求來回饋你公益組織。

所以,新募捐和這種舊募捐的區別在於

拒絕單打獨鬥的募捐策略,從機構整體入手,實現整合營銷

拒絕毫無章法的隨意募捐,以品牌建設為著力點,顯示有策劃,有步奏的戰略募捐

拒絕以道德字會系「脅迫」客戶,以客戶服務為依託,打造讓客戶滿意的募捐服務體系

拒絕眼淚攻勢,注重通過媒體公關傳播正能量為機構核心價值觀,實現品牌資產和社會捐贈的雙豐收。

2、行政勸捐的舊募捐

其實中國公益行業最不符合新募捐的是行政勸捐,但是行政勸捐往往也是官辦公益機構最喜歡使用的一種募捐方式。在這種募捐方式裡面,官辦組織主要考慮的不是公益項目設計是否合理、新穎公益組織品牌建設是否有效,對捐贈人需求的評估是否準確,對捐贈的服務是否到位,而是更多迎合上級的喜好。

與行政勸捐相比

新募捐的特點是:主張以全面市場化的手法來實現機構品牌建設和公益募捐的雙重增長,是大眾心甘情願為公益事業買單,沒有其他非公益的力量牽涉其中。

— 叮 叮 叮 —

本次愛氧星的公益小課堂下課啦。

我們下節課再見

下節課程內容(一個高效的公益組織應該具備哪些核心人員,他們分別應該具備哪些職業精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氧星 的精彩文章:

TAG:愛氧星 |